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上市計劃5年,至今未能獲得有效進展。日前,傳感器芯片設計公司上海燦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燦瑞科技”)再度和一家券商“分手”,宣告IPO輔導終止。
7月21日,上海證監局披露的信息顯示,興業證券與燦瑞科技簽署了《上海燦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終止輔導協議》。因此,興業證券終止擔任燦瑞科技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輔導機構。
這也意味著,燦瑞科技的上市進程或將再度延遲。對于本次終止合作,興業證券解釋稱,系“綜合考慮燦瑞科技的上市計劃安排,經興業證券與燦瑞科技友好協商,雙方一致同意終止輔導”。
據貝多財經了解,興業證券是燦瑞科技合作上市輔導工作并終止的第三家券商機構。在此之前,平安證券、東海證券也曾分別在2015年、2017年與燦瑞科技達成輔導協議,最終分別在2016年、2018年終止。
其中,平安證券與燦瑞科技在2015年11月簽署輔導協議。由于平安證券與燦瑞科技在申報時間上存在異議,雙方在2016年5月便簽署了終止協議,宣告相關輔導工作終止。
2017年4月,燦瑞科技則與東海證券達成合作,由東海證券作為其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并上市的輔導機構。但在2018年1月,燦瑞科技、東海證券再度分道揚鑣,但并未披露終止輔導原因。
直至2019年12月,燦瑞科技與第三家券商——興業證券達成輔導協議合作,但在2021年中旬宣告終止。期間,興業證券還曾在2020年7月披露對燦瑞科技的輔導工作進展報告。
根據輔導工作進展報告,燦瑞科技在2019年12月新增注冊資本,由5250萬元增至5613.49萬元。其中,新增注冊資本由山南晨鼎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嘉興永傳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分別認購 1,615,510股、2,019,390股。
而在2020年5月20日,山南晨鼎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便將其所持股權2.88%(1,615,510 股)全部轉讓給了蕪湖博信七號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轉讓完成后,前者不再是燦瑞科技的股東。
貝多財經發現,山南晨鼎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和蕪湖博信七號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均由朗姿韓亞資管控制,背后控股方為A股上市公司朗姿股份(SZ:002612)。
2020年5月31日,燦瑞科技股東大會作出決議,同意張彬將其持有的1.782%股權、2.672%股權分別轉讓給蘇州聚源鑄芯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和湖北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小米產業基金”)。
同時,上海景陽投資咨詢有限公司(下稱“景陽投資”)將其持有的燦瑞科技0.328%股權(對應184,047股)轉讓給小米產業基金。其中,小米產業基金為小米集團設立的私募機構。
而景陽投資仍為燦瑞科技的單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67.37%,由燦瑞科技董事長羅立權控制。同時,羅立權還通過上海群微企業管理中心、上海驍微企業管理中心以及直接持股的方式控制燦瑞科技多數股份。
2020年下旬,燦瑞科技也曾兩度變更注冊資本。根據工商信息系統,截至目前,羅立權累計控制燦瑞科技53.36%的股份,羅立權之子、董事羅杰合計控制26.99%。相比之下,小米集團的間接持股比例為3.89%。
根據介紹,燦瑞科技是專業從事模擬芯片研發設計、封裝測試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主要產品包括磁傳感器芯片、顯示驅動芯片以及LCD偏壓芯片,屬于“C39-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
而燦瑞科技官網顯示,其創立于2005年9月,專注于磁傳感器、光學傳感器、光電驅動芯片,為以手機、物聯網、智能家居、汽車電子、工業控制、可穿戴和消費類電子等眾多領域的智能終端產品提供高質量的芯片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