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阿里巴巴集團(簡稱“阿里”,HK:09988、NYSE:BABA)公布2023財年第二季度(對應自然年2022年第三季度)業績。財報顯示,阿里巴巴2022年第三季度的收入為人民幣2071.76億元(約合291.24萬美元),同比增長3.23%。
2022年第三季度,阿里的經調整EBITDA為人民幣433.11億元(60.89億美元),2021年同期的348.40億美元,同比增長24%;凈調整EBITA為人民幣361.64億元(50.84億美元),2021年同期為280.33億元,同比增長29%。
根據財報披露,以權益法核算投資收益,螞蟻集團2022年第三季度為阿里巴巴集團貢獻的投資收益為人民幣23.92億元(約合3.36億美元),2021年同期貢獻的投資收益則為65.04億元,同比驟降六成(即63.22%)。
據了解,阿里延后一個季度計入所有權益法核算的投資損益,這意味著螞蟻集團2022年第二季度的業績出現了大幅下滑。阿里在財報中解釋稱,與螞蟻集團有關的權益法核算的投資收益同比下降是由于螞蟻集團持有的投資公允價值凈減少及經營利潤下降所導致。
據了解,阿里巴巴集團于2019年9月取得螞蟻集團33%股權,與螞蟻集團的利潤分成付款安排終止。若按持股33%粗略計算,螞蟻集團上一個季度(2022年第二季度)的凈利潤約為72.48億元,2021年同期則為197.09億元。
相比之下,螞蟻集團在2022年第二季度(對應阿里巴巴集團2023財年第一季度)為阿里貢獻的投資收益為37.17億元,2021年同期為44.94億元,同比下降17.29%;2022年第一季度貢獻的投資收益為72.75億元,較2021年同期的71.82億元增長1.29%。
而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三個月(即2021年第四季度,對應阿里巴巴集團2022財年第三季度),螞蟻集團為阿里巴巴集團貢獻的投資收益則為58.11億元(對應整體凈利潤176.09億元),2020年同期為47.96億元。
以此來看,螞蟻集團的凈利潤規模已經連續兩個季度下滑。自然年2021年第四季度、2022年第一季度和2022年第二季度,螞蟻集團對應的凈利潤分別約為220.45億元、112.46億元、72.48億元,自2022年第一季度開始呈現環比斷崖式下跌。
前不久,還有媒體報道稱螞蟻集團整改迎來新進展。據魚躍醫療(SZ:002223)11月14日,公告顯示,重慶螞蟻消費金融公司(下稱“螞蟻消費金融”)的增資方案已經確定,螞蟻集團、舜宇光學、傳化智聯、魚躍醫療等多家公司參與其本輪增資的股權認購。
前不久,還有媒體報道稱螞蟻集團整改迎來新進展。據魚躍醫療(SZ:002223)11月14日發布的公告顯示,重慶螞蟻消費金融公司(下稱“螞蟻消費金融”)的增資方案已經確定,螞蟻集團、舜宇光學、傳化智聯、魚躍醫療等多家公司參與其本輪增資的股權認購。
據了解,螞蟻消費金融本輪總增資金額為105億元。對比可知,螞蟻消費金融的增資金額有所縮減,此前為220億元。同時,增資主體也有所變化,中國信達、重慶渝富資本退出,新增杭州金投數字科技、傳化智聯和重慶農信投資等。
增資完成后,螞蟻消費金融前五大股東分別為螞蟻集團、杭州金投數字科技、南洋銀行、舜宇光學和傳化智聯,持股比例分比為50%、10%、6.49%、6.00%和5.01%。同時,螞蟻消費金融的股東還包括魚躍醫療、寧德時代、千方科技、中國華融和重慶農信投資等。
此前的2020年12月26日,金融管理部門對螞蟻集團提出五項重點業務領域的整改要求。對此,螞蟻集團方面曾發布公告稱,高度重視整改工作的嚴肅性,在金融管理部門的指導下,全面對標監管要求,近期已完成整改方案的研究和制定工作。
但時至今日,螞蟻集團的整改工作尚未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