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滬上阿姨(上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滬上阿姨”)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中信證券、海通國際和東方證券為其聯席保薦人。貝多財經獲悉,這也是滬上阿姨繼于2024年2月沖刺上市“失效”后的再一次申請。

值得注意的是,與滬上阿姨同一時期遞表的,還有同為新式茶飲品牌的古茗和蜜雪冰城,且三者均為第二次沖擊港股IPO。除此之外,不少品牌也正蓄勢登陸資本市場,霸王茶姬、茶顏悅色已屢次被傳出赴美上市的消息。
新式茶飲激烈的市場角逐,已然成為行業共識。在新茶飲IPO熱潮依舊的當下,滬上阿姨是否具備能夠助其脫穎而出的底牌?
一、經營規模相對靠后
據招股書介紹,滬上阿姨是一家現制飲品公司,于2013年在上海開設了第一家滬上阿姨門店售賣“五谷奶茶”,以此邁開擴展中國北方地區門店網絡的步伐,并在此后不斷豐富產品種類和門店數量。
經過多年發展,滬上阿姨已構建了多元化的品牌矩陣,包括核心品牌“滬上阿姨”,以及子品牌“滬咖”和“輕享版”,并在2024年3月推出了輕享版2.0品牌概念“茶瀑布”,促進門店銷售量的不斷上升。
滬上阿姨的營業收入由2021年的16.40億元增長34.0%至2022年的21.99億元,并進一步增長52.3%至2023年的33.48億元。2024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收入16.58億元,同比增長6.0%。

但就營業規模來看,茶百道2024年上半年的收入23.96億元,明顯高于滬上阿姨。同時期遞表的蜜雪冰城和古茗,2024年前三季度的收入分別為186.60億元和64.41億元,收入體量也與滬上阿姨不在一個層級。
再從經營效益的角度切入,滬上阿姨的毛利率呈逐年上升態勢。2021年、2022年、2023年度和2024年上半年,該公司的毛利率分別為21.8%、26.7%、30.4%和31.2%,最新毛利水平尚且能與蜜雪冰城、古茗旗鼓相當。
2021年至2023年,滬上阿姨的凈利潤分別為8339.9萬元、1.49億元和3.88億元,整體呈穩定增長態勢,復合年增長率約為123.4%。但到了2024年上半年,滬上阿姨的凈利潤則為1.68億元,同比下降12.3%。

滬上阿姨解釋稱,該情況主要是由于錄得以股份為基礎的付款開支等大幅增加所致。而在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該公司2024年上半年的經調整凈利潤為2.14億元,較2023年同期的1.94億元增長10.1%。
貝多財經發現,沖刺上市的蜜雪冰城、古茗在2024年前三季度分別實現了45.2%和11.8%的利潤增長。相比之下,茶百道2024年上半年的凈利潤為2.37億元,而奈雪的茶則在2024年上半年錄得虧損4.35億元。
如今的新式茶飲市場,生動詮釋了何為業績“冰火兩重天”。而市場表現相較于同行不算亮眼的滬上阿姨,無疑將面對更多的外部審視。
二、門店銷售能力下行
截至2024年6月末,滬上阿姨擁有超8000家門店,覆蓋中國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級22個省份中的300多個城市。根據灼識咨詢,按2023年末的門店數計算,滬上阿姨在中國中價現制茶飲店品牌中排名第三。
同時,滬上阿姨也是中國第四大現制茶飲品牌。若按照2023年的GMV(商品交易總額)計算,滬上阿姨在中國現制茶飲店市場中的市場份額為4.6%,排名第五,推測可知前四名或為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和霸王茶姬。

透過招股書不難看出,滬上阿姨的門店擴張高度依賴加盟模式。該公司截至2024年6月末共有8437家線下門店,其中加盟店在總門店中的占比高達99.7%;而其自營門店的數量則由2021年末的65家降至2024年6月末的28家。

實際上,滬上阿姨的門店擴張勢頭已較此前明顯放緩。該公司創始人單衛鈞曾放言,滬上阿姨計劃在2023年新增門店3000家,而其當年的新增門店數量實際只有2482家,且至今沒能達成簽約門店數量突破1萬家的目標。
2024年上半年,滬上阿姨來自加盟商的收入為16.11億元,占比總收入比例的97.2%。但需要指出的是,其核心品牌“滬上阿姨”的單店日均GMV呈下滑趨勢,由2021年的4129元縮減至2024年上半年的3823元。

門店銷售熱度的下滑,直接導致了部分加盟商的“出走”,報告期內滬上阿姨加盟店的閉店數量分別為210家、393家、370家和531家。華安證券研報顯示,2023年滬上阿姨的閉店率為7.7%,高于其他新茶飲主流品牌。

如何維系與眾多加盟商之間的關系,也成為了滬上阿姨實現長效經營的重要命題。該公司在招股書中透露,其曾與一家負責加盟商候選人轉介的加盟商出現分歧,主要原因是二者終止合作協議后,未能就產生返利的計算及結算達成共識。
法院簽發的民事調解書顯示,滬上阿姨應向加盟商支付1240萬元,包括成功轉介的返利,以及在營銷服務協議到期前未終止的情況下的預期損失賠償,二者也因滬上阿姨支付了規定的所有款項而于2022年12月達成和解。
三、供應體系依賴外部
經過多年的消費習慣培育,現制茶飲市場已步入競爭更為激烈的“下半場”,消費者的需求也由“嘗新嘗鮮”走向了健康與性價比。為挖掘更為廣闊的消費潛力,各大品牌紛紛開始搶灘下沉市場,布局三線及以下城市。
滬上阿姨便在招股書中表示,其戰略性聚焦下沉市場,2021年、2022年、2023年度和2024年上半年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的收入占比分別為48.8%、48.3%、49.4%和50.3%,并強調其在下沉市場中已具備一定市場地位。

滬上阿姨2023年推出的子品牌“輕享版”及其衍生出的2.0版本“茶瀑布”,便是以單品價格2元至12元的低價策略輻射三線及以下市場的產物。在滬上阿姨看來,“輕享版”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更具性價比的選擇,幫助其打入低線城市。
但截至2024年6月末,滬上阿姨輕享版門店的總計GMV為5631.6萬元,訂單總數383.7萬份。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輕享版1.0及茶瀑布門店的數量分別為188家和297家,想要形成由點及面的規模效應尚需時日。

同樣主打“低價”的蜜雪冰城,截至2024年9月末的門店數量為4.53萬家,其中三線及以下城市布局的門店占比已達到56.7%,對應門店數量為2.32萬家,收入規模高達96.93億元,遠勝于尚處在起步階段的滬上阿姨輕享版。
另需注意的是,現階段已有不少現制茶飲品牌為了降本增效開始自建供應鏈體系,如古茗斥資10億元建設全自動輕食飲品原料加工基地項目,保證原料生產加工。這也使得滬上阿姨對上下游產業鏈的依賴,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據招股書介紹,滬上阿姨需在供應商(包括合約制造商)手中采購用于制作飲品的原材料,如乳制品、茶葉、糖、新鮮水果、果汁及包裝材料,門店網絡銷售的威化餅干、薯片、吐司等零食也均由合約制造商生產。
截至2024年6月末,滬上阿姨共有12個大倉儲物流基地、4個設備倉庫、8個新鮮農產品倉庫和16個前置冷鏈倉庫,但是其中3個大倉儲物流基地和所有前置冷鏈倉庫都由獨立第三方營運。
四、結語
不難看出,滬上阿姨目前的運營體系如“牽一發而動全身”,上到原材料供應商的產品品質,下到第三方倉儲物流的質量管控、加盟商的經營表現與服務口碑,都將影響外界對滬上阿姨的整體評價。
這對于一家亟待通過輻射下沉市場拓展市場份額的企業來說,顯然不是什么好消息。正如華安證券研報分析,如今現制茶飲生意本質的是發揮2B供應鏈的飛輪效應。
若滬上阿姨在發展過程中出現“斷鏈”問題,則將面臨更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