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多客
來源|貝多財經
近日,紫光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紫光股份”)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中信建投國際、法國巴黎銀行、招銀國際為其聯席保薦人。

公開信息顯示,紫光股份于1999年登陸深交所,股票代碼為“000938”。截至目前,該公司的總市值已超過660億元,既是新一代信息通訊領域的領軍企業,也成為了全球領先的數字化和人工智能解決方案提供者。
本次在港交所上市,紫光股份計劃將募得的資金用于推動研發計劃,聚焦高性能智能計算中心、云及人工智能數字化解決方案等先進技術;尋求與其算力×聯接戰略相匹配的潛在投資和收購機會,以及加速海外擴張和全球市場滲透。
紫光股份表示,“A+H”雙資本平臺布局有利于深化該公司的全球化策略布局,加速海外業務發展,增強境外融資能力,進一步提升其國際品牌形象。
一、全棧智能,鏈接ICT產業鏈
據招股書介紹,紫光股份能夠提供一系列多元化的全棧智能ICT(信息與通信技術)基礎設施產品,并輔以云端智能平臺,覆蓋整個數字化解決方案產業鏈,關鍵產品包括“云-網-安-算-存-端”。
紫光股份積極把握數字經濟發展機遇,圍繞AIGC私域大模型、多元異構算力平臺、高品質網絡、云與智能產品、主動安全方案、智能高能耗治理、智能運維等方向進行創新引領,為AIGC應用構筑云智原生數字平臺和智算解決方案。
紫光股份制定了“AI in All”與“AI for All”戰略,力求加強自身的數字化轉型產品供應,將AI技術深入廣泛地融入多元化、高效能的產品及解決方案中,提供涵蓋強大算力與靈活可擴展的聯接能力。

具體而言,紫光股份的“AI in ALL”指將AI技術融入軟硬件基礎設施中,確保系統安全靈活;而“AI for ALL”則指將AI技術普及至各行業,提供行業專屬解決方案,并促進全球合作。
目前,數字化解決方案已成為紫光股份的主要收入來源,報告期內分別實現營收463.06億元、529.67億元和557.35億元,在保證規模的基礎上實現了穩健增長,收入占比也由2022年的62.7%增至2024年的70.5%。

在紫光股份的數字化解決方案板塊中,尤以智能計算及存儲業務的增幅最為顯著。該項業務的收入由2022年的226.71億元穩步增長至2024年的332.67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約為21.1%,截至2024年末的收入占比已達到42.1%。
作為對ICT基礎設施產品供應的補充,紫光股份還提供一站式數字化解決方案,整合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網絡安全、智能聯接和邊緣計算,助力客戶技術上的投資效益最大化,并在中國分銷全球知名品牌的ICT產品。
報告期同期,紫光股份來自“第二增長曲線”ICT產品分銷板塊的收入分別為273.15億元、244.29億元和231.52億元,為該公司貢獻了約30%的收入。
二、業績向好,客戶群體覆蓋面廣泛
憑借深厚的行業經驗及與客戶的深度合作,紫光股份構建了覆蓋多元化行業的廣泛客戶群,產品面向政府、運營商、互聯網、金融、教育、醫療、交通等眾多行業用戶,以“AI+場景化解決方案”賦能垂直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
紫光股份為260多家2024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400多家2024年《財富中國500強企業》提供服務,總計覆蓋1萬余家企業,并參與了我國四大通訊運營商骨干網和城域網的建設,以及多個地級、市級和縣級地區的政務云開發工作。
此外,紫光股份還為超4000家中國金融機構、1500多家三級甲等醫院、100%的2024年中國百強醫院和雙一流大學、超1600家中國能源企業、90多家地鐵公司、200多個機場、20多個大型港口碼頭及橫跨29個省份的高速公路提供服務。
在客戶規模與服務質量的共同推動下,紫光股份的業績持續向上。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同“報告期”),該公司分別實現收入737.52億元、775.38億元和790.24億元,年內利潤分別為37.42億元、36.85億元和19.82億元。

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顯示,按照2024年的相關收入計算,紫光股份在中國數字化基礎設施市場中排名第三,市場份額約8.6%;在中國網絡市場、中國計算及存儲基礎設施市場中均排名第二,市場份額分別為12.8%和7.7%。

另據紫光股份發布的一季報,該公司在新的一年持續提升開放、多元、全棧的智算解決方案能力,同時以“AI in ALL”進一步深化產品及解決方案的原生智能特性;聚焦“AI for ALL”,加快大模型在垂直行業的場景化應用一站式交付。

2025年第一季度,紫光股份實現收入207.90億元,較2023年同期的170.06億元增長22.25%;歸母凈利潤3.49億元,環比顯著增長;扣非后凈利潤4.09億元,亦實現了19.30%的同比增長,各項業務穩步推進。
三、持續創新,賦能全球化戰略布局
自成立以來,紫光股份便致力于以研究洞察與持續創新引領行業變革,其研究聚焦于將算力與聯接相結合,相互增強、彼此賦能,創造出技術解決方案,以應對人工智能時代不斷增加的客戶需求。
2022年、2023年和2024年,紫光股份分別在研發領域投入52.99億元、56.43億元和51.02億元,分別占同期數字化解決方案業務收入的11.4%、10.7%和9.2%,三年累計研發支出超160億元,為其產品與服務的升級保駕護航。

截至2024年末,紫光股份分別在北京、杭州、合肥、鄭州、成都、西安和廣州設有7個研發中心,研發團隊人數超6900名,并擁有超8000項授權專利、超過700項國際注冊專利及超過2100項重大軟件著作權。
除此之外,紫光股份還深度參與制定行業標準,該公司截至同期末已參與制定超過500項標準,其中包括6項國際標準、超過100項國家標準、超過270項行業標準、超過80項團體標準以及9項地方標準。
在銷售端,紫光股份也建立了廣泛的銷售網絡,除了中國的30多個代表處外,該公司在亞洲、歐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區設立了數十家海外分支機構,銷售及服務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超過1萬家分銷商建立了合作關系。
不過截至目前,紫光股份的收入主要來源于中國內地及香港地區,占比高達96%。相比之下,該公司報告期內來自海外的收入分別為23.23億元、26.96億元和30.67億元,雖已具備一定規模,但在總收入中的占比較為有限。

此次赴港上市時紫光股份全球化戰略布局的關鍵一步。基于此,公司將聚焦于鞏固其在亞洲的業務布局,推進在中東、非洲及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的增長計劃及積極開拓歐洲成熟市場,并實施針對性的海外擴張策略。
紫光股份計劃推行產品擴張策略,核心重點包括利用WiFi 7、AI融合網絡、先進服務器、CAS/UIS軟件及M9000系列防火墻提升產品競爭力,打造示范性標桿項目,并通過提供定制化、高性能、安全且智能的數字化轉型服務開拓海外市場。
展望未來,在AI in All及AI for All戰略的引導下,紫光股份有望繼續依托強大的技術能力,向“全球領先的數字化解決方案提供商”目標持續邁進,在全球市場建立持久的競爭領先地位,賦能全球客戶的智能化轉型和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