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證監會披露的信息顯示,成都長城開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開發科技”,NQ:873879)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股票的注冊申請獲得證監會批復同意。這意味著,開發科技有望成為北交所蛇年第一股。

據貝多財經了解,開發科技于2023年1月10日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即“新三板”)掛牌,證券代碼為“873879”。同年11月,該公司就啟動了在北交所上市的計劃,并于2024年12月順利過會。
特別說明的是,開發科技為A股上市公司——深科技(SZ:000021)的控股子公司。與之對應的是,深科技曾多次披露關于開發科技(即“深科技成都”)的上市進展。深科技方面稱,在北交所發行上市后,深科技成都仍將作為上市公司合并報表范圍內的子公司。
本次發行上市,有利于深科技成都拓寬融資渠道,直接對接資本市場,實現獨立融資,支持上市公司計量智能終端業務板塊做大做強;有利于通過子公司在北交所上市實現價值發現和價值創造,優化上市公司估值等。
天眼查App信息顯示,開發科技成立于2016年4月,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為約為1億元,法定代表人為莫尚云,主要股東包括深科技、成都輝勝達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等。

據招股書披露,開發科技的控股股東為深科技,其直接持有開發科技7000萬股股份,持股比例為69.72%。截至招股書簽署日,開發科技的實際控制人為中國電子,其通過深科技控制該公司69.72%的股份。
據招股書介紹,開發科技的主營業務為智能電、水、氣表等智能計量終端以及AMI系統軟件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前身為深科技計量系統事業部,曾與意大利國家電力公司ENEL合作開展了具備自動抄表功能的全球第一代智能電表項目的研發及大規模部署。
開發科技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是較早開拓歐洲發達國家市場且具備一定出貨規模的中國智能計量企業之一。曾參與意大利、英國、荷蘭、挪威、瑞典、奧地利以及葡萄牙等多個歐洲大規模智能電表部署項目,累計向歐洲出口逾5000萬套智能計量終端。
2021年、2022年、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開發科技的營收分別約14.75億元、17.91億元、25.98億元和13.19億元,凈利潤分別約2.08億元、1.83億元、4.86億元和2.99億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約7939.76萬元、1.31億元、4.98億元和2.99億元。

貝多財經了解到,開發科技的收入主要來自境外。報告期內,該公司的境外收入分別約14.23億元、15.70億元、20.96億元和12.14億元,分別占其主營業務收入的96.90%、87.70%、82.27%和92.15%。
經審閱,開發科技2024年的收入約為29.33億元,較2023年增長15.02%;凈利潤約為5.88億元,同比增長20.64%;扣非后凈利潤約為5.85億元,同比增長17.29%。開發科技在招股書中稱,主要系公司經營規模擴大,盈利能力提升所致。

本次報考上市,開發科技計劃募資10.17億元,將用于成都長城開發智能計量終端自動化生產線建設項目、成都長城開發智能計量產品研發中心改擴建項目、全球銷服運營中心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