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中航上大高溫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航上大”)遞交招股書(注冊稿),進入提交注冊階段。據貝多財經了解,中航上大于2022年6月提交上市申請,準備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IPO。
2023年7月,中航上大IPO上會并順利通過。本次沖刺上市,中航上大計劃募資12.5億元。其中,10.52億元將用于年產8000噸超純凈高性能高溫合金建設項目,另外1.98億元補充流動資金。
據招股書介紹,中航上大主要從事高溫及高性能合金、高品質特種不銹鋼等特種合金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交付形態為鍛棒件、鍛扁件、餅鍛件、環鍛件、軸鍛件等自由鍛件,應用于航空航天、燃氣輪機及汽輪機、核工程、石油化工等領域高端裝備的生產制造。
天眼查App顯示,中航上大成立于2007年8月,前身為河北上大再生資源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河北省邢臺市清河縣。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約為2.8億元,法定代表人為欒東海,股東包括欒東海、中航重機、國投集團等。
中航上大在招股書中表示,該公司致力于解決我國以高溫合金為代表的特種合金材料與發達國家存在的較大差距,在高返回比再生高溫合金制備和關鍵戰略材料進口替代兩個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2021年、2022年和2023年,中航上大的營收分別為9.12億元、12.86億元和20.3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6918.13萬元、1.07億元和1.51億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5162.15萬元、7074.14萬元和1.28億元,實現了連續盈利。
按業務結構來看,中航上大的收入主要來自高溫及高性能合金、高品質特種不銹鋼等。報告期內,該公司的高溫及高性能合金收入分別約為4.08億元、7.94億元和12.18億元,分別占其主營業務收入的45.97%、62.42%和60.74%。
招股書顯示,中航上大2023年的高溫合金產品收入約為4.42億元,軍品收入約為5.13億元。報告期內,該公司高溫合金及軍品收入快速增長,已成為其利潤的主要來源及業績增長的重要動力。
另據招股書披露,中航上大2024年第一季度的營業收入約為6.20億元,同比增長36.95%;歸母凈利潤約為3707.50萬元,同比增長27.56%;扣非后凈利潤2762.17萬元,同比增長14.43%。
同時,中航上大預計該公司2024年上半年的營收約為12.6億元至13.2億元,同比增長22.19%至28.00%;歸母凈利潤8300萬元至9000萬元,同比變動在-2.71%至5.50%;扣非后凈利潤7000萬元至7600萬元,同比變動-4.94%至3.21%。
本次上市前,欒東海直接持有中航上大5575萬股股份,持股比例為19.99%。同時,欒東海通過中和上大控制該公司2970萬股股份,占比10.65%,合計控制該公司30.64%的股份。目前,欒東海為中航上大董事長、總經理。
據招股書披露,欒東海曾任清河縣農業技術中學教師,1985年3月任清河縣農業區劃辦公室科員,1987年8月任清河縣政府辦公室科長,后歷任清河縣陳莊鄉黨委副書記、經委主任,謝爐鎮黨委書記、杜林辦事處黨委書記等職務。
此外,中航重機、國投礦業、京津冀基金等也是中航上大的股東。其中,中航重機、國投礦業均分別持股17.93%,京津冀基金持股5.38%,其他單個股東的持股比例均不足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