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貝多財經
6月26日,國民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民技術”,SZ:300077)遞交招股書,報考在港交所上市,中信證券為其獨家保薦人。據貝多財經了解,國民技術是一家A股上市公司,代碼“300077”。

天眼查App信息顯示,國民技術成立于2000年3月,位于廣東省深圳市,前身為深圳市中興集成電路設計有限責任公司。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約為5.8體院,法定代表人為孫迎彤,主要股東包括孫迎彤等。

據招股書介紹,國民技術是一家平臺型集成電路設計公司,致力于為各類智能終端提供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集成度的控制芯片與系統解決方案,應用于費電子、工業控制和數字能源、智慧家居、汽車電子與醫療電子等領域。
根據灼識咨詢的資料,按2024年收入計,國民技術在全球平臺型MCU市場中,在中國企業中名列前五,而在全球32位平臺型MCU市場中,在中國企業中名列前三;在內置商業密碼算法模塊的中國MCU市場中,排名第一。
國民技術在招股書中表示,該公司于2018年明確平臺化集成電路設計公司發展方向,先后推出多款基于Cortex-M0至M7的32位MCU產品。2019年,該公司實現了通用MCU產品基于40納米eFlash制程的量產。
其中,MCU為智能終端的核心控制器,其算力、安全性與系統集成度成為智能化時代的關鍵技術基礎。根據灼識咨詢的資料,全球MCU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4年的約299億美元增長至2029年的約480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9.9%。
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國民技術的營收分別約為人民幣11.95億元、10.37億元和11.68億元,毛利分別約為4.26億元、1801.1萬元和1.82億元,凈虧損分別約為1893.0萬元、5.94億元和2.56億元。


按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國民技術2022年、2023年和2024年的經調整凈利潤分別約為1.19億元、-5.91億元和-1.92億元,主要是股份支付的影響。同期,該公司產生的股份支付分別約為1.38億元、333.2萬元和6398.8萬元。

國民技術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于2022年攤銷先前授出的受限制股份,因此該年記錄相對較大金額的股份支付;由于若干受限制股份因未達到歸屬解鎖條件而被回購,因此該公司于2023年錄得股份支付的轉回。
按業務結構來看,國民技術的收入主要來自銷售芯片產品、銷售鋰電池負極材料產品及水磨石加工服務。報告期內,該公司的銷售芯片產品占比分別約為38.3%、40.2%和47.6%,銷售鋰電池負極材料產品及水磨石加工服務的占比分別約52.2%、50.9%和47.1%。
招股書顯示,國民技術的芯片產品銷量由2022年的1.36億顆增加到2023年的1.90億顆,進一步增加到2024年的3.41億顆。不過,國民技術的芯片產品收入卻在2023年同比減少8.96%至4.17億元,2024年同比增長33.22%至約5.56億元。
相比之下,國民技術的人造石墨產品銷量由2022年的1.40萬噸增加至2023年的1.96萬噸,并進一步增加至2024年的2.65萬噸。對此,該公司歸因于客戶對該公司優質產品的持續信賴,帶動采購訂單增加。
另外,國民技術石墨化加工服務的銷量由2022年的約2500噸減少至2023年的1600噸,主要是該公司在2023年優先考慮內部需求,此項于2024年大幅增加至6000噸,此乃由于其于2024年完成生產線建設,增加石墨化加工的年產能。
截至2025年6月27日收盤,國民技術在A股的股價報收25.41元/股,較前一個交易日下跌0.2%,市值約為14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