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芋圓
來源|貝多商業&貝多財經
2024年,對于東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莞銀行”)而言,是充滿波折的一年。在2024年年初,謝勇維接替程勁松,從副行長升任行長,與此前不久升任董事長的程勁松形成“程謝組合”,開啟了該行歷史上最年輕的管理層時代。

在這一年里,新管理層以“科技賦能+跨境突圍”為雙引擎,試圖在存貸利差收窄、監管趨嚴的金融寒冬中撕開一道口子。然而,這場改革在展現城商行轉型的銳氣的同時,更多暴露了傳統業務模式與新時代金融生態的深層矛盾,結果并沒能讓東莞銀行在2024年實現新的突破。
彼時,東莞銀行作為深耕珠三角25年的城商行,正站在第三次IPO重啟的臨界點,卻遭遇了營收、凈利雙降的尷尬困局。而該行再次重啟的IPO進程也兩度因“財務資料過期”中止審核。
近期,東莞銀行再度更新財務資料,IPO審核狀態從“中止”變為“已受理”,或許也預示著新戰略對東莞銀行發展的積極影響開始顯現。
一、17年IPO破冰,東莞銀行終獲受理
2025年6月30日,東莞銀行更新并提交新的招股說明書,IPO審核狀態更新為“已受理”,上市進程再跨一步,而這一步,距離東莞銀行首次遞交A股上市申請已經過去了17年。
在這17年間,東莞銀行蓄力發展,躋身千億銀行,并在2023年資產規模突破6000億元,成為珠三角重要的金融支柱。但是,跟東莞銀行的發展相比,其上市歷程卻一波三折,數次因信息披露被終止審查。
2023年11月27日和2024年4月17日,現任董事長程勁松和現任行長謝勇維相繼上任。而兩位皆為東莞銀行老將。
其中,程勁松自2015年起便擔任東莞銀行行長、副董事長。謝勇維更是歷任東莞銀行稽核部經理助理,監事會辦公室總經理,工會辦公室總經理,行長辦公室總經理,董事會辦公室總經理,董事會秘書,副行長。
老將掌舵有利于東莞銀行此前戰略決策的延續,保證上市進程穩步進行,因此,東莞銀行在新掌舵人的帶領下再度更新財務資料,恢復上市進程。但過程依然不順,該行的上市進程分別于2024年9月30日和2025年3月31日因財務資料過期而兩度被按暫停。

截自深交所深交所發行上市審核信息公開網站
種種波折也讓東莞銀行此次的IPO恢復并更進一步顯得尤為珍貴。而結合其最新的招股說明書和2024年年報,能看出在現任董事長程勁松和新行長謝勇維的帶領下,東莞銀行在2024年確實做出不少努力。
在市場布局上,東莞銀行積極拓展區域影響力。通過優化網點布局,加強在廣東省主要城市以及湖南、安徽部分地區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業務覆蓋。在香港地區,東莞銀行(國際)有限公司的籌備和發展工作穩步推進。
2024年10月,東莞銀行獲得香港銀行牌照,這為其進一步拓展跨境業務、加強國際金融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借助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東莞銀行能夠更好地服務跨境企業,滿足其多元化的金融需求,提升在國際金融市場的競爭力。
從業務布局來看,東莞銀行持續加大對重點領域的金融支持力度。積極響應政策號召,將更多資源投向 “百千萬工程”、科技創新、普惠金融以及促進消費等領域。在支持科技創新方面,東莞銀行推出了一系列針對性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例如,“科技e貸” 通過量化科技企業評分指標,結合企業經營數據,采用線上申請、自動審批、自助放款的模式,為科技企業提供便捷的融資渠道,助力眾多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資金瓶頸,實現快速發展。
同時,東莞銀行在資產和負債端均增加同業業務占比來緩沖市場波動風險。
在資產端,截至2024年末,東莞銀行的票據貼現余額269.01億元,較2023年末激增241.13%;存放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款項、拆出資金以及買入返售金融資產等同業資產合計232.63億元,較2023年末增加10.92%。

截自東莞銀行2024年年報
在負債端,截至2024年末,東莞銀行發行同業存單1709.8億元,較2023年末增加80.68%,超出2024年申請備案的同業存單發行額度34.10%。此外,同業存放款項、同業拆入、賣出回購金融資產款、應付債券等同業負債合計1576.66億元,較2023年末增加20.67%。
二、現金流驟降百億,同業擴張埋新雷
只是,大幅增加同業業務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幫東莞銀行對沖市場風險,增加收入的穩定性,但同時也為該行的盈利和流動性管理帶來壓力。2024年,雖然東莞銀行的流動性指標上升,但其在央行的儲備金卻大幅減少,一定程度上表明該行的短期支付能力承壓。
截至2024年末,東莞銀行流動性比例83.61%;流動性覆蓋率220.02%;遠高于監管要求,但其現金及存放中央銀行款項余額349.75億元,較2023年末減少21.45%;其中,超額存款準備金余額78.06億元,較2023年末減少51.03%。
此外,在2024年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中,東莞銀行除了票據貼現暴漲超過三倍,福費廷余額也達到212.85億元,較2023年末激增68.67%。也能看出東莞銀行對自身流動性的關注。

截自東莞銀行2024年年報
但最終,東莞銀行凈利潤與現金流變動幅度的嚴重背離表明上述戰略調整收效甚微。2024年,該行實現凈利潤37.33億元,同比減少8.20%;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33.50億元,同比減少128.26%,二者降幅相差超過10倍。
同時,東莞銀行2024年的凈利潤降幅也顯著高于營業收入降幅,只因其營業支出居高不下。2024年,東莞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01.97億元,同比減少3.69%;而營業支出63.71億元,占營業收入62.48%。
盡管東莞銀行在不良貸款率有所上升的情況下減少了信用減值損失的計提,但居高不下的人工與折舊成本以及子公司盈利的拖累,依然讓該行營業支出不降反增,甚至出現歸母凈利潤反而大于凈利潤的情況。
截至2024年末,東莞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為1.01%,較2023年末增長0.08個百分點;不良貸款余額37.07億元,較2023年末增加21.69%;計提信用減值損失22.63億元,同比減少5.68%。
此外,2024年,東莞銀行的業務及管理費39.77億元,同比增加4.28%;其中,職工薪酬費用24.36億元,同比上漲3.64%,在薪酬中更為顯眼的是董監高薪酬總額2515.13萬元,同比上漲9.83%。
而東莞銀行的4家子公司在2024年僅有樅陽泰業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一家盈利,其余三家中,除了東莞銀行(國際)有限公司在2024年剛剛成立,其余兩家重慶開州泰業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和東源泰業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皆在虧損。
東莞銀行2024年并未收到子公司分配的股利,但向子公司注資支付的現金流出9.11億元,與子公司之間沒有利息收入,但利息支出1302.15萬元,同比增加121.08%。最終,使得該行實現歸母凈利潤37.38億元,反高于凈利潤。
盈利能力下滑和規模擴張讓東莞銀行的資本充足性面臨巨大壓力,雖然大量的發債和同業存單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該行的資本負擔,但多是對短期資本壓力的緩解,這也使得成功上市對于東莞銀行來說更加刻不容緩。
2024年,東莞銀行統共發債5次,其中,發行20億元二級資本債兩次,發行40億元金融債3次,合計募集資金160億元。
截至2024年末,東莞銀行資本充足率13.93%,較2023年末增加0.18個百分點;一級資本充足率10.31%,較2023年末增加0.4個百分點;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9.31%,較2023年末增加0.44個百分點。
但在2025年一季度,東莞銀行的資本充足性再度回落。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該行資本充足率13.71%,較2023年末減少0.22個百分點;一級資本充足率10.26%,較2023年末減少0.05個百分點;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9.26%,較2023年末減少0.05個百分點。
而東莞銀行逐年走低的分紅也讓其成功上市后的股價不容樂觀。2022年到2024年,該行每股分紅分別為0.3元/股,0.31元/股,0.25元/股,現金分紅總額分別為6.54億元,7.26億元,5.85億元,占歸母凈利潤比例分別為17.48%、18.60%、16.37%。

截自東莞銀行2024年年報
2024 年對于東莞銀行來說,是機遇與挑戰交織的一年。新行長的上任為銀行帶來了新的發展思路和積極的業務拓展成果,但在盈利水平、資產質量等方面暴露出的問題,也給其未來的發展蒙上了陰影。
在當前競爭激烈的金融市場環境下,東莞銀行若想實現可持續發展,成功登陸資本市場,就不得不正視這些問題,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只有這樣,東莞銀行才能在未來的發展中突破困境,實現穩健發展,真正成為具有區域競爭優勢的綜合化金融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