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芋圓
來源|貝多財經
自6月底三大交易所IPO受理全面恢復以來,等待上市的公司早已排成長龍翹首以盼。
其中,6月29日,深交所排隊等待通關的4家銀行:廣州銀行、順德農商行、南海農商行、東莞銀行分別更新了財務資料等信息。貝多財經了解到,東莞銀行對招股說明書已進行到了第4版招股書。
東莞銀行前身為成立于 1999 年的東莞市商業銀行,2008年更名而來。截至2023年末,東莞銀行下設1個總行營業部、13家分行、165家支行,發起設立了6家村鎮銀行,主要業務集中與廣東省。
近些年,東莞銀行一直保持穩定向上的經營業績。2023年報顯示,東莞銀行2023年資產規模突破6000億大關,達到6289億元,同比上漲15.81%;營收106億元,增速3%;營業利潤42億元,完成增速7.63%;利潤總額42.33億元,增速7.71%;凈利潤41億元,增速6.08%。
全面開花的經營成果,給了東莞銀行沖擊IPO的信心。但結合銀行整體狀況,其在資本、盈利能力、內控以及資產質量等方面仍有問題需要關注,這些隱憂也可能成為阻礙東莞銀行上市的絆腳石。
一、資本補充壓力上升
東莞銀行的資產規模在廣東省各大銀行中一直名列前茅,即便如此也一直受資本補充壓力的困擾。自2008年起,東莞銀行便開始為進入資本市場做準備。
2023年,東莞銀行定向增發1.616億股,每股發行價格為13.21元,合計募集資金規模21.35億元,其中計入股本1.62億元,其余部分計入資本公積。截至2023年末,東莞銀行注冊資本及實收資本均為23.416億元,但無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
在此次沖擊IPO的招股說明書中,東莞銀行擬公開發行股數不超過7.805億股,發行后總股本不超過31.221億股。根據規劃,東莞銀行本次IPO的募集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后將全部用于補充資本金,保薦機構為招商證券。
在資本補充方面,東莞銀行除了試圖通過發行股票補充資本外。據中國貨幣網數據,東莞銀行分別于2024年4月、6月發行了兩次大規模債券,即十年期的二級資本債券20億元和三年期的金融債券40億元。
即使東莞銀行積極采取措施補充資本,其2023年的杠桿率仍只有5.76%,雖然稍好于2022年的5.72%和2021年的5.53%,但還是遠低于上年末四季度的行業平均水平6.79%,其資本充足率為13.75%,一級資本充足率9.91%,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8.87%,均低于2023四季度的行業平均水平15.06%、12.12%、10.54%,表明經過大量資本補充后,其未來的資本補充壓力依然不小。
數據來自中國貨幣網
二、盈利能力待提升
在積極補充資本的同時,東莞銀行的盈利能力也面臨不小考驗。雖然東莞銀行2023年的經營業績全面保持了上漲,但其各項增速均呈現全面下降之勢。
據年報顯示,東莞銀行2023年營業收入增速相較2022年的8.08%下降5個百分點左右;營業利潤相較2022年下降12.36個百分點;利潤總額增速同比下降12.1個百分點,凈利潤增速較2022年下降9.37個百分點。
截自東莞銀行2023年報
筆者發現,伴隨營收增速下滑的是東莞銀行中間業務的收縮。年報顯示,該行2023年的擔保業務手續費、委托業務手續費、以及咨詢業務手續費相較上一年分別減少24.56%、51.46%、17.7%。
2023年,東莞銀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21.3%,相較2022年的24.4%下降3個百分點左右;而利息凈收入占比78.7%,較2022年的75.6%上升3個百分點左右。不看看出,東莞銀行對負債業務的高度依賴,讓其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增長空間更有前途的中間業務。
截自東莞銀行2023年報
三、內控問題頻現
但即便是東莞銀行極為重視的負債業務,也依然面臨不小的內控風險。
整理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的官網信息發現,2023年,東莞銀行因票據貼現資金用作開票保證金,虛增存款;數據治理不到位而分別受行政處罰98.777373萬元和警告一次。
另外,自2021年至今,該行因未辦妥抵押(預告)登記或抵押合同備案即發放個人住房按揭貸款、貸款業務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貸款風險分類不準確;強制借款人購買保證保險;金融服務違規收費等貸款相關的管理問題受行政處罰470萬元,各項行政罰款共計569萬元,不少屬于頂格處罰案例。
在盈利能力呈現弱化之勢,行政處罰時有發生的情況下,東莞銀行的薪酬分配在不同級別人員之間的差異化程度卻進一步拉大。年報顯示,東莞銀行2023年董高監共領取薪酬2290萬元,另據招股說明書顯示,中級管理人員以上的人均薪資116.04萬元,員工人均薪酬僅為21.12萬元。
據廣東省統計年鑒數據,廣東省金融業城鎮單位就業人員的平均工資在2021年和2022年分別為20.28萬元和23.38萬元,而東莞銀行在這兩年間的平均工資分別為27.01萬元和28.18萬元。截至2023年,東莞銀行平均工資進一步增至29.07萬元。
截自招股說明書
四、資產質量承壓
如此不穩定的內控系統不僅讓東莞銀行業績存疑,更讓其資產質量下行風險驟增。招股說明書顯示,東莞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尚處于較低水平,2023年的不良貸款率與2022年基本持平,均為0.93%,但不良貸款的存量余額為30.46億元,同比上漲12.2%。
截自東莞銀行招股說明書
結合東莞銀行的貸款投放情況來看,其未來的不良貸款依然有很大的上漲風險。2023年報顯示,在東莞銀行貸款分布的前五大行業中,房地產及相關行業占有兩席。
東莞銀行貸款投放的前五大行業分別為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制造業、批發和零售業、房地產業和建筑業,五大行業的貸款投放占貸款總額共計53.09%,其中房地產和建筑業占比9.55%。房地產業、建筑業和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在總貸款中合計占比22.60%。
近年來,以小微企業為主的批發和零售業的不良風險不斷加碼,房地產行業更是頻頻爆雷,如此高的行業貸款集中度,勢必牽動東莞銀行未來的不良風險上升。據年報顯示,其2023年,關注類貸款遷徙率為45.49%,次級類貸款遷徙率更是高達77.45%,相較2022年,分別增長11.39%、7.89%。
截自東莞銀行2023年報
為應對不良貸款上升壓力,東莞銀行2023年在撥備計提方面加大了貸款減值損失計提力度,全年共計提資產減值損失24億元,在撥備前利潤中占比36.13%。
但在撥備覆蓋率方面,東莞銀行自2021年起不斷降低其比例,2021年、2022年、2023年東莞銀行的撥備覆蓋率分別為259%、254%、253%。聯系前面所說該行較大的資本補充壓力,倒也不難理解其不斷壓降撥備覆蓋率的良苦用心。
另據天眼查App信息顯示,東莞銀行有2家股東存在股權出質情況,不同程度上也威脅著東莞銀行未來股權結構的穩定性。據此看來,雖然總體業績保持增長,但各種隱憂不斷,東莞銀行的上市之路會否一帆風順仍然是個未知數。
對此,筆者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