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種程度上,知乎在中秋節到來之前“改名”了,名為“瀉乎”。據了解,這源于知乎的中秋節定制月餅,足以致使食用者腹瀉。9月8日,“知乎月餅吃了拉肚子”還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榜首。
而后,知乎回應稱,相關月餅符合食品質量標準,但忽略了用來替代蔗糖的麥芽糖醇可能會導致一部分人不耐受,造成身體不適。為此,知乎誠懇道歉,并進行產品召回。
謝邀變“瀉藥”
此前,有網友指出,知乎月餅“為追求低糖,把原本占月餅總重約20%的糖分全都換成了糖醇,引起腹瀉”,有更有網友稱知乎月餅為“瀉藥”。知乎在致歉信中表示,“對于月餅問題給大家帶來的困擾和不便,我們誠懇地道歉”。
值得一提的是,“瀉藥”還是知乎的傳統,其諧音為“謝邀”。對此,知乎本次月餅采銷負責人坦言,“身為知乎員工,萬萬沒想到,我們會以這樣的姿勢成為知乎‘瀉藥’傳統的一部分。”
知乎稱,其初衷是從供應商提供的產品中選購更健康的低糖月餅,忽略了用來替代蔗糖的麥芽糖醇可能會導致一部分人不耐受。對于出現不適的“知友”,知乎已經聯系并提供盡可能的補救與服務。
但在中國營養學會會員、營養師王佶看來,這件事只能說明知乎采購真的不行。王佶在社交平臺中稱,“為什么所采購不行呢?因為某寶有很多不添加蔗糖的月餅,也沒有人投訴拉肚子呀。”
同時,王佶認為,意味追求低糖月餅不代表真的健康,所謂低糖月餅致使把蔗糖減少了,而餡料里的白蕓豆和外皮的淀粉依舊是碳水化合物。王佶還表示,“請不要發明創造一些‘異端’”。
不過,也有醫生表示理解。其中,南開大學附屬天津第一中心醫院生殖醫學科主治醫師方祺表示,相信知乎的出發點是善意的,是為了食用者的健康考慮。方祺認為,入口的食物還是不容馬虎,安全警示還是有欠缺的。
據了解,方祺正是知乎月餅“瀉藥”中招的一員。方祺科普稱,“有部分人群對代糖不耐受,會引起腹瀉腹脹等胃腸癥狀(譬如我)。所以,代糖不是人人適合攝入的。”
針對所謂低糖一事,丁香醫生也在9月8日的推文中表示,隨著人們的健康意識不斷提高,對于蔗糖有了戒備,部分商家就玩起了文字游戲,市面上充斥著許多 0 蔗糖產品,但背后可能暗藏玄機。
丁香醫生認為,很多商家會選用結晶果糖替代蔗糖,以追求更好的口感,更打出 0蔗糖的口號,容易對消費者產生誤導,果糖的熱量與蔗糖相當,大部分還是從淀粉轉化而來,對于糖尿病及前期人群來說,危害不亞于蔗糖。
已有前車之鑒
貝多財經了解到,除了知乎外,元氣森林也曾因其推出的所謂“0蔗糖”飲料而遭到央視新聞、新華網等媒體打假。其中,新華網曾評論稱,元氣森林該好好反省,并配圖稱“文字游戲一時爽,翻車塌房難收場”。
2021年4月10日,元氣森林發布聲明稱,對此前的誤導宣傳進行了道歉,并稱從3月20日起生產的森林乳茶,包裝上“0蔗糖 低脂肪”更改為“低糖 低脂肪”。
根據央視新聞早前報道,有專家表示,市面上標稱“零卡零糖”的飲料,甜味大多來自甜味劑,其熱量比高糖分飲料低。“但它也并非完全健康。國際上已發現,攝入甜味劑會對人體的糖耐量及血脂代謝產生一些不良影響。”
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醫師陳偉稱,“零卡零糖的味道大多數來自于商業的甜味劑。甜味劑本身是安全的,可以分為帶熱卡的甜味劑和不帶熱卡的甜味劑,那么它能夠產生更多的甜味,甚至比蔗糖要甜200-300倍。”
陳偉指出,如果單純和含糖飲料相比,0卡0糖飲料確實對防治肥胖有幫助;但如果和水相比,由于甜味劑在大腦中會產生興奮的作用,會引導你攝入更多的高熱量食物,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無糖飲料并不是完全健康的飲料。
根據我國《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的規定,食品中的糖含量少于0.5g/100g(固體)或100mL(液體),即可標注為“無糖食品”。不過,元氣森林此前的乳茶產品的配料表中列出了結晶果糖,蘇打氣泡水中也含有赤蘚糖醇。
王佶解釋稱,無糖飲料指的是完全不添加糖的飲料,其中的甜味來自于代糖或者甜味劑。例如無糖可樂,就是其中的代表。無蔗糖飲料,指的是不含蔗糖,但是還有乳糖或者果糖。
“元氣森林乳茶,是不可能完全做到無糖的,因為它含牛奶,只要有牛奶,就一定有乳糖”,王佶認為,無論乳糖還是果糖,均對血糖有影響,但比蔗糖要小的多。
那么,如何選擇無糖食品?有專家曾表示,首先要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無糖食品。其次,要看配料表,不僅要看有無蔗糖含量,還要考慮食物本身是否含糖。如:無糖糕點是用淀粉做成的,而淀粉本質就是糖,在人體內可分解為葡萄糖。
就知乎本次的月餅事件而言,出發點是“追求低糖”,但月餅中的其他配料,如月餅皮為淀粉,本身就已經排除在外。丁香醫生在其推文中表示,僅就代糖產品而言,木糖醇、羅漢果苷等代糖產品,在保證用量的情況下可以放心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