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下稱“服貿會”)在北京開幕,本屆服貿會以“數字開啟未來,服務促進發展”為主題,把握數字經濟、碳達峰、碳中和等全球熱點趨勢,突出服務,開放合作。
在本屆服貿會上,聚焦“數字金融”等關鍵詞的金融服務專題展同步舉行,今年的金融專題展設置了數字金融示范區、科創金融、綠色金融等八大展區,傾力打造數字金融秀場,全方位、多維度向觀眾呈現了一場數字金融盛宴。
金融科技呈現出的全方位金融場景觸達成為本次專題展的一大亮點,展會上,最新的金融科技應用成果及經驗做法紛紛亮相,除了銀行機構的參展,金融科技公司也帶來了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解決方案。
金融壹賬通作為首次亮相服貿會的金融科技企業,在本次展會上用實踐案例展示了科技賦能為金融服務帶來的全方位提質增效,雖然這些“黑科技”不直接面向個人用戶,但卻已經滲透到人們參與金融與投資生活的方方面面。
監管科技進入數字化新時代
在金融壹賬通展區,智慧政企、銀行、投資、保險等模塊的技術解決方案展示出的是一個個真實的服務場景案例。例如,在智慧政企模塊,工作人員介紹了其運用科技手段推動“數字政府”建設的案例成果:基于政府監管事務等場景的特點,金融壹賬通智能政企服務賦能政府運用數字化平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其中備受各方好評的廣東省中小企業融資平臺正是基于這一技術方案的支持,實現政府服務、產業服務、金融機構服務及中小企業的聯結打通,上線一年多來,已服務了近百萬家當地中小企業,為經歷“疫情寒冬”的中小企業輸入了新的發展動能。
更值得關注的是,金融壹賬通在本次展覽展示中首次亮相了基于數字化監管合規的監管科技解決方案,利用大數據、AI技術及智能算法等先進監管科技手段,為監管當局及被監管金融機構提供端到端監管合規服務。該解決方案通過集合監管治理、合規風險預警模型及前端應用,構建監管合規生態閉環,打造智能監管聯動機制,幫助監管當局提高監管效能,降低金融機構合規運營風險。
金融壹賬通認為,新時代的監管將以“數字化和數字能力”為中心,而數字化監管目標可以看作,將高質量的監管數據主動應用于監管合規的事前預警,在此基礎上,跨生態系統協作是監管科技的關鍵點。
基于對監管科技數字化的趨勢研判,金融壹賬通理清了監管科技多主體合作生態的需求本質,依托服務金融行業的經驗積累,構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監管合規立方體”,實現在信貸資金流向監控、全國外匯線索研判中心、地方金融智能監管、監管數據質量專項治理等場景的產品實踐,例如在信貸資金流向監控場景,借助圖數據計算引擎及機器學習手段,實現應用群體行為檢測,可以從龐大復雜的關系網絡中,找到存在異常數據的賬戶,發現和預警風險,給監管部門提供決策參考。而在金融機構合規治理方面,金融壹賬通打造了由合規應用、質量質檢、監管集市、監管標準等組成的“整車”監管體系,幫助國內多家中小銀行有效合規治理。
提升金融服務質效的背后功臣
據金融壹賬通展區工作人員介紹,今年是金融壹賬通首次亮相服貿會,帶來的技術解決方案在賦能政府監管、銀行、保險、投資等領域都已實現成熟的應用,尤其在賦能銀行數字化轉型方面,積累了大量的優秀案例。
展會上,金融壹賬通在銀行模塊重點展示了企業智能風控、智能雙錄系統及零售云權益平臺解決方案。其中企業智能風控解決方案運用大數據技術,瞄準當前銀行在對公風險管理方面所面臨數據缺乏、標準不統一等痛點,通過對公大數據平臺,有效幫助銀行降低風控實施成本?;谄渥匝屑夹g,該平臺已成功申請10多項專利,底層使用 4種類型數據庫,采用FNN+DNN機器學習方法構建獨創預警模型,在實際應用中,平臺預警準確率可達80%以上,實現平均63天提前預警逾期客戶。目前平臺已在多家政策性及股份制銀行部署落地,幫助銀行搭建全棧式風控體系,打造貸前企業畫像、風險檢查、財務粉飾識別,貸中貸后風險預警的風控閉環。
另外,金融壹賬通自主研發的智能投研系統在本次展會上也吸引了廣泛關注,該系統在技術實踐中,基于對全市場公募、私募基金產品和管理人進行研究,結合宏觀環境“路況”、資產風格“車況”,以“路、車、人”聯動的邏輯實現基金經理的精準畫像,通過AI智能化,覆蓋基金研究、組合構建、組合管理、風險歸因、績效歸因、報表管理等全流程投資操作,幫助金融機構提升資產的主動管理能力。
在金融壹賬通看來,科技只有真正落到產業中、場景中,才能最終服務于人,才會更顯溫度、彰顯能效。在多元化的金融場景中,金融壹賬通以“技術+業務”雙賦能模式,彰顯了其作為專業的商業科技云服務平臺的全面科技賦能實力。
本次服貿會金融服務專題展于9月2日持續至9月7日,展會廣泛邀請了世界500強重要金融機構和企業參展,5G+智能銀行、無人銀行等最新金融科技成果也在本次展會上集中展示,觀眾可通過VR數字化展廳、互動游戲、視頻直播等,切身感受新技術為金融業帶來的深刻變革,充分體驗數字金融生態圈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