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諾亞控股私人財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簡稱“諾亞控股”,HK:06686)在港交所發布公告,將于2022年6月30日至7月6日招股,計劃發售110萬股,其中90%為國際發售、10%為公開發售,另有15%超額配股權。
根據招股書,諾亞控股在港交所發售的每股招股價最高307港元,每手20股,最多募資3.377億港元。假設超額配股權未獲行使,諾亞控股將自全球發售收取的所得款項凈額約為2.857億港元。
據貝多財經了解,諾亞控股(也稱“諾亞財富”)成立于2003年,于2010年11月10日在美國紐交所上市。公開信息顯示,諾亞財富在美上市的證券代碼為“NOAH”,發行價為12.00美元/ADS,融資金額約1.008億美元。
截至2022年6月30日,諾亞財富在美的股價收報20.23美元/ADS,總市值約為12.17億美元。此前的2021年11月16日盤中,諾亞財富的股價曾一度上漲至47.92美元/ADS,為一年內(近52周)新高,而今累計跌幅已經達到57.78%。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證劵交易委員會(SEC)稱于2022年4月將12家中概股公司加入“預摘牌”名單,其中諾亞財富被列入第四批預摘牌名單中。對此,諾亞財富曾回應稱,繼續監控市場發展并評估所有戰略選擇,并稱此次不會對業務運營產生影響。
時隔不到半年,諾亞財富便以“諾亞控股”為簡稱沖刺港交所上市,并計劃募資約3億港元。根據介紹,諾亞控股擬將募資凈額用于進一步拓展公司的財富管理業務,進一步拓展公司的資產管理業務;選擇性地進行潛在投資;以及各業務線的內部科技研發投資等。
諾亞控股在招股書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稱,按2021年總收入計,該公司是中國第八大財富管理服務提供商,也是中國最大的獨立財富管理服務提供商,專注于為高凈值及超高凈值投資者提供服務。
諾亞控股稱,該公司通過1300多名理財師組成的全球網絡,于2021年向42764名客戶分銷了人民幣972億元(153億美元)的投資產品,客戶數較2020年的34213名增長25.0%。截至2021年12月31日,諾亞控股的資產管理規模達人民幣1560億元(245億美元)。
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0年和2021年,諾亞控股的總收入分別為34.13億元、33.25億元和43.27億元,凈收入分別為33.92億元、33.06億元和42.93億元;凈利潤8.64億元、-7.44億元和13.06億元,股東應占凈利潤分別為8.29億元、-7.45億元和13.14億元。
諾亞控股在招股書中稱,其凈利潤(損失)波動主要歸因于與承興事件有關的和解費用開支人民幣18.29億元,而使2020年產生其他開支。就其他業務而言,其于2020年產生營業損失1880萬元,而2019年則錄得經營所得收益8590萬元。
根據諾亞財富此前公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諾亞財富2020年實現凈收入33.06億元,同比下降2.5%,主要原因是其他服務費用減少,部分被績效收入增加所抵消;歸屬于股東的凈虧損為7.45億元,而2019年則盈利8.29億元。
財報還顯示,在2020年8月25日,諾亞財富宣布和承興案投資者達成和解協議,相關的一次性和解費用金額為18.29億元。諾亞財富方面表示,2020年全年凈收入下降主要因其他服務費減少,全年虧損的原因是支付了18.29億元的“承興案”和解費。
來源:招股書。
于2021年,諾亞控股其他業務的營業損失進一步增加至2.08億元(3260萬美元),主要是信用損失撥備增加人民幣8910萬元(1400萬美元),銷售以及一般及行政開支增加;其他經營開支增加,其于2021年購買新總部物業導致折舊開支增加5380萬元。
前不久,諾亞財富公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該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營收7.96億元,較2021年同期的12.25億元的下降35.0%;歸屬于普通股東的凈利潤為3.05億元,較2021年同期的4.54億元下降32.8%。
對于諾亞控股擬在港交所上市,國元證券經紀(香港)有限公司認為,諾亞控股的總收入由2019年34.1億元增加至2021年43.3億元,凈利潤由2019年8.6億元增長至2021年13.1億元,上市后市值約為96億港幣,對應2021年PE約6.3倍,估值合理,建議謹慎申購。
來源:招股書。
另據介紹,諾亞控股在港交所上市后,不同投票權架構將終止。其中,諾亞控股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汪靜波持股21.9%,聯合創始人、董事殷哲持股5.5%,其它董事及高級管理層合計持股18.2%,其中何伯權持股5.3%、章嘉玉持股6.6%、深南鵬持股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