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第45個國際博物館日,重慶市迎來了首個以金融為主題的專題類博物館。2021年5月18日,重慶金融博物館正式開館,成為重慶金融業對話交流的新平臺,眾多金融機構、金融組織等參與其中,成為中國金融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消費金融作為金融創新的重要成果之一,具有科技改變生活、提前消費、服務范圍廣泛三大優勢,成為重慶金融博物館重點展示的內容。總部坐落在重慶的首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馬上消費金融(以下簡稱“馬上消費”)憑借其科技能力、普惠金融等優勢與眾多消費金融公司一道出現在重慶金融博物館開館展會中。
重慶金融博物館是重慶新晉文化普知、交流及打卡地標,將在金融知識普及與教育、促進金融業交流、推動金融研究、金融培訓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據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館內共三層,建設規模3000余平方米,展館在不同樓層分別設有“全球、中國、重慶金融發展史”“金融知識普及、現場體驗”以及“展望重慶金融開放、創新與未來”等三部分展陳。
金融是一個國家的核心競爭力,金融創新和金融風險管控能力影響著我國金融市場以及金融治理。而金融生態中心的建立需要創新,金融科技、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將為金融博物館注入新的活力和機會。
此次,馬上消費出現在重慶金融博物館開館展會中,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該公司已經成為國內消費金融行業發展的見證者以及引領者,特別是在科技方面有絕對的話語權。成立以來,馬上消費持續打磨,修煉自身內功,申請專利數量已居行業第一位達265項,自研了超過900套業務全流程系統,實現了消費金融全價值鏈的數字化和智能化。
重慶金融博物館坐落在重慶市主城的腹心,是“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交匯點,也是重慶的開放窗口。
作為一家立足于重慶的持牌金融機構,馬上消費對于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具有積極作用。近年來,馬上消費充分利用科技基因為居民提供了更加優質的消費金融服務,同時為重慶“智慧名城”建設做出了貢獻。截至2020年末,其累計納稅額超過32.88億元,累計創造就業崗位2000余個。
在“雙循環”驅動下,借助科技以及金融創新力量可以進一步促進消費市場發展,消費金融行業將成為擴大內需的重要支柱。
2021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將記錄和見證中國發展的重要時刻。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為“博物館的未來:恢復與重塑。”消費金融行業也同樣適用,在經歷過新冠疫情之后,行業慢慢開始恢復且正朝著高質量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