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披露的信息顯示,華羿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羿微電”)及其保薦人天風證券撤回上市申請文件。因此,上海證券交易所決定終止對該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的審核。
據貝多財經了解,華羿微電于2023年6月遞交招股書,準備在科創板上市,原計劃募資11億元。其中,6.4億元將用于車規級功率半導體研發及產業化項目,1億元用于研發中心建設及第三代半導體功率器件研發項目,另外3.6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據招股書介紹,華羿微電是一家以高性能功率器件研發、設計、封裝測試、銷售為主的半導體企業,采用“設計+封測”雙輪驅動的業務發展策略,形成了將器件設計與封裝測試有機整合、協同發展的業務布局,主要產品包括自有品牌產品和封測產品。
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2021年及2022年,華羿微電銷售規模位列中國半導體功率器件企業第十三名,剔除IDM模式廠商,該公司位列前五。根據陜西省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該公司2021年及2022年位列陜西省半導體功率器件企業首位。
天眼查App顯示,華羿微電成立于2017年6月,位于陜西省西安市,前身為西安華羿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約為4.15億元,法定代表人為肖智成,股東包括天水華天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天水華天電子賓館有限公司等。
華羿微電在招股書中表示,該公司自有品牌產品已進入汽車尤其是新能源汽車供應體系,應用于以比亞迪(弗迪動力)、廣汽汽車(廣汽埃安)、五菱汽車(上汽五菱)為代表的汽車電子領域(包括乘用車剎車控制、助力轉向和發動機熱管理等核心零部件)。
同時,華羿微電的工業級產品已進入以新華三為代表的服務器領域,以創科(TTI)為代表的電動工具領域,及以明緯電源(MEAN WELL)、新能安(PTL)、大疆、杭可科技、泰坦為代表的電源、儲能、無人機等工業控制和消費電子領域客戶的終端產品。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華羿微電的營收分別為8.47億元、11.60億元和11.57億元,凈利潤分別為4163.32萬元、8813.40萬元和-4320.92萬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457.15萬元、6004.33萬元和-7548.03萬元。
整體而言,華羿微電的收入保持增長態勢,但在2022年則略有下降。與此同時,該公司2022年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負,扣非后凈利潤同樣為負數,由盈轉虧。換句話說,該公司2022年的營收、利潤雙降。
華羿微電方面解釋稱,主要是受宏觀經濟下行、半導體行業周期性波動、下游應用市場供求關系變化、上游原材料價格波動、生產規模的擴大及產品結構調整、研發投入增加等多種因素綜合影響。
同時,華羿微電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對相關資產計提了減值,2022年計提金額較往年有所增加。另據貝多財經了解,華羿微電2022年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為-1.62億元,而2020年、2021年分別為1.74億元、4125.16萬元,下降明顯。
特別說明的是,華羿微電2017年收購西安后羿半導體時確認了商譽,并按照評估的公允價值識別了相應的無形資產。據招股書介紹,該公司在每年年度終了對商譽進行減值測試,2022年對商譽計提減值準備1618.86萬元。
招股書顯示,華羿微電的股東包括中證投資、小米等。其中,中證投資、小米產業基金等于2021年6月均分別斥資1500萬元參與增資認購,價格為6.06元/股。2021年11月,華羿微電再度進行增資,增資價格為11.56元/股,投資方包括陜西紓困基金等。
本次上市前,華羿微電的實際控制人為肖勝利、肖智成、劉建軍、張玉明、宋勇、常文瑛、周永壽、薛延童、陳建軍、崔衛兵、楊前進、喬少華、張興安13名自然人,該13名自然人合計直接持有華天電子集團31,501,927股股份,占其總股本的63.60%。
其中,華天電子集團直接持有華羿微電269,618,085股股份,占該公司總股本的64.95%,前述13名自然人通過華天電子集團可實際支配的華羿微電股份表決權比例為64.95%,能夠對該公司股東大會的決議產生重大影響。
據介紹,華羿微電實控人之一的肖智成還擔任華羿微電股東西安后羿投資的執行事務合伙人,能夠通過西安后羿投資控制華羿微電有表決權的股份41,000,000股,占華羿微電總股本的9.88%。
其中,肖勝利與肖智成系父子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