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貝多商業&貝多財經
近日,納百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納百川”)遞交招股書(注冊稿),正式提交注冊。據貝多商業&貝多財經了解,納百川的上市申請材料于2023年9月獲得受理,準備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

本次報考上市,納百川原計劃募資8.29億元,將用于納百川(滁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產360萬臺套水冷板生產項目(一期)、納百川(泰順)新能源有限公司泰順生產基地擴產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而2025年8月上會之時,納百川變更了募資金額,以及募投項目。其中,募資金額下調至7.29億元,募投項目刪掉了“納百川(泰順)新能源有限公司泰順生產基地擴產項目”,該項目原計劃投入1億元。
2025年8月,納百川上會并順利通過。特別說明的是,上市委會議現場重點關注了納百川的業績增長問題,要求其說明預測2025年扣非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4.05%的謹慎性及合理性。
與之對應的是,納百川2022年至2024年的業績復合增長率并不高。根據招股書,納百川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度的營收分別約為10.31億元、11.36億元和14.37億元,2025年第一季度約為3.37億元。
據此計算,納百川2022年至2024年的營收復合增長率約為18.07%(2023年、2024年分別同比增長10.21%、26.48%)。此前數據顯示,其2021年的營收約為5.20億元,2022年較之增長98.37%。
相比之下,納百川2022年、2023年、2024年度和2025年第一季度的凈利潤分別約為1.13億元、9825.49萬元和9542.88萬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約為1.11億元、8925.78萬元、8804.38萬元和1391.38萬元。

不難發現,納百川的凈利潤規模在2023年、2024年還連續兩年出現了下降。其中,2022年的凈利潤約為1.13億元,2023年則同比下降13.29%至9825.49萬元,2024年減少至9542.88萬元,扣非后凈利潤亦呈現同樣的下降趨勢。
據《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2024 年修訂)》,納百川僅符合“最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金額不低于5000萬元”和“最近一年營業收入金額達到 3 億元的企業”,并不滿足“最近三年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不低于25%”的指標。
而據最新招股書,經審閱,2025年上半年,納百川的營收約為7.43億元,同比增長45.88%;扣非后凈利潤約為3128.28萬元,同比增長39.14%,主要系下游需求增長,發行人自身產銷規模提升所致。
同時,納百川預計其2025年度的營收約為17.37億元,較2024年的14.37億元增長20.86%;預計歸母凈利潤約為1.05億元,同比增長9.72%;預計扣非后凈利潤約為1.00億元,同比增長14.05%。
據招股書介紹,納百川從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熱管理、燃油汽車動力系統熱管理及儲能電池熱管理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電池液冷板、電池集成箱體、燃油汽車發動機散熱器、加熱器暖風等。
納百川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是寧德時代的戰略供應商,產品配套供應T公司、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哪吒汽車、零跑汽車、吉利汽車、長安汽車、廣汽集團、長城汽車、上汽榮威、東風日產、奔馳、大眾、奇瑞汽車、賽力斯等多家汽車品牌。
而早前招股書則顯示,納百川的產品配套供應特斯拉、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等。不難發現,“特斯拉”字樣被其更改為“T公司”。據貝多商業&貝多財經梳理,納百川在此前招股書合計提到“特斯拉”12次,而今則消失不見。
目前,納百川擁有浙江溫州、安徽馬鞍山、安徽滁州三處生產基地,超20萬平方米生產場地。納百川方面曾表示,該公司的安徽滁州生產基地仍在開展后續建設,并規劃在四川布局生產基地。
天眼查App信息顯示,納百川成立于2007年10月。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為人民幣8375.22萬元,法定代表人為陳榮賢,主要股東包括陳榮賢、張傳建、溫州納百川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等。

據招股書披露,納百川的前身為泰順納百川汽車配件有限公司(后更名為“納百川控股有限公司”), 由張麗琴、陳榮波、張傳建共同出資設立。設立之初,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為580萬元,三人分別持股70%、15%和15%。
本次上市前,陳榮賢直接持股24.96%,陳超鵬余直接持股5.18%。同時,陳榮賢和張麗琴通過納百川商業管理間接持股13.21%,通過納百川科技間接持股12.12%,陳榮賢通過鑫澳科技間接持股0.11%。
其中,陳榮賢、張麗琴、陳超鵬余、張傳建、陳榮波已簽署《一致行動協議》,陳榮賢和張麗琴系夫妻關系,陳超鵬余系陳榮賢與張麗琴之子。因此,陳榮賢、張麗琴、陳超鵬余合計持有納百川55.58%的股份,為該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目前,陳榮賢為納百川董事長、總經理,1993年3月出生的陳超鵬余為該公司董事、董事會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