近日,廣州遇見小面餐飲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遇見小面”)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并披露了聆訊后資料集(即招股書)。據貝多商業&貝多財經了解,遇見小面曾于2025年4月遞表,“失效”后于10月進行了一次更新。

特別說明的是,遇見小面還于2025年10月獲得了中國證監會發布的境外發行上市備案通知書。其中,遇見小面擬發行不超過2.35108億股普通股。同時,該公司11名股東擬將所持合計6.133248億股境內未上市股份轉為境外上市股份,并在港交所上市。
此次報考上市,遇見小面的表現如何?
一、百福控股突擊減持
天眼查App信息顯示,遇見小面成立于2014年2月,前身為廣州市餃工匠餐飲有限公司。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為1226.6496萬元,法定代表人為宋奇,主要股東包括淮安市創韜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奇昕控股有限公司等。

其中,奇昕控股有限公司為港交所上市公司百福控股(HK:01488)旗下投資主體,前稱為百福控股有限公司。除了遇見小面,百福控股還投資了福客麻辣燙、西少爺肉夾饃、煲仔皇、大弗蘭等餐飲品牌。
就遇見小面而言,今年8月初,百福控股曾發布公告,稱該公司全資附屬子公司(賣方)于7月31日與買方簽訂協議。據此,賣方同意出售,而買方同意購買銷售股權(相當于目標公司1.71%股權),完成發生于2025年8月5日。
根據公告,目標公司指的是遇見小面,交易價為4800萬元。交易完成前,百福控股持有遇見小面約17.16%股權,交易完成后則持股約15.46%。百福控股在公告中表示,遇見小面將繼續作為百福控股的聯營公司入賬。
除了百福控股外,遇見小面的股東還包括九毛九(HK:09922)、碧桂園(HK:02007)、青驄資本,以及多個餐飲品牌創始人,如喜家德水餃創始人高德福、潮發潮汕牛肉火鍋創始人魏傳發等。
本次上市前,宋奇、蘇旭翔通過淮安創韜持股49.04%,員工持股平臺淮安遇見好人持股4.24%。其中,宋奇為遇見小面創始人、董事長、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CEO),蘇旭翔為該公司聯合創始人、執行董事兼副總裁。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中旬,顧東生、奇昕控股有限公司曾分別向匯碧二號均分別轉讓遇見小面注冊資本人民幣179,917.00元,代價均分別為人民幣3000萬元。另在2023年和2025年3月,遇見小面還分別現金分紅1950萬元、1470萬元。
二、營收增長速率放緩
作為一家位于廣東省廣州市的南方企業,遇見小面的主打確是重慶味道,定位為現代中式面館經營者,是一個以重慶小面系列為主打的中式餐飲連鎖品牌,核心產品為重慶小面、豌雜面和酸辣粉。
其中,重慶小面是一系列麻辣口味的主食。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讓遇見小面的餐廳網絡包括中國內地22個城市的440家餐廳及香港特別行政區的11家餐廳。另外,該公司還有101家新餐廳處于開業前籌備中。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于2024年按總商品交易額計,遇見小面為第四大中式面館經營者,市場份額為0.5%。按2024年總商品交易額計,該公司于整體中式快餐餐廳市場排名第十三,市場份額為0.14%。
不過,前五大中式面館經營者的合計市場份額僅約3.0%。其中,品牌A第一,2024年的總商品交易額25.3億元,市場份額為0.9%;品牌B、C分別為20.6億元、14.2億元,份額分別為0.7%、0.5%,遇見小面以13.5億元排在第四,第五名為12.5億元,差距都不大。

業績方面,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度,遇見小面的營收分別約為4.18億元、8.01億元和11.54億元,凈利潤分別為-3597.3萬元、4591.4萬元和6070.0萬元,經調整凈利潤分別約為-3497.0萬元、4697.8萬元和6388.8萬元。
2025年上半年,遇見小面的營收約為7.03億元,較2024年同期的5.26億元增長33.8%;凈利潤約為4183.4萬元,同比增長95.8%;經調整凈利潤約為5217.5萬元,2024年同期為2253.2萬元。


和其他餐飲品牌一樣,遇見小面的收入主要來自直營餐廳經營及特許經營管理。其中,直營餐廳經營為核心,2022年、2023年、2024年度以及2025年上半年的貢獻占比分別為80.54%、83.94%、86.71%以及89.0%。
就直營餐廳經營而言,堂食服務為基本盤,分別貢獻收入約2.71億元、5.47億元、8.20億元和4.97億元,占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4.8%、68.4%、71.1%和70.7%,其中2023年、2024年分別同比增長102.0%、49.9%,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長33.8%。
相比之下,外賣業務的增長潛力得以顯現。其中,2023年的外賣業務收入約為1.25億元,突破1億元關口,同比增長89.5%,2024年度進一步增長45.0%至1.81億元。2025年上半年,該公司的外賣業務收入約為1.29億元,同比增長56.9%。

整體而言,遇見小面2025年上半年的營收增長率為33.8%,而2023年、2024年度分別同比增長91.5%、44.2%。不難發現,隨著規模的增長,遇見小面的收入增長增速逐漸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