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行星
來源|貝多財經
近日,民生銀行(SH:600016、HK:01988)第八屆董事會第九次臨時會議召開。會上,三個月前上任的行長王曉永、副行長張俊潼被提名為該行第九屆董事會執行董事。
值得注意的是,在民生銀行6月1日發布的2023年股東大會會議通知中,會議審議事項并不涉及高管輪換等相關事宜。但僅在五天后,該行便再發公告稱,將新增三項董事會換屆事項,提案人為大家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與此同時,由于王曉永、張俊潼已在第八屆董事會第九次臨時會議上被提名為民生銀行第九屆董事會執行董事,該項議案將不再提交至2023年年度股東大會審議,宣布取消。
高管變陣,能否為處于業績陣痛期的民生銀行帶來新的生機與活力?
一、候選名單公布,泛海系盧志強被“除名”
今年,民生銀行高管變陣的序幕,要從2024年4月份的數則公告說起。
公告顯示,民生銀行副董事長、執行董事兼行長鄭萬春,執行董事、副行長袁桂軍因到齡退休相繼辭職,前中國建設銀行干將王曉永空降任職,該行原黨委副書記、監事會主席張俊潼,以及授信審批部總經理黃紅日任副行長。
而在2023年11月,由于第八屆董事會屆滿,民生銀行啟動了第九屆董事會董事候選人的征集事宜,初步擬定第九屆董事會由18名董事組成,其中獨立董事的人數不少于董事會成員總數三分之一,即6名。
但最終,民生銀行第九屆董事會實際提名的董事候選人為16名,包含執行董事候選人3名,非執行董事候選人7名,以及獨立董事候選人6名。該行表示后續將根據實際情況,以補選等方式統籌考慮。
與第八屆董事會名單相比,民生銀行保持董事長高迎欣執行董事職務不變,新增王曉永、張俊潼為執行董事。但同時,該行非執行董事由9人減少至7人,其中中國泛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泛海控股”)董事長盧志強被“除名”。
2023年初,民生銀行曾對泛海控股及其旗下兩家子公司、實際控制人盧志強提起訴訟。一審判決結果顯示,武漢中央公司向民生銀行北京分行償還貸款本金30.46億元以及相應的利息、罰息、復利;泛海控股和盧志強承擔連帶保證責任。
民生銀行于2024年5月再發公告,稱該行北京分行以金融借款合同糾紛為由,對“泛海系”公司和盧志強等提起訴訟,請求判令被告泛海集團、泛海控股償還借款本金及相應的利息、罰息和復利,合計金額超54億元。
就二者屢屢對簿公堂的爭端而言,盧志強的“出局”已成定數,但目前“泛海系”仍是民生銀行股東。截至2024年3月末,泛海控股持有民生銀行共計4.12%的股份,是該行的第七大股東。
再看首度出現在董事會候選人名單中的林立,其為深圳市立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深圳立業”)董事長。透過往期的財報不難發現,深圳立業首度出現在民生銀行2023年三季度的財報中,彼時該公司的持股比例為3.15%。
截至2024年3月末,深圳立業持有民生銀行4.49%的股份,已躍升為該行的第四大股東。
二、業績動能不足,長效發展有待考察
然而,民生銀行新任董事會將面對的顯然并非坦途。這家曾有“小微之王”之稱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近年來的業績答卷難稱合格,收入由2020年的1849.51億元一路下滑至2023年的1408.17億元,已出現三連降。
另外,民生銀行的盈利能力也自2020年起一蹶不振,歸母凈利潤由538.19億元降低36.25%至343.09億元后,便一直徘徊在350億元左右。2023年,該行的歸母凈利潤為359.86億元,同比微增1.57%,但增速較2022年的2.65%有所放緩。
進入2024年后,民生銀行的亦未能逆轉頹勢,2024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42.73億元,同比下降6.80%;歸母凈利潤134.31億元,同比下降5.63%,是股份制商業銀行中唯一一家營收、利潤雙雙“跳水”的銀行。
不僅如此,民生銀行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也由2023年同期的2259.71億元,轉負至2024年的-1273.66億元。該行的平均總資產收益率、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也分別下降0.07個和1.09個百分點。
民生銀行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的凈息差為1.38%,較2023年同期的1.49%下降0.11個百分點。而金融監管總局數據顯示,股份制商業銀行截止同期的平均凈息差為1.62%,這也意味著該行的凈息差遠低于行業均值。
在2024年3月的業績發布會上,民生銀行董事長高迎欣表示,“民生銀行已順利完成不良及問題資產清收處置三年規劃目標,三年處置近4000億元,存量不良及問題資產得到較好處置,資產質量持續穩固向好”。
民生銀行近年來持續提升不良資產清收處置質效,目前的確初顯成果。截至同期,該行的不良貸款總額為649.74億元,較2023年末減少1.23億元;不良貸款率1.44%,較上年末下降0.04個百分點,但在同業中仍處于較高水平。
另據貝多財經了解,民生銀行2023年來自房地產業的不良貸款金額高達170.38億元,占其公司不良貸款總額的44.55%。此外,房地產業截至2023年末的不良貸款率為4.92%,較2022年上升0.64個百分點,且遠高于其他行業。
民生銀行副行長黃紅日也曾坦言,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發展的政策,但相關政策發揮作用以及市場信心的恢復,仍然需要一段時間。未來隨著政策落地見效,公司房地產資產質量預計能夠保持穩定。
不過,新任領導班子依舊對民生銀行的未來發展自信滿滿。行長王曉永稱“這些年我行在改革過程中有陣痛,成效顯現也不會一蹴而就,需要長期堅持、久久為功”,而民生銀行如何深化內功,鞏固發展動能,仍有待市場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