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證券交易所披露的信息顯示,德和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德和科技”)及其保薦人民生證券撤回上市申請文件。因此,深圳證券交易所決定終止對該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的審核。
據貝多財經了解,德和科技于2022年5月預披露招股書,準備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并于同年10月進行了更新。全面注冊制實施后,德和科技于2023年2月平移遞交招股書,繼續IPO進程。
本次沖刺上市,德和科技原計劃募資5.68億元,將用于年產1.5萬噸聚氨酯深冷復合材料生產基地及研發基地建設項目等。據招股書介紹,德和科技是一家專注于高性能絕熱節能材料研發、生產、銷售以及安裝服務的企業,為絕熱節能工程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
德和科技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的高性能泡沫玻璃、硬質聚氨酯泡沫、防潮密封類輔材、高密度保冷管道支吊架及其他配套材料產品,應用于石油化工、液化天然氣(LNG)、液化石油氣(LPG)、液氫(LH2)、煤化工、空氣分離、城市建筑、軌道交通等行業。
值得一提的是,德和科技曾申被工信部認定為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和第一批重點“小巨人”企業。但因遭到舉報,工信部出于審慎角度取消了該公司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榮譽(并導致第一批重點“小巨人”企業榮譽被取消)。
不過,工信部保留了德和科技子公司江蘇德和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榮譽。據德和科技披露,根據相關部門出具的《情況說明》,該公司不存在數據造假等弄虛作假行為,不存在故意騙取國家資金的情況。
德和科技方面表示,該公司獲取客戶以及未來取得訂單不以是否專精特新“小巨人”為前提,且主要生產子公司江蘇德和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仍保留,后續不影響該公司持續經營能力。
2020年、2021年、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德和科技的營收分別為4.90億元、5.73億元、7.99億元和3.0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6777.08萬元、8199.87萬元、7800.95萬元和2082.77萬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6997.35萬元、7973.09萬元、7538.84萬元和2001.89萬元。
不難看出,德和科技的收入保持著增長態勢,2020年至2022年的營收復合增長率為27.72%。不過,該公司的凈利潤規模則有所波動。報告期內,該公司的扣非后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293.29%、13.94%、-5.45%和-2.72%。
值得一提的是,德和科技還因存在違規行為而被強制停產。德和科技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子公司南通嘉海“年產8萬立方泡沫玻璃新型節能建材項目”在未落實節能審查手續的情況下開工建設并投產。
2021年12月2日,海安發改委出具《通知》,要求南通嘉海立即停止生產,直至獲批節能審查手續并通過節能驗收后方可復工。截至目前,暫未取得節能審查意見,該項目未來取得節能審查意見及驗收存在不確定性。
截至2023年6月30日,南通嘉海相關生產設備處于閑置狀態。德和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該公司根據評估報告已對上述設備計提相應減值準備134.33萬元,占其2022年的凈利潤比例為1.72%,占比較低。
報告期內,南通嘉海資產總額占德和科技的比例分別為5.64%、3.92%、3.13%和2.80%,所有者權益占該公司的比例分別為3.30%、1.90%、0.23%和0.47%,營業收入占比分別為0.49%、5.32%、2.11%和0.54%,凈利潤占比分別為-3.17%、-4.14%、-10.04%和-18.41%。
德和科技在提示風險時表示,若南通嘉海后續無法辦理完成節能審查手續,則可能對該公司未來生產經營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不過,安徽德和擬收購南通嘉海資產。截至目前,該公司已經啟動相關搬遷事宜。
另據介紹,安徽德和廠房已經完工,相關生產線設備尚未購置。本次搬遷生產線,安徽德和不需要重新履行節能審查變更申請。德和科技方面稱,本次資產搬遷及重新生產調試預計在2024年4月中旬前完成。
根據海安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于2023年11月1日出具的《關于南通市嘉海保溫材料有限公司節能審查相關情況的說明》,稱該項目節能審查已被行政審批部門受理,正在按照相關審批流程有序推進。
目前,專家評審會已開,未來取得節能審查批復不存在實質性障礙。考慮到南通市同類型的其他保溫材料項目節能審查工作正在推動中,基于相關手續同步推進的原則,該項目仍未獲批節能審查意見。
后續獲批時間視同類型另一家在審企業而定,預計于2023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