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證券交易所披露的信息顯示,江蘇中潤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潤光能”)保薦人海通證券提交了撤銷對該公司保薦的申請。因此,深圳證券交易所決定終止對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的審核。
據貝多財經了解,中潤光能于2023年5月遞交招股書,準備在創業板上市。本次沖刺上市,中潤光能原計劃募資40億元。其中,20億元將用于年產8GW高效光伏電池項目(二期),另外20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特別說明的是,中潤光能于2023年12月15日上會,并順利通過。根據上市委會議結果公告,上市委會議現場對關注了該公司的經營業績問題、財務內控規范問題等,并要求保薦人發表明確意見。
天眼查App信息顯示,中潤光能成立于2011年1月,位于江蘇省徐州市。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約為1.03億元,法定代表人為龍大強,主要股東包括龍大強、孟麗葉、盈科資本等。
據招股書介紹,中潤光能的主營業務為高效太陽能電池片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據PV InfoLink統計,該公司2022年電池片出貨量位居全球第四,2023年上半年為全球第三。截至2023年末,該公司擁有電池片產能45.04GW,預計2023年末將超過50GW。
此外,中潤光能已于柬埔寨建成2GW單晶PERC電池片產能、1.2GW組件產能,于老撾建成5GW單晶PERC電池片產能,并于老撾進一步投建4GW高效光伏電池片產能、3GW組件產能,前述老撾基地產能將在2024年開始陸續建成投產。
2020年、2021年、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中潤光能的營收分別為25.33億元、50.89億元、125.52億元和107.6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24億元、-1.96億元、8.34億元和9.34億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2433.7萬元、-2.07億元、7.30億元和8.76億元。
不難發現,中潤光能的營收持續增長,但利潤規模卻明顯波動,尤其是還在2021年出現了約2億元的虧損。對此,上市委要求該公司說明經營業績波動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未來業績增長是否具有可持續性。
關于財務內控規范問題,據招股書披露,發行人(即中潤光能)曾經存在轉貸、不規范票據使用、個人卡收支款項、與第三方進行資金拆借、被實際控制人及其關聯方占用資金等財務內控不規范情形。
對此,上市委要求中潤光能說明上述財務內控不規范情形的原因,是否存在體外資金循環的情形;說明資金占用對發行人內控制度有效性是否構成重大不利影響,發行人對上述財務內控不規范情形整改和規范情況;說明相關內控制度是否健全有效。
據此前招股書及審核問詢回復顯示,發行人與龍大強控制的其他企業存在較多資金拆借情況,龍大強報告期內存在大額的資金占用情況,相關用途包括擔保代償、對外投資、代發薪酬、支付關聯方欠款等。
中潤光能方面稱,2010 年起,發行人實際控制人龍大強開始進入布局光伏產業,逐步建設中宇光伏、中輝光伏等項目。光伏行業具有投資規模大、資金相對密集的特點,相對其他行業對資金需求較高。
為布局電池片、多晶鑄錠及切片等光伏產業,中潤光能實控人及其控制關聯方通過向銀行、發行人體系內公司借款,以滿足其光伏產業相關公司的注冊資本實繳出資需求、銀行貸款的借新還舊及償還本金利息需求。
按業務結構來看,中潤光能的超過九成的收入均來自太陽能電池片。中潤光能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的太陽能電池片產品包括單晶PERC、多晶電池片,2022年以182mm及以上大尺寸單晶PERC電池片為主。
招股書顯示,中潤光能的業務主要集中于電池片環節。報告期內,該公司的太陽能電池片產品收入分別為25.29億元、48.12億元、115.78億元和100.98億元,占其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9.99%、95.14%、92.50%和93.91%。
本次上市前,中潤光能的控股股東為龍大強,實際控制人為龍大強、孟麗葉夫婦。據招股書披露,龍大強直接持有中潤光能35.44%的股份,為該公司的控股股東。除直接持股外,龍大強還通過員工持股平臺控制該公司部分股權。
其中,龍大強直接持有中潤光能35.44%的股份,并持有中善新能39.88%的出資額,持有皓日電子80%的股份,持有恒輝管理32.67%的出資額并擔任執行事務合伙人,持有龍泰管理6%的出資額并擔任執行事務合伙人。
同時,孟麗葉直接持有中潤光能6.47%的股份,并持有皓日電子20%的股份。據此,龍大強、孟麗葉夫婦共計直接和間接持有中潤光能49.76%的股份,實際控制該公司50.64%的股份。
其中,龍大強為中潤光能董事長、總經理,孟麗葉為董事、副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