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前海微眾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微眾銀行”)發生工商變更,其中注冊資本由42億元減少至38.5億元,相對下降8.33%(減少3.5億元)。信息顯示,此次變更的核準日期為2022年7月19日。
貝多財經獨家了解到,微眾銀行此次注冊資本減少的部分實際上是“庫存股”。所謂庫存股,指的是已經認購繳款,由發行公司通過購入、贈予或其他方式重新獲得,可供再行出售或注銷之用的股票。
據微眾銀行披露的2021年年度報告,截至2021年12月31日,微眾銀行的股份合計為42億股。其中,社會法人股共38.5億股,占總股本的比例為91.67%;庫存股為3.5億股,占比為8.33%。
來源:微眾銀行2021年年報。
除庫存股外,微眾銀行的股東總數為16家,全部為法人股東。其中,騰訊通過深圳市騰訊網域計算機網絡有限公司持有12.6億股,持股比例為30%;深圳市百業源投資有限公司、深圳市立業集團有限公司均分別持股6億股,持股比例均為14.29%。
同時,深圳市淳永投資有限公司、深圳市橫崗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大河信德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光匯石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文正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市科銳達貿易有限公司分別持有2.97億股、1.5億股、1.4億股、1.2億股、9650萬股和9040萬股。
來源:微眾銀行2021年年報。
而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則顯示,微眾銀行的股東總數為10家,主要包括深圳市騰訊網域計算機網絡有限公司、深圳市百業源投資有限公司、深圳市立業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淳永投資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橫崗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等。
不過,深圳市大河信德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文正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市科銳達貿易有限公司則均未體現在微眾銀行的股東行列中。在此之前,這三家公司對微眾銀行的持股比例分別為3.33%、2.30%和2.15%。
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公開信息顯示,微眾銀行曾于2014年開業,是首批試點的5家民營銀行之一。2016年,微眾銀行進行了增資擴股。微眾銀行在該行2016年年度報告中表示,其“溢價完成了增資擴股,在騰訊保持股比不變的同時,引進了有戰略價值的新股東”。
此前的2016年6月,原深圳銀監局發布《深圳銀監局關于深圳前海微眾銀行增資擴股方案的批復》顯示,批準微眾銀行通過增資擴股的方式,定向募集不超過12億股的股份以擴大注冊資本。
不過,參與定增的股東資格還待監管部門審核。據證券時報2016年6月報道,微眾銀行方面對記者表示,“我行增資擴股方案已獲得監管部門的批復。我行將依法合規完成增資擴股工作。后續進展情況將按照有關規定進行披露。”
而貝多財經從微眾銀行2021年年度報告中了解到,微眾銀行仍有3.5億股庫存股。換句話說,這部分股份還有待進一步出售或需經監管部門批準。此次微眾銀行發生工商變更,代表著這3.5億股股份無法順利出售給對應的股東,實際增資應為8.5億股。
前不久,微眾銀行曾收到了一張罰單。今年6月20日,深圳銀保監局行政披露的處罰信息公開表顯示,微眾銀行因租金貸貸后管理不到位,被深圳銀保監局罰款40萬元,作出處罰決定日期為20222年6月10日。
來源:銀保監會。
據貝多財經了解,微眾銀行此前曾與蛋殼公寓等合作“租金貸”業務。另據媒體報道,微眾銀行是蛋殼公寓在金融領域的主要合作伙伴。2020年12月初,微眾銀行發布公告稱,退租后與該行簽署協議,將退租后蛋殼公寓所欠客戶的預付租金,用于抵償客戶在銀行的貸款。
微眾銀行董事長顧敏于2020年12月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截至2020年12月27日,已有13.61萬人結清租金貸,已結清貸款金額13.14億元,結清金額比例86%。顧敏還稱,“從整個大盤子來說,蛋殼公寓的這部分風險資產占比并不大。”
另外,微眾銀行也曾在2019年因“向關系人發放信用貸款;組織員工經商辦企業;員工使用本行貸款購買股票及期貨;財務部門負責人未經核準履職長期未整改”而被深圳銀保監局罰款沒收違法所得29.1萬元,罰款200萬元,合計罰沒229.1萬元。
來源:銀保監會。
但整體而言,微眾銀行的業績表現十分強勁。據微眾銀行披露的年報數據,該行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269.89億元,同比增長35.76%。其中,利息凈收入為179.82億元,占比為66.63%;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87億元,占比為32.27%。
來源:微眾銀行2021年年報。
2021年,微眾銀行錄得凈利潤68.84億元,而2019年、2020年的凈利潤分別為39.5億元、49.57億元。截至2021年末,微眾銀行的資產總額達4387.48億元,而2020年末則為346.43億元。
截至2021年末,微眾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為1.20%,撥備覆蓋率為467.46%,流動性覆蓋率為318.46%。相比之下,微眾銀行2019年、2020年的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24%和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