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行星
來源|貝多財經
2024年,白酒行業仍處于“存量競爭”下的調整恢復期。而據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透露,今年上半年全國白酒產量、銷售收入、利潤分別同比增長3%、11%和15%,實現量、價、利齊升,展現出強大的韌性。
在市場呈現波動式復蘇趨勢的大環境下,白酒企業們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近日,舍得酒業股份有限公司(SH:600702,下稱“舍得酒業”)披露了一份營收與利潤雙降的2024年中報,背后暗含的經營壓力不言自明。
但在此前,舍得酒業還曾喊出“三年百億營收”的口號。豪言壯語猶在市場上回響,但實際交出的業績答卷卻頗為尷尬。這不禁令人疑惑,昔日的“川酒六朵金花”之一,究竟怎么了?
一、市場復蘇向好,舍得跌落低谷
財報顯示,舍得酒業2024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為32.71億元,同比下降7.28%,這是該公司繼連續三個半年度實現營收增長后,首次出現下滑。舍得酒業2021年至2023年上半年的收入分別為23.91億元、30.25億元和35.29億元。
數據顯示,舍得酒業上半年的歸母凈利潤5.91億元,較2023年同期的9.20億元下滑35.73%,且利潤規模甚至不及三年前的7.35億元;扣非后凈利潤為5.79億元,亦較2023年同期的8.98億元下滑35.51%。
結合舍得酒業的一季度報測算可知,該公司二季度的單季收入為11.65億元,同比下降22.61%;歸母凈利潤為4057.63萬元,降幅更是超88%,創其近20年來單季凈利下滑幅度新高。而在此前,舍得酒業的凈利潤已連續三季度衰退。
面對這份難言合格的財報,舍得酒業解釋稱今年上半年白酒行業整體仍處于調整期,受經濟環境的影響,次高端白酒商務需求不及預期,宴席持續增長但體量尚小,因此,該公司的傳統優勢產品“品味舍得”仍處于階段性去庫存階段。
據貝多財經了解,已有不少白酒企業交出營利雙增的半年答卷。其中,貴州茅臺(SH:600519)上半年實現收入834.51億元,同比增長17.56%;歸母凈利潤增長15.88%至416.96億元;今世緣(SH:603369)的營利增幅更是超過20%。
經營規模與舍得酒業處在同一梯隊的迎駕貢酒(SH:603198)上半年的收入、凈利潤分別為37.85億元和13.7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0.44%和29.59%。在財報中,迎駕貢酒還曾指出白酒市場呈量、價、利同步增長的積極態勢。
而回顧舍得酒業歷年來的營業數據可知,其2021年至2023年的收入增長率分別為83.8%、21.86%、16.93%,降幅顯著;凈利潤增速分別為114.35%、35.31%、5.09%,2023年的利潤增幅甚至創2016年以來的新低。
就這個維度看,舍得酒業的經營頹勢,已隨著其逐年放緩的業績增速顯露無疑。比起將業績的大幅下滑歸因于外部市場遇冷、動銷疲軟,舍得酒業或許更應從自身的經營模式上找尋深層次原因。
二、庫存數額激增,過剩仍要擴產
值得注意的是,舍得酒業在財報中重點強調了“長期主義”和“控量穩價”策略的意義,并表示該公司正積極協助經銷商全力提升動銷,希望以階段性調整獲得更加健康、長遠的發展。
不過,舍得酒業截至2024年6月末的實際存貨賬面價值為48.58億元,較年初的44.24億元增長約4.35億元。其中,自制半成品的數額為38.54億元,占存貨的比例達到79.32%,庫存商品的存貨價值也高達6.05億元。
而在2021年,舍得酒業存貨僅為27.94億元,短短三年半時間存貨便猛增20余億元。截至2024年6月末,舍得酒業的總資產為115.81億元,同比微增4.13%,存貨占總資產的比重已超過40%,庫存問題已經成為困擾其發展最大的夢魘。
不僅如此,舍得酒業的現金流還呈流出狀態,上半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2055.32萬元,較2023年同期的6.41億元猛降103.21%,主要原因是該公司的銷售回款減少、支付的各項稅費增加。
無論是從庫存規模,還是資產質量來看,舍得酒業的“庫存堰塞湖”還有待疏通。但不同尋常的是,在高喊“穩價格、控庫存、強動銷”的同時,舍得酒業卻仍積極擴充產能,另有多個工程技術改造項目處于投入狀態。
截至6月末,舍得酒業的在建工程為13.17億元,較年初增長5.92億元。本年度以來舍得酒業在擴產擴能項目方面的投入為6.32億元,累計實際投入金額達11.47億元,而項目進度僅有20%。
舍得酒業的產能已經飽和了嗎?答案是否定的。要知道,該公司截至2023年末的設計產能為6.80萬千升,實際產能為4.36萬千升,產能利用率僅為64%,而在業績增速最為顯著的2021年,舍得酒業的產能利用率也不過71%。
不難預測,隨著擴張產能的全面落地,舍得酒業即將迎來更為艱巨的銷售任務。如果舍得酒業無法消化庫存,或者銷售不達預期,必然將出現無法實現效用最大化的產能過剩問題,未來還將面臨更為嚴峻的存貨壓力。
三、銷售費用高企,難換業績增長
為提振消費動能,舍得酒業在品牌宣傳與推廣上可謂是下足了苦工。該公司2024年上半年的銷售費用達6.58億元,同比增長6.45%,占總營收的比例高達20.12%;單是投向廣告宣傳與市場開支的費用,便達到2.82億元。
但事實卻是,舍得酒業的營銷轉換成效十分有限,在中高檔酒的營業成本同比增長39.47%的情況下,該品類上半年的銷售收入為26.01億元,同比下滑5.61%;普通酒的銷售收入更是同比降低25.18%至3.84億元。
另據民生證券研報,舍得酒業中高檔酒、普通酒的毛利率分別下降7.1個和0.6個百分點。除此之外,該公司的綜合毛利率也由2023年上半年的75.60%下滑6.16個百分點至69.44%,毛利水平下滑嚴重。
民生證券認為,舍得酒業毛利率的下降主要是因結構下移疊加費率提升,其高價位產品處于結構調整狀態,而以舍之道、T68為代表的中低檔產品增速更高。此外,夜郎古、玻瓶業務收入占比提升亦對其整體毛利有所影響。
而舍得酒業的“穩價”策略,也存在不少疑點。平安研報就曾對外披露稱,為配合產品快速放量,舍得酒業2023年的中高檔酒的噸價由2022年的32.66萬元降至29.61萬元,下調9.34%;營業成本則上升38.84%至9.48億元。
諸多不確定性之下,舍得酒業的經銷商變動十分頻繁。該公司上半年酒類產品新增經銷商279家,截至6月末共有經銷商2809家,但僅較2023年末增加154家。也就是說,上半年共有125家經銷商與其終止合作。
現有經銷商對舍得酒業的銷售預期,也并不算樂觀。最直觀的例證便是,在經銷商數量凈增長404家的情況下,舍得酒業的合同負債由2023年上半年的5.09億元,下跌68.12%至2024年同期的1.62億元。
按照銷售渠道進行分類,舍得酒業上半年來自批發代理渠道的銷售收入同比下滑9.57%至27.30億元;而來自電商銷售渠道的銷售收入規模雖實現了增長,但增幅僅為2%,由2023年同期的2.51億元微增至2.56億元。
隨著白酒供給側“內卷”加劇,行業內部的擠壓式存量競爭也將進入白熱化階段。在這場穿越行業周期底部的長期戰役中,一旦落后一步,便會落后百步,舍得酒業想要留在牌桌上,還需積淀更多的確定性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