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證監會披露《關于同意廣東太力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的批復》,稱已收到廣東太力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太力科技”)報送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的審核意見及該公司注冊申請文件。

根據規定,證監會同意太力科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注冊申請,批復時間為2025年2月18日。據貝多財經了解,太力科技于2022年12月遞交招股書,準備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2023年8月上會并順利通過。
直至2025年2月,太力科技提交注冊。本次報考上市,太力科技計劃募資5.42億元,將用于太力武漢生產及物流中心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信息系統升級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據招股書介紹,太力科技的主營業務為真空收納、壁掛置物、氣調保鮮、戶外裝備、安全防護等多品類家居收納用品及相關功能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旗下擁有“太力”“LEVERLOC”“宜尚”等自有品牌。
天眼查App信息顯示,太力科技成立于2003年3月,位于廣東省中山市。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為8121萬元,法定代表人為石正兵,主要股東石正兵、蔡小文、中山市魏力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伙)等。

據招股書披露,石正兵直接及間接合計控制太力科技79.11%的表決權。其中,石正兵直接持有該公司70.72%的股份,通過中山新正、中山魏力間接控制8.39%的表決權。同時,石正兵也是太力科技董事長、總經理。
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太力科技的營收分別約為6.23億元、6.38億元、8.35億元和5.44億元,凈利潤分別約為4358.21萬元、5887.18萬元、8497.78萬元和5178.06萬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約為4153.60萬元、5129.94萬元、8075.67萬元和5065.18萬元。

此前招股書顯示,太力科技2020年的營收、凈利潤和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約為5.46億元、7344.83萬元和7167.84萬元。對比可知,太力科技2021年的凈利潤出現了明顯的下滑。另外,該公司2021年至2023年的營收復合增長率僅15.79%。
不難發現,太力科技并不符合創業板定位相關指標中的“最近三年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不低于20%”。不過,該公司2023年的營收約為8.35億元,超過3億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金額達到3億元的企業可不適用評價標準中規定的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要求)。
另據太力科技披露,該公司2024年度的營收約為10.20億元,同比增長22.07%;凈利潤約為8813.40萬元,同比增長3.71%;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約為8572.20萬元,同比增長6.15%,增速并不算高。

特別說明的是,太力科技曾存在轉貸等財務內控問題,并引起深圳證券交易所的關注。其中,2019年太力科技合計轉貸5354萬元,2021年1月轉貸1000萬元,貸款銀行包括廣發銀行、交通銀行、湖北京山農商行等。

根據《貸款通則》第十九條規定:“借款人應該按照借款合同約定用途使用貸款”。第六十一條規定:“企業之間不得違反國家規定辦理借貸或者變相借貸融資業務。”
據《貸款通則》第七十一條規定:“借款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由貸款人對其部分或全部貸款加收利息;情節特別嚴重的,由貸款人停止支付借款人尚未使用的貸款,并提前收回部分或全部貸款:一、不按借款合同規定用途使用貸款的。”
據《流動資金貸款管理暫行辦法》第二十七條:“采用貸款人受托支付的,貸款人應根據約定的貸款用途,審核借款人提供的支付申請所列支付對象、支付金額等信息是否與相應的商務合同等證明材料相符。”
這意味著,太力科技及相關方的轉貸行為不符合上述規定。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三條規定,套取金融機構貸款轉貸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民間借貸合同無效。
但太力科技方面則稱,該公司已取得銀行《情況說明》,證明上述各借款主體銀行貸款在存續期間,未出現逾期、欠息等情況,未損害相關銀行利益,未出現其他風險事項。同時,該等轉貸行為所涉的貸款本息均已清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