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多客
來源|貝多財經
6月30日,被稱為“中國版英偉達”的摩爾線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摩爾線程”)遞交招股書,報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本次報考上市,摩爾線程計劃募資80億元。

據招股書介紹,摩爾線程主要從事GPU及相關產品的研發、設計和銷售。除了摩爾線程之外,另一家GPU芯片設計企業——沐曦集成電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沐曦股份”或“沐曦”)亦于6月30日遞交招股書,同樣報考在科創板上市。
本次報考上市,沐曦股份計劃募資39.04億元,將用于新型高性能通用GPU研發及產業化項目、新一代人工智能推理GPU研發及產業化項目、面向前沿領域及新興應用場景的高性能GPU技術研發項目。

相比之下,摩爾線程的募資金額則約為沐曦股份的兩倍,即80億元,將用于摩爾線程新一代自主可控AI訓推一體芯片研發項目、新一代自主可控圖形芯片研發項目、新一代自主可控AISoC芯片研發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天眼查App信息顯示,沐曦股份和摩爾線程均成立于2020年。其中,沐曦股份于2020年9月注冊成立,創始人陳維良曾任AMD數代GPU設計及產品線全球總負責人;而摩爾線程則為2020年6月注冊,由英偉達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張建中創辦。
但在2023年12月之前,張建中并未持有摩爾線程的股權,工商登記的董事長、總經理為劉姍姍。在此期間,張建中系通過支配其夫人劉姍姍持有的股權實際控制公司。2023年11月,劉姍姍向張建中轉讓其持有的公司全部股權。

此外,摩爾線程聯合創始人、董事周苑于該公司高管持股平臺南京神傲層面,通過其姐姐周艷代持合伙人份額。2023年12月,周艷從南京神傲退伙、同時周苑入伙并擔任執行事務合伙人,同時公司工商登記的董事變更為周苑。
摩爾線程在招股書中稱,自公司正式運營以來,劉姍姍和周艷均未曾實際供職于發行人(即“摩爾線程”)或其前身,由張建中和周苑實際參與發行人的經營管理,劉姍姍和周艷系根據張建中、周苑意志行使股東表決權。
業績方面,摩爾線程2022年、2023年和2024年的營收分別約為4608.83萬元、1.24億元和4.38億元;凈虧損分別約為18.40億元、16.73億元和14.92億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約為-14.12億元、-16.07億元和-15.07億元,三年累計虧損約46億元。

同期,沐曦的營收分別約為42.64萬元、5302.12萬元和7.43億元;凈虧損分別約為7.77億元、8.71億元和14.09億元,經調整凈利潤分別約為-7.84億元、-8.90億元和-10.44億元,三年累計虧損約27億元。


整體而言,摩爾線程、沐曦的營收都在快速增長,尤其是2023年和2024年。而就增長速度而言,沐曦可謂是后發先至,于2024年錄得營收約7.43億元,約為摩爾線程的1.7倍,而2023年則不到摩爾線程的一半。
值得一提的是,沐曦還披露了2025年第一季度的財務數據等信息。招股書顯示,該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約為3.20億元,凈利潤和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約為-2.33億元和-2.19億元。以此來看,沐曦的營收有望續創新高,但仍將處于虧損狀態。
據招股書披露,沐曦的主要國內競爭對手包括以海光信息、天數智芯、壁仞科技、摩爾線程等為代表的通用型計算架構(GPU)芯片設計企業,和以華為海思、寒武紀、昆侖芯、燧原科技等為代表的專用型計算架構(ASIC/DSA)芯片設計企業。
在陳述行業競爭格局時,摩爾線程亦在招股書中列舉了諸多國內重點企業,包括上市公司寒武紀、海光信息、景嘉微,以及未上市公司壁仞科技、天數智芯、沐曦、芯動科技、格蘭菲、礪算科技、燧原科技、昆侖芯等。
摩爾線程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組建了專業的研發團隊,核心成員多來自行業龍頭公司,研發人員占比超過75%。據貝多財經了解,包括張建中、周苑等在內,摩爾線程的核心高管均曾任職于英偉達。
比如,摩爾線程聯合創始人、董事、副總經理張鈺勃曾于英偉達任GPU架構師,副總經理宋學軍、楊上山也曾在英偉達就職。相比之下,沐曦的多名核心高管則出身于AMD,包括董事長兼總經理陳維良,以及董事、副總經理、首席技術官(CTO)彭莉、楊建等。

其中,楊建還曾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3月任上海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架構師,2020年4月至2020年9月任海思技術有限公司架構師,后加入沐曦。另外,沐曦董事、資深研發總監王爽曾在深圳市中興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等就職。
就目前而言,摩爾線程和沐曦等都在用投入換未來,中短期虧損也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