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熱潮來襲。貝多財經發現,7月16日,港交所主板共有5支新股掛牌上市,包括2家物業企業、1家醫藥公司等,分別是康圣環球、環球新材、融信服務、康橋悅生活、中國通才教育。
其中,融信服務(HK:02207)、康橋悅生活(HK:02205)均為物業管理公司,康圣環球(HK:09960)為生物醫藥類企業,中國通才教育(HK:02175)為民辦高等教育機構,環球新材(HK:06616)是一家珠光顏料生產商。
綜合來看,除了環球新材外,其余4支新股——康圣環球、融信服務、康橋悅生活、中國通才教育均在IPO首日跌破發行價。截至午盤,康圣環球的跌幅超過5%。
環球新材表現不俗
據了解,環球新材的發行價為3.25港元/股,開盤價為4.10港元,最高上漲至4.25港元,漲幅一度超過30%。截至目前,環球新材的股價略有回落,但漲幅依然超過20%,表現不俗。
招股書顯示,環球新材的業務主要專注于生產及銷售全面的珠光顏料產品組合,涵蓋不同用途及行業,包括汽車涂料、化妝品、工業涂料、塑料、紡織品及皮革以及陶瓷。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2020年收入計,環球新材為中國市場上最大的珠光顏料生產商,市場份額為11.0%。在全球市場上,環球新材為第四大珠光顏料生產商,市場份額為3.0%。
2018年、2019年、2020年,環球新材的收入分別為3.18億元、4.41億元、5.6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8136.4萬元、1.07億元與1.53億元,毛利率分別為46.2%、49.5%與49.9%。
按收入結構來看,環球新材的收入主要由天然云母基、合成云母基兩類珠光顏料產品構成。其中,天然云母基珠光顏料產品的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7.1%、67.1%、56.0%。
IPO前,環球新材的控股股東為蘇爾田、鄭世展、金增勤構成的一致行動人,合計控制約48.88%的股份。同時,桂東電力(600310.SH)持股12.39%,GX Land持股8.80%,廣發乾和持股0.98%,其余16名股東合計持股28.95%。
從認購情況來看,環球新材的每股發售股份3.25港元,其將獲得所得款項凈額估計約為8.79億港元。其中,香港公開發售獲10.79倍超額認購,國際發售獲1.16倍超額認購。
康圣環球“大跌眼鏡”
對比發現,7月16日掛牌港交所的5家公司中,康圣環球基因技術有限公司(即“康圣環球”)的認購情況最為火爆。其中,香港公開發售部分獲約543.03倍超額認購,國際發售部分獲約13.81倍超額認購。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赴港上市,康圣環球還引入了貝萊德、CPE源峰、雪湖資本、歐洲資管公司Carmignac、DNCA Finance、Athos Capital及常春藤資本等7家機構作為基石投資者。
而在二級市場表現方面,康圣環球則屬于“拖后腿”的存在。據了解,其發行價為9.78港元/股,全球發售所得款項凈額估計約為20.54億港元。IPO首日,康圣環球便跌破發行價。
7月16日,康圣環球以9.78港元/股的價格開盤,與發行價持平。隨后,康圣環球便一路走低,股價最低跌至9.06港元/股。截至午盤,其股價收報9.14港元/股,跌幅為6.54%,總市值為82.77億港元。
招股書顯示,康圣環球是一家獨立臨床特檢服務提供商。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2019年收入計,康圣環球占有中國獨立血液學深層檢測市場42%的份額,排名第一。同時,其也是全球能提供最全面血液學測試組合的公司之一。
在中國所有獨立特檢供應商中,康圣環球擁有最全面的特檢組合,在服務選單上提供3500多種檢驗項目,包括約2300種血液學檢驗項目。服務涵蓋血液學、遺傳病及罕見病、傳染病、腫瘤、神經學及婦科相關疾病等各個專科領域提供全標本種類的檢測服務。
2018年、2019年與2020年,康圣環球的收入分別為7.06億元、8.32億元和8.91億元。據了解,康圣環球還在2020年2月開始提供新冠檢測服務。2020年度,其新冠檢測收入1.18億元,占比為13.2%。
2018年、2019年與2020年,康圣環球的凈虧損分別為5434.9萬元、1.70億元與9.70億元。同期,其經調整凈利潤分別為1885.3萬元、5332.6萬元與9197.9萬元,經調整利潤率分別為2.7%、6.4%、10.3%。
IPO前,康圣環球的主要股東為其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黃士昂及其配偶郭桂榮(音)。其中,郭桂榮通過一致行動協議合計控制16.3%的股份,通過GUO TRUST信托持有7.5%的股份,合計控制23.8%的股份。
同時,瑞伏醫療健康基金、晨興創投與CPE中信產業基金分別持有康圣環球13.83%、13.41%與11.83%的股份。此外,康圣環球還引入了貝萊德和雪湖資本等基石投資者。
中貝萊德認購4000萬美元、源峰基金認購3500萬美元、雪湖資本認購2000萬美元,7名基石投資者合共認購1.4億美元(約10.86億港元)股份。即便如此,康圣環球的股價還是跌跌不休。
2家物業各有優劣
相較于其他同期上市的公司,融信服務、康橋悅生活均屬物業管理公司,業務類型較為相似。同樣的,二者的股價表現略有雷同,但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
據了解,融信服務隸屬融信集團,關聯上市公司為融信中國(HK:03301)。當前,融信集團董事長、創始人歐宗洪也兼任融信服務董事長、執行董事、行政總裁職務。
截至2020年末,融信服務的在管面積約為1990萬平方米,總簽約建筑面積約為3820萬平方米。截至2020年12月31日,融信服務有119個在管項目和91個已簽約管理但尚未交付予融信服務的項目。
2018年、2019年與2020年,融信服務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14億元、5.18億元、7.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5.3%、44.8%;凈利潤3380萬元、7151萬元、8507萬元,分別同比增長111.6%、19%。
根據中指院的資料,按綜合實力計,融信服務位列2021中國物業服務百強企業第19名。在2019年成為中國物業服務百強企業成長性10強之一,并于2020年為中國物業服務百強成長性領先企業之一。
對比來看,康橋悅生活集團有限公司(即“康橋悅生活”)與融信服務的在管面積相近。截至2020年12月31日,康橋悅生活擁有112個在管物業,總在管建筑面積約為1570萬平方米。
根據中指研究院的報告,康橋悅生活在中國百強物業管理公司中,按在管建筑面積計排名第78位、按2020年的收入計排名第97位(截至2020年12月31日數據),在2021中國物業服務百強企業中綜合實力排名第37位。
2018年、2019年與2020年,康橋悅生活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29億元、3.63億元與5.76億元,對應的凈利潤分別為2170.7萬元、6014.7萬元和9178.4萬元。雖然凈利潤的營收水平不及融信服務,但其凈利潤規模要更勝一籌。
IPO前,康橋悅生活的控股股東為其主席兼非執行董事宋革委,其通過信托架構持有95%的股份。同時,林路生物科技創始人張儒林通過新禾豐控股持有5%的股份。
本次赴港上市,康橋悅生活與碧桂園服務旗下碧桂園物業香港、鄭州安圖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58集團(58同城)簽訂基石投資協議,三家公司分別認購3493萬股、8000萬元、2000萬元,占發售股份的約4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