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披露的信息顯示,湖北祥云(集團)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湖北祥云”或“祥云股份”)及其保薦人長江證券撤回上市申請文件。因此,上海證券交易所決定終止對該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滬市主板上市的審核。
值得一提的是,祥云股份已于2015年12月在新三板掛牌,代碼為“834607”。據貝多財經了解,祥云股份曾于2018年11月預披露招股書,準備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但未能順利IPO。2023年全面注冊制實施后,祥云股份才重新遞交招股書。
天眼查App顯示,祥云股份成立于1997年9月,前身為湖北祥云(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約為1.42億元,法定代表人為胡華文,股東包括胡華文、九鼎投資、中金等。
本次沖刺上市,祥云股份原計劃募資17.23億元,其中,16.23億元用于合成氨搬遷技改項目,另外1億元用于償還銀行借款。2023年6月,上海證券交易所曾對該公司進行首輪問詢,但直至撤回IPO也尚未披露對問詢的回復。
據招股書介紹,祥云股份主要從事磷肥、復混肥料的生產和銷售。按產品按種類劃分,包括磷銨類產品、復混肥料、合成氨以及其他附屬產品,其中,磷銨類產品及復混肥料合計占其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超過 90%。
祥云股份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的主要客戶包括Ameropa、Keytrade、Nitron 等境外公司,亦包括廈門國貿(600755)、中化化肥(0297.HK)、史丹利(002588.SZ)、輝隆股份(002556.SZ)、華昌化工(002274.SZ)等境內企業
據介紹,祥云股份的下游客戶包括化肥生產企業(生產端)和化肥經銷商/貿易商(消費端),銷售模式包括直銷模式和經銷模式。報告期內,該公司的銷售區域以境內為主,境外銷售收入約占主營業務收入的 20%-40%不等。
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祥云股份的營收分別為57.35億元、56.30億元、66.15億元和48.53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52億元、4.01億元、4.47億元和5.41億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2.36億元、4.16億、4.21億元和5.3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祥云股份曾多次分紅“套現”。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該公司分別進行現金分紅3542.45萬元、3542.45萬元、4250.94萬元和4250.94萬元。即便如此,該公司仍計劃將募資所得中的1億元用于償還銀行貸款。
對于此類行為,前不久發布的“國九條”指出,將嚴格上市公司持續監管。其中強調,加強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監管,全面完善減持規則體系,強化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監管,推動上市公司提升投資價值。
同時,證監會于今年3月15日公布的《關于嚴把發行上市準入關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試行)》也明確,嚴密關注擬上市企業是否存在上市前突擊“清倉式”分紅等情形,嚴防嚴查,并實行負面清單式管理。
另據貝多財經了解,祥云股份的業績已經扭轉直下。據祥云股份披露的2023年年報,該公司2023年實現營收83.24億元,同比減少4.85%;凈利潤8249.8萬元,同比驟降86.18%;扣非后凈利潤5030.85萬元,同比驟降91.57%。
與之對應的是,祥云股份的毛利率也由2022年的16.89%下降至2023年的8.88%。相比之下,祥云股份2022年的營收約為87.49億元,較2021年的66.15億元增長32.26%;凈利潤約為5.97億元,同比增長3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