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披露的信息顯示,賽諾威盛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賽諾威盛”)及其保薦人國金證券撤回上市申請文件。因此,上海證券交易所決定終止對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的審核。
據貝多財經了解,賽諾威盛于2023年3月遞交招股書,準備在科創板上市,原計劃募資6億元,將用于高端CT研發及產業化建設項目、CT機組裝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營銷服務體系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天眼查App顯示,賽諾威盛成立于2012年10月。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為9343.9516萬元,法定代表人為付詩農,股東包括北京棟暄醫療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居小平、華蓋資本、啟明創投等。
據招股書介紹,賽諾威盛是一家專注于X射線計算機斷層掃描成像(CT)系統設備及軟件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主要產品包括CT設備及醫學影像產品等,自研CT產品已涵蓋市場16-128層主流產品型號并延伸至寵物CT、移動CT等不同應用場景。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出具的市場研究報告,賽諾威盛CT設備2020、2021年國內銷售量及銷售額均位居國產品牌前五位,2021年出口銷售量及銷售額位居國產品牌第三位,細分領域寵物CT市場公司2021年在中國市占率約10.6%,位列國產品牌第二位。
2019年度至2022年前三季度,賽諾威盛的營收分別為1.32億元、2.03億元、2.69億元和2.08億元,凈利潤分別為-4627.29萬元、-5190.04萬元、-9583.78萬元和-3941.79萬元,扣非后凈利分別為-4850.68萬元、-3865.39萬元、-6383.91萬元和-4562.64萬元。
不難看出,賽諾威盛的收入保持了快速增長,但暫未實現盈利。截至報告期末,該公司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為1.42億元。賽諾威盛在招股書中提示風險時表示,該公司未來一定期間若無法實現盈利或盈利能力較弱,公司累計未分配利潤可能持續為負。
與之對應的是,賽諾威盛的開支較大,尤其是研發開支。報告期內,該公司的研發投入金額分別為3477.31萬元、4987.04萬元、7169.40萬元和4258.83萬元,占其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6.32%、24.58%、26.68%和20.51%。
招股書顯示,賽諾威盛的主營業務收入來源于CT設備、醫學影像產品、售后備件及服務。報告期內,該公司的CT設備收入分別為1.23億元、1.85億元、2.43億元和1.86億元,分別占其主營業務收入的93.47%、92.43%、92.41%和90.32%。
賽諾威盛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的終端用戶包括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北京積水潭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知名公立醫院、基礎醫療機構及各地民營醫院等。
本次上市前,賽諾威盛的第一大股東為棟暄醫療,持股比例為27.31%,第二大股東居小平持有該公司19.32%股份。但單個股東的持股比例均不足30%,且股權結構分散,該公司無控股股東
據招股書披露,賽諾威盛的實際控制人為付詩農,其直接和間接持有該公司10.42%的股份,直接或間接控制該公司31.69%股份的表決權。其中,付詩農也是賽諾威盛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兼總經理。
IPO前,龍投厚德持股13.27%,宜利復醫持股7.60%,金沙河持股5.95%,杭州辰德持股5.11%,啟明融信持股4.11%,德勤康瑞持股1.76%,佛山紅土、廣東紅土均分別持股1.29%,啟明融創持股1.09%,深創投等也是賽諾威盛的股東。
據貝多財經了解,上海證券交易所在首輪問詢中要求賽諾威盛說明該公司設立至今,付詩農和居小平的持股份額和可實際支配的表決權的變化情況,分析其第一大股東是否發生過變化,付詩農與居小平是否存在其他特殊約定和權益安排等。
招股書顯示,居小平曾于2012年10月至2022年10月任發行人(即“賽諾威盛”)董事長,但從未參與實際經營管理。對此,上海證券交易所要求賽諾威盛說明如此安排的原因與合理性,是否符合公司經營管理的實際等。
賽諾威盛方面稱,居小平作為財務投資人和天使投資人,基于與付詩農的合作初衷及目的,以及其自身不具備CT研發及生產相關專業背景、長期居住在青海省西寧市和江蘇省揚州市且對外投資及任職企業眾多等因素考量未實質參與發行人實際經營管理。
而居小平于2012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間擔任賽諾威盛董事長,是出于保障其投資資金安全及確保重大事項的知情權、監督以付詩農為首的創業團隊等因素考慮,前述情形具備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