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多客
來源|貝多商業&貝多財經
作為阿里巴巴旗下的智能搜索產品,誕生于互聯網時代信息冗余、廣告疲勞背景下的夸克一直以“去廣告、極簡、快速”作為差異化競爭策略,旨在回歸搜索引擎初衷,向用戶提供極簡、強大的搜索體驗和高效獲取價值信息的解決方案。
但有用戶表示,夸克所謂的“純凈瀏覽器”機制實則暗藏不少廣告。以夸克書城為例,用戶即便在平臺推薦下開通了號稱“閱讀、聽書無廣告”的會員權益,依舊會被推送付費廣告彈窗,嚴重影響使用體驗。
要知道,夸克曾強調其并不依賴B端廣告合作變現,而是通過會員付費體系創收。但在行業競爭格局加劇、商業模式單一的當下,曾經專注構建“去廣告”平臺的夸克似乎也脫下了自己的“長衫”。
另一方面,夸克重金押注的“AI智能助手”也面臨著跳出特定場景后的用戶留存、付費意愿與流量變現等考驗,在市場認知、產品滲透率等層面仍有提升空間,要想走向穩定長遠的可持續盈利模式,還需給出更具說服力的答案。
一、會員原未到期仍被營銷,付費訂閱模式遭詬病
近日,有用戶向貝多商業&貝多財經反映稱,自己出于對APP使用體驗的要求,開通了為期一年的夸克書城VIP小說會員,夸克明確承諾,用戶開通會員后將享受閱讀、聽書無廣告、萬本會員書、離線閱讀等權益。
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這名用戶發現自己仍在短期內被頻繁(多次)推送夸克平臺內部的會員連續包月廣告,且推送時間并非營銷熱門時段,自己的會員權益也還有近一年的使用期,作為付費用戶他表示無法接受這種情況。
針對上述情況,筆者嘗試聯系了夸克APP官方客服,智能助手“智能小夸”僅針對外部廣告給出了優先更新版本使用、確認個人中心顯示的會員狀態兩種方法,并未給出關閉內部廣告的解決方案。
在與夸克人工客服溝通的過程中,筆者則遇到了客服咨詢界面“發送圖片”圖標無響應的問題,圖片只能通過網盤分享的形式傳輸,極大影響溝通效率。在了解具體情況后,客服表示會將情況反饋給工作人員,并在1-3個工作日內予以回復。
次日,筆者收到了夸克方面的短信回復,對方給出的解決方案與智能助手大同小異——建議用戶重新登錄賬號并更新最新版本,再使用會員權益。
需要指出的是,夸克曾透露其商業變現模式并不依賴To B的廣告變現,而是以To C的用戶會員付費機制為核心。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單一創收模式下的“無廣告”體系似乎已經有些站不住腳了。
筆者模擬未開通會員的普通用戶進行了夸克小說閱讀體驗,發現該平臺的閱讀界面充斥著底部廣告和彈窗廣告,甚至存在視頻廣告在閱讀過程中占據整個閱讀界面的情況,稍不注意便會在滑動翻頁時進入廣告頁面。
根據其廣告頁面標注的內容,夸克平臺的廣告涉及1688、淘寶、美團、同程、抖音極速版等多個第三方APP,承諾廣告收入將分給作者,普通用戶若想體驗無廣告閱讀,需觀看一則15秒到1分鐘不等的廣告,或直接開通會員權益。
而夸克賴以生存的會員付費訂閱體系,實際上也被用戶詬病已久。具體來看,夸克APP內部包含網盤、掃描、小說和學習四種會員機制,但不少用戶抱怨其會員體系混亂且割裂,單一會員付費后的實際使用場景相當有限。
在第三方投訴平臺黑貓投訴上,截至發稿與關鍵詞“夸克”相關的投訴超16000條,投訴內容涉及自動續費未提前顯著提醒、誤導用戶進行SVIP+升級、協商收回權益退款被拒絕等方面,運營機制存在不少爭議。
二、鋪天蓋地買量投流,全能助手轉型道阻且長
事實上,自夸克與1688、閑魚、釘釘一同被列為阿里巴巴首批戰略級創新業務的“阿里四小龍”以來,其定位就已經超脫了常規搜索引擎的工具性范疇,成為阿里“AI To C”戰略重點押注的“AI全能助手”。
3月13日,阿里巴巴基于通義大模型推出AI旗艦應用“新夸克”,并宣布將夸克升級為一個無邊界的“AI超級框”,整合AI對話、深度思考、深度搜索、深度研究、深度執行等能力,旨在滿足用戶工作、學習、生活的各類AI需求。
隨之而來的,便是大面積的買量投流。尤其是在今年高考季,夸克發布了模擬選志愿工具和行業首個高考志愿大模型,ADX行業版數據顯示,夸克6月素材量由5月份的36%提升至6月份的50%,蟬聯大陸市場AI產品買量第一。
根據同一數據來源,6月份夸克APP與“高考”有關的素材量超12萬組,較5月份增長了超10萬組。據悉,截至7月8日夸克累計服務考生超4000萬人,生成志愿報告1200萬份,回答超3.3億個高考志愿問題。
但夸克看似“大而全”的全能戰略路線下,實際隱藏著“多而不精”的隱疾。首當其沖的問題便是,在平臺定位已經形成的情況下,這種功能多元的運營路線極其容易導致用戶認知失焦,反倒不利于夸克集中聲量輸出全新定位。
這就導致即便夸克投入了大量資源和財力,大部分用戶短期內仍將其視為“智能搜索工具”,而非“AI全能助手”。更何況,在豆包等同類型AI已經推出高效、便捷的“對話式AI”的情況下,夸克功能分散、步驟繁瑣的弱點將更為突出。
另據點點數據,在大幅買量的6月,夸克在大陸市場AI APP蘋果端的下載量占比為18%,依舊低于占比21%的豆包。而在全球市場上,豆包APP雙端下載量占比為4%,夸克則未出現在全球排行榜上,二者仍存在一定差距。
其次,雖然夸克的“高考志愿大模型”的確幫助其成為今年高考季最亮眼的新星,并將產品下沉至接受度高、對信息有迫切需求的年輕大學生群體,但這種高度依賴特定場景和時期的短時流量,無法對平臺發展起到長遠的推動作用。
另需注意的是,夸克目前24歲以下的年輕用戶占比超過50%,遠高于行業水平。但同時,這部分用戶兼具嘗新意愿強、付費意愿低、粘性弱等特點,一旦未來行業內出現相似競品,夸克將直面用戶留存難題。
在AI大模型商業化進程前路未卜的情況下,把握流量風口僅僅只是個開始,對于夸克而言,如何跳出特定場景和時期的紅利圈,構建差異化競爭實力,并將目標用戶有效留存并引入私域流量池,才是現階段將面臨的最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