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張君
來源|貝多財經
2025年首個上會被暫緩審議的公司出現了。
近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披露的《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審核委員會2025年第26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顯示,廈門恒坤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恒坤新材”)(首發(fā))被暫緩審議。

2025年初至今,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審核委員會已召開26次審議會議,涉及首發(fā)申請14個(中策橡膠、漢邦科技、威高血凈、海陽科技、華之杰、技源集團、天富龍、華新精科、道生天合、友升股份、禾元生物、超穎電子、北芯生命、恒坤新材),再融資12個。
其中,中策橡膠、漢邦科技、威高血凈、海陽科技、華之杰、技源集團均已實現上市,天富龍于7月28日開啟申購。同時,禾元生物的IPO注冊申請已經生效,道生天合、超穎電子、北芯生命的審核狀態(tài)均已變更為“提交注冊”。
在此之前,馬可波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馬可波羅”)曾于2024年5月上會,但被暫緩審議。2025年1月,馬可波羅再次上會,才順利通過。7月25日,馬可波羅遞交了招股書(注冊稿),上市進程迎來關鍵階段。
就恒坤新材而言,上市委現場重點關注了該公司的收入、研發(fā)等問題。關于研發(fā),要求該公司結合自產光刻材料和前驅體主要產品初始技術來源、研發(fā)方式、研發(fā)核心人員、研發(fā)投入和對應的專利技術,說明相關產品技術是否存在知識產權糾紛風險。
關于收入,要求恒坤新材結合業(yè)務模式、同行業(yè)可比案例和報告期以前年度會計政策,說明報告期對引進業(yè)務采用凈額法確認收入是否符合企業(yè)會計準則規(guī)定,公司報告期以前年度未采用凈額法確認的原因。

此外,上市委現場要求恒坤新材說明長期定期存款收益率高于銀行借款利率的合理性,長期定期存款是否存在使用受限的情況,是否存在理財風險。同時,上市委現場保薦代表人發(fā)表明確意見。
在“需進一步落實事項”板塊,上市委現場再度要求恒坤新材結合業(yè)務模式、同行業(yè)可比案例和報告期以前年度會計政策,說明報告期對引進業(yè)務采用凈額法確認收入是否符合企業(yè)會計準則規(guī)定,公司報告期以前年度未采用凈額法確認的原因。
據貝多財經了解,恒坤新材于2024年12月遞交招股書,報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chuàng)板上市。本次報考上市,恒坤新材原計劃募資12億元,將用于集成電路前驅體二期項目、SiARC開發(fā)與產業(yè)化項目、集成電路用先進材料項目。

而據恒坤新材招股書(上會稿),2025年3月26日,該公司202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會審議通過了《關于調整公司募投項目的議案》,同意“SiARC開發(fā)與產業(yè)化項目”不再作為募投項目。因此,該公司的擬募資總額降低至10.07億元。

與之對應的是,上海證券交易所曾在第一輪問詢函中要求恒坤新材結合該公司現有產線、產能及產能利用率情況,建成后預計產線、產能及分配計劃,現有客戶、在手訂單和市場空間等,說明募投項目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是否存在新增產能無法消化的風險。
同時,結合現有產品結構、技術及研發(fā)人員儲備等,說明各募投項目的技術可行性,是否存在較大的項目失敗風險。此外,募集資金規(guī)模的合理性,三個募投項目累計使用10.83億元購買機器設備的合理性、必要性,與公司發(fā)展階段是否匹配等。
關于收入,上海證券交易所也曾在第一輪問詢函中也曾要求恒坤新材披露公司引進、自產產品在不同銷售模式下的業(yè)務流程、關鍵環(huán)節(jié)和對應憑證、確認采購及銷售收入的時點及依據,公司的銷售模式是否與同行業(yè)可比公司存在差異。

同時,要求恒坤新材結合具體銷售環(huán)節(jié)說明發(fā)行人是否承擔存貨周轉途中的減值或毀損風險;結合公司在引進模式下的工作內容和合同條款,逐條對照《企業(yè)會計準則》說明公司對引進產品采用凈額法確認收入的合理性。
對此,恒坤新材方面表示,發(fā)行人(即“恒坤新材”)引進業(yè)務的銷售訂單和采購訂單具有明顯的對應關系,發(fā)行人能夠將銷售合同中作為“主要責任人”的相關責任轉嫁給供應商,且可以合理預期供應商具有承擔責任的義務和能力。
其次,發(fā)行人未實質承擔與該商品相關的滯銷積壓、品質瑕疵、減值等風險和收益;發(fā)行人承擔商品因采購和銷售獨立定價而產生的價格變動風險有限,相關商品控制權的取得具有瞬時性、過渡性,發(fā)行人并不能夠主導該商品的使用并從中獲得幾乎全部的經濟利益。
因此,恒坤新材認為,發(fā)行人在引進業(yè)務交易過程中系“代理人”角色,應當按照已收或應收對價總額扣除應支付給其他相關方的價款后的凈額確認收入,相關會計處理符合《企業(yè)會計準則》的規(guī)定,具有合理性。
天眼查App信息顯示,恒坤新材成立于2004年12月,位于福建省廈門市,前身為廈門恒坤精密工業(yè)有限公司。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約為3.8億元,法定代表人為易榮坤,主要股東包括易榮。

據招股書介紹,恒坤新材致力于集成電路領域關鍵材料的研發(fā)與產業(yè)化應用,主要從事光刻材料和前驅體材料等產品的研發(fā)、生產和銷售,自產產品主要包括SOC、BARC、KrF光刻膠、i-Line光刻膠等光刻材料以及TEOS等前驅體材料。
2022年、2023年和2024年,恒坤新材的營收分別約為3.22億元、3.68億元、5.48億元,凈利潤分別約為9972.83萬元、8976.26萬元和9691.11萬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約為9103.53萬元、8152.78萬元和9430.36萬元。

截至2024年末,恒坤新材的資產總額約26.45億元。特別說明的是,該公司存在借款、存款雙雙高企的情形。截至2022年、2023年和2024年末,該公司的銀行存款分別約6.03億元、6.19億元和6.54億元,銀行借款分別約1.01億元、3.46億元和6.33億元。
對此,上海證券交易所要求恒坤新材說明其貨幣資金的存放與管理情況,利息費用與有息債務規(guī)模、利息收入與貨幣資金規(guī)模的匹配性;結合資金需求及存貸款利息差異,分析同時存在借款和大額存款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大額資金閑置或使用受限等情形等。
對于大額存款,恒坤新材方面解釋稱,該公司2022年完成股權融資后形成較大規(guī)模的貨幣資金儲備,為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在確保日常運營資金需求的前提下,配置了低風險、收益穩(wěn)定的銀行理財產品。
而存在大額借款,恒坤新材則稱,該公司保持適度借款規(guī)模主要基于業(yè)務擴張和戰(zhàn)略發(fā)展需求:隨著業(yè)務規(guī)模增長,日常營運資金需求持續(xù)增加;同時,為推進投資項目建設和支持新產品、新技術研發(fā),需要穩(wěn)定的資金投入。
關于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和凈利潤之間差異較大的具體影響因素以及相關變動的合理性,恒坤新材表示,該公司2022年、2023年和2024年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量與凈利潤之間的差額分別約4960.61萬元、-179.84萬元和9467.6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