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美的集團(HK:00300)披露發售公告,擬全球發售約4.92億股H股,另有1%超額配股權。按照計劃,美的集團將于2024年9月9日至9月12日招股,發售價將為每股52.00港元至54.80港元,將于9月17日在港交所上市。
據貝多財經了解,美的集團已與基石投資者訂立基石投資協議,合計認購總金額約12.56億美元(或約97.90億港元),將按發售價認購或促使其指定實體認購美的集團若干數目的發售股。
招股書顯示,美的集團此次港股上市的基石投資者包括中遠海運、UBS(瑞銀)、國調基金二期(通過資產管理人廣發證券資管)、比亞迪、大家人壽、TCL、IDG資本、中郵理財等。其中,瑞銀、廣發證券均是美的集團本次上市的中介機構。
假設發售價為每股53.40港元(即發售區間中位數)及發售量調整權及超額配股權未獲行使,美的集團此次全球發售募集資金總計約259.72億港元。而截至2024年9月6日收盤,美的集團(SZ:000333)在A股報收63.02元/股,市值約4400億元。
據招股書介紹,美的集團是一家智能家居和商業及工業解決方案供應商。通過智能家居業務,該公司為消費者提供各類家用電器;通過商業及工業解決方案,為企業客戶提供各種解決方案,如家電壓縮機及電機、商用空調、工業機器人及供應鏈服務。
美的集團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連續九年躋身《財富》世界500強榜單,業務遍及200多個國家及地區,在全球設有33個研發中心、43個主要生產基地,并在全球擁有超過19萬名員工。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照2023年銷量及收入計,美的集團是全球最大的家電企業,按銷量計市場份額為7.9%。于2023年,按銷量計,在家用空調、洗衣機、冰箱以及廚電及其他家電領域均躋身全球前三名,市場份額分別為23.7%、14.2%、10.5%及6.0%。
2021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截止4月30日止四個月(下稱“報告期”),美的集團的收入分別約為人民幣3433.61億元、3457.09億元、3737.10億元和1457.80億元,凈利潤分別約為290.31億元、298.12億元、337.47億元和136.46億元。
而據美的集團披露的2023年年報,該公司2021年、2022年、2023年的營收分別約為3412.33億元、3439.18億元和3720.37億元,和招股書略有出入,但在合理范圍內,且經普華永道審計。
另據2024年半年度報告,美的集團2024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172.74億元,同比增長10.30%;歸母凈利潤208.04億元,同比增長14.11%;扣非后凈利潤201.81億元,同比增長14.33%。
于往績記錄期間,美的集團的大部分收入來自智能家居業務的家電銷售,尤其是空調、洗衣機、冰箱等。報告期內,該公司的智能家居業務收入分別約為2349.18億元、2328.26億元、2463.51億元和992.40億元,占比分別約68.4%、67.3%、65.9%和68.1%。
值得一提的是,美的集團并不缺錢。僅在2023年,該公司就錄得凈利潤337.47億元。同時,美的集團還在2023年派發股息175億元,2023年產生股息119億元。2024年前4個月,該公司產生股息208億元。
據招股書披露,美的集團于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度分別計提股息110.53億元、116.52億元和171.44億元。2024年前4個月,該公司計提股息207.76億元。對比來看,二者存在一定的缺口,尤其是2022年和2023年,分別約2.5億元、3.5億元。
本次上市,美的集團預計募資約259.72億港元(按中位數計算,且不考慮超額配售權)。其中,募集資金凈額的約20%(約51.94億港元)將用作科技研發,約35%(約90.90億港元)用于智能制造體系及供應鏈管理升級的持續投入。
同時,募集資金凈額的約35%(約90.90億港元)預計在未來一至五年將用于美的集團完善全球分銷渠道和銷售網絡,以及提高自有品牌的海外銷售。此外,募集資金凈額約10%(約25.97億港元)預期將用于運營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