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跌破發行價,到重新回到IPO發行價,燦谷用了1年又2個月的時間。
而在2021年1月28日,燦谷的股價更是創造歷史新高,達到17.65美元/股(復權前為19.60美元/股)的高位。而在隨后的半年中,燦谷跌得更慘了。2021年8月16日,其股價一度跌至3.33美元/股,創造了另一個極端——歷史新低。
按此計算,燦谷的市值已經不足5億美元。8月20日盤中,燦谷的股價再度觸及3.33美元/股的歷史低位。據了解,這一報價相較于2018年7月的IPO發行價11美元/股累計下跌69.73%。
這也意味著,燦谷爬得更高,得到的結果是摔得更慘。值得玩味的是,燦谷的證券代碼為“CANG”,取自于“燦谷”二字的“燦CAN”和“谷G”,而漢語中發音“CAN”對應的還有另外一個字,與“燦”的寓意完全相反。
不過,燦谷的營收表現一如既往的好。根據燦谷近期發布的2021財年第二季度未經審計財報,其2021年第二季度營收9.47億元(1.47億美元),較2020年同期的2.74億元增長245.5%。
市值半年縮水154億元,C輪投資人損失慘重
據貝多財經了解,燦谷的全稱為“上海燦谷投資管理咨詢服務有限公司”,于2010年成立。2018年7月26日,燦谷以“CANG”為證券代碼在美國紐交所上市,成為一家上市的汽車交易服務平臺。
燦谷2018年7月26日上市
公開信息顯示,燦谷的IPO發行價為11美元/股,本次赴美上市發行400萬股ADSs,募資總額為4400萬美元。上市后第三個交易日,燦谷就已經跌破發行價,盤中最低報10.50美元/股。
2018年8月22日,燦谷的股價最低跌至8.20美元/股。歷經“過山車式”的波動后,燦谷的股價在同年9月28日重新回到IPO發行價的上方,但很快回落至發行價下方。
此后,在長達1年又2個月的時間里,燦谷的股價再未站上11美元/股的關口。直至2020年11月24日,其股價財短暫觸及14.00美元/股的相對高位,但收盤價僅為9.80美元/股,還是低于IPO發行價。
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燦谷的股價在2021年1月28日收盤時一度飆升至19.60美元/股,單日漲幅為62.25%。按此計算,燦谷的總市值達到28.62億美元,創造歷史新高。
創造新高后,燦谷在接下來的半年中股價接連下跌,一路跌至2021年8月17日的3.33美元/股,也即歷史新低,8月20日再度觸及3.33美元/股的歷史低點。相較于早前的IPO發行價,燦谷的股價累計跌幅為69.73%。
而相較于2021年1月28日的19.60美元/股,燦谷的股價累計跌幅則為83.01%。與之對應的是,燦谷的總市值則下降至4.86億美元。換句話說,燦谷的總市值在過去半年的時間內約縮水23.7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4億元)。
與之對應的是,燦谷的一眾高管以及投資人在過去半年的時間賬面虧損嚴重。即便是將時間跨度拉長至燦谷赴美上市前,其C輪投資方若持股至今,賬面也已經錄得大幅虧損。
在燦谷自上市前一個月(即2018年6月),燦谷曾獲得滴滴旗下DiDi Sunshine Investments L.P.(下稱“DiDi”)以及另一位投資者的2.456億美元C輪融資。根據招股書,C輪投資者的認購成本為每股5.9363美元。
在不考慮減持或增持的情況下,按燦谷2021年8月20日的盤中最低價3.33美元/股計算,其C輪投資者的賬面虧損率已經達到了43.90%,對應賬面虧損金額約為1.08億美元。
IPO募資金額兩度縮水,降幅超過七成
根據燦谷此前招股書,在該公司IPO前,華平投資通過WP Fintech持有53,431,125股,占比為18.2%;DiDi持股數為43,484,992股,占比為14.8%;騰訊持有31,603,197股,占比為10.7%;泰康資產持有15,802,058股,占比為5.4%。
同期,燦谷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張曉俊的持股數為39,442,798股,持股比例為13.4%;燦谷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CEO)林佳元持有61,166,577股,持股比例為20.8%,為第一大股東。
招股書
IPO后,張曉俊的持股比例為12.4%,林佳元持股19.2%,兩人控制88.0%的投票權,為共同控股股東。機構方面,華平投資持股16.7%,為燦谷的第二大股東;DiDi持股13.6%,騰訊持股9.9%,泰康資產持股5.0%。
2018年7月26日,燦谷在紐交所掛牌,發行價為11美元/股,總市值為16.62億美元。與之對應的是,張曉俊的持倉市值(身價)約為2.06億美元,林佳元持倉市值約為3.19億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燦谷還曾在上市前夕大幅下調募資金額規模,從發行1250萬ADS降至發行400萬ADS,募資金額從擬定最高的1.725億美元降至最終的4400萬美元。按照此前計劃,燦谷還曾計劃最高募資3億美元。
這也意味著,燦谷的最終募資金額較早前的擬募資3億美元縮水了85%,較擬更新后的1.725億美元減少了74.49%。對此,燦谷方面曾向媒體回復稱,“上市融資是一個綜合考慮的結果,會結合企業自身發展需求及資本市場狀況。”
燦谷方面認為,融資規模大小對當下公司的持續穩健發展并無影響,并稱“而且我們已完成三輪融資,融資總額達6.5億美元。騰訊集團、滴滴出行、泰康保險、華平投資等均已成為上海燦谷的戰略股東。”
林佳元大幅減持股份,騰訊等相對穩健
2019年4月下旬,燦谷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了2018年年報(20-F表文件),披露了其主要股東持股情況、財務數據等信息。信息顯示,燦谷的前述主要股東持股數均未發生變化。
2018年年報(20-F表文件)
不過,上海懷元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Huaiyuan L.P.)則成為了燦谷的主要股東之一,持有13,075,290股,持股比例為4.3%。據貝多財經了解,Huaiyuan L.P.的背后主要是張曉俊和林佳元,兩人控制99.7%的股權。
2020年4月,燦谷向SEC遞交了2019年年報(20-F表文件)則顯示,春華資本在期內(2019年度)晉升為燦谷的主要股東之一。
截至2020年3月31日,燦谷已發行普通股總數為301,946,779股。其中,張曉俊持有38,275,787股B類普通股,持股比例為12.6%;林佳元持有38,702,890股B類普通股及少量A類普通股,持股比例為12.8%。
2019年年報(20-F表文件)
同期,華平資本持有燦谷53,431,124股A類普通股,占比為17.6%,成為燦谷的第一大股東;騰訊持有31,603,197股,占比為10.4%;DiDi持有28,376,116股,占比為9.4%;泰康資產持有16,217,006股,占比為5.4%;春華資本持有12,487,878股,占比為4.1%。
此外,燦谷設立的員工持股平臺上海協懷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Xiehuai L.P.)持有燦谷20,653,927股A類普通股,持股比例為6.8%;張曉俊和林佳元控制的Huaiyuan L.P.持有12,688,426股,持股比例為4.2%。
根據燦谷遞交的2020年年報(20-表文件),截至2021年3月31日,該公司已發行普通股總數為291,908,888股,其中包括216,930,211股A類普通股和74,978,677股B類普通股。
2020年年報顯示,張曉俊的持股數為38,275,787股,持股比例為13.70%;林佳元持有39,989,257股,持股比例為13.60%。相比之下,燦谷并未在2020年年中披露Xiehuai L.P.以及Huaiyuan L.P.的持股情況。
2020年年報(20-F表文件)
截至2021年3月31日,華平投資、騰訊、滴滴和泰康資產的持股數均較2019年報最后日期(2020年3月31日)未發生變化。不過,春華資本則已經不再出現在燦谷的主要股東行列中,或已經全部減持。
整體來看,燦谷的多數機構股東并未減持股份,尤其是華平投資、騰訊以及泰康資產等。按燦谷2021年3月31日的收盤價8.40美元/股計算,華平投資、騰訊和泰康資產的持倉市值分別為2.24億美元、1.33億美元和5971.14萬美元。
但在2019年度,林佳元的持股數以及持股比例則出現了驟降的情況。其中,持股數相對減少了約22,463,687股,減少股份占其所持全部股份的比例約為四成;持股比例由20.20%下降至12.80%,減少7.4個百分點。
同時,張曉俊的持股數減少了約1,167,011股,持股比例下降0.5個百分點。機構股東中,DiDi在2019年度減持了15,108,876股,持股比例下降5個百分點至9.4%,持股數落后于騰訊。
燦谷主要股東持股情況變化一覽表,貝多財經制圖。
貝多財經了解到,燦谷在2019年年報中將懷元LP(Xiehuai L.P.)、協懷LP(Huaiyuan L.P.)列為其主要股東,但在2020年年中卻不見懷元LP、協懷LP的身影,一同消失的還有春華資本。
相比之下,泰康保險旗下泰康資產則在2019年度增持了燦谷414,948股A類普通股(每股ADS代表兩股A類普通股),張曉俊、林佳元控制的懷元LP也在2019年度增持9,613,136股A類普通股。
投資理想汽車收益頗豐,對業績影響大
貝多財經了解到,與其他汽車融資租賃平臺處于虧損狀態不同的是,燦谷在上市前就已經實現了盈利,其2016年、2017年的營收分別為4.34億元、10.52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34億元、3.49億元。
2018年、2019年與2020年度,燦谷的營收分別為10.91億元、14.40億元與20.52億元,對應的凈利潤分別為3.07億元、4.05億元與33.73億元,整體呈現上漲態勢。
數據顯示,燦谷2020年度的營收增長42.5%至20.52億元,而凈利潤規模則同比增長733.2%至33.73億元。以此來看,燦谷的凈利潤規模在2020年度更是領先營收13.21億元。
據了解,這燦谷的股權投資公允價值變動有關。根據介紹,燦谷持有39,194,413股A類普通股的理想汽車于2020年7月30日在納斯達克上市。整個2020年,燦谷來自股權投資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為33.15億元。
這也意味著,若剔除股權投資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后,燦谷2020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則不足1億元。與之對應的是,燦谷2020年度的營業利潤為3.18億元,而2019年度則為3.23億元。
2021年第一季度,燦谷營收11.24億元,同比2020年同期的2.46億元增長約357%;凈虧損2.74億元,2020年同期的凈虧損為3469萬元,虧損同比擴大6.9倍。
2021年第二季度,燦谷的收入為9.47億元,較2020同期的2.74億元增長245.5%;凈利潤為5.58億元,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調整后的凈利潤為5.78億元,其中包括因投資理想汽車等而帶來的股權投資公允價值變動6.03億元。
換句話說,剔除投資收益這一非經常性損益外,燦谷2021年第二季度繼續錄得虧損,對應的虧損金額約4500萬元。燦谷方面表示,對理想汽車的投資以及理想汽車股價波動導致的投資公允價值變動或將對其業績產生重大影響。
此外,燦谷還披露稱,根據其2021年3月2日宣布的股票回購計劃,截至2021年7月31日,燦谷已用現金回購了5,397,207股美國存托股票(“ADS”),總金額約為4840萬美元。
而2021年8月20日,燦谷再次宣布,其董事會已批準一項新的股票回購計劃。根據該計劃,燦谷將在2021年8月26日起未來12個月內回購不超過500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