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瓶裝水企業沖刺上市。
近日,怡寶母公司華潤飲料(控股)有限公司(下稱“華潤飲料”)遞交招股書,準備在港交所主板上市,BofA securities(美銀證券)、中銀國際、中信證券、瑞銀集團為其聯席保薦人。
如若順利,怡寶將成為又一家在港交所上市的包裝飲用水品牌。在此之前,農夫山泉已于2020年9月8日在港交所IPO,代碼為“09633”,發行價為每股21.5港元,募資凈額約81,49億港元。
對比來看,華潤飲料的收入規模和利潤水平遠不及農夫山泉,但該公司也打出了足夠的市場。數據顯示,華潤飲料的飲用純凈水產品(“怡寶”品牌)2023年銷售額約為395億元,在純凈水品類中排名第一。
另一方面,華潤飲料亦有不少隱憂。其中,在包裝飲用水行業和No.1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與此同時,華潤飲料還長期存在產能利用率不足的情況。即便如此,該公司仍要募資用于加強產能(擴產)。
此外,華潤飲料還在沖刺上市前“突擊式”分紅,分紅金額高達25億元,現有股東提前瓜分利潤果實,“造富”現象明顯。不過,該公司也為后續股東留有部分分紅空間,以吸引外部投資。
一、行業第一or第二?農夫山泉是繞不過的大山
華潤飲料在招股書稱,該公司是中國包裝飲用水行業的開創者、中國即飲軟飲行業的領導者。根據灼識咨詢報告,華潤飲料是中國最早專業化生產包裝飲用水的企業之一,已成長為中國第二大包裝飲用水企業以及中國最大的飲用純凈水企業(按2023年零售額計)。
根據灼識咨詢報告,“怡寶”品牌飲用純凈水產品于2023年的零售額達到人民幣395億元,是中國飲用純凈水市場的第一品牌。于2023年,按零售額計,華潤飲料在中國即飲軟飲企業中排名第五。
據招股書介紹,華潤飲料以「怡寶」品牌為中樞,以飲用純凈水產品為根基,通過豐富水種、拓展產品規格,不斷豐富包裝飲用水產品矩陣、覆蓋包括外出、居家、商務、餐飲、運動等多種消費場景。
除怡寶外,華潤飲料還推出了各類即飲軟飲產品,包括茶飲料、果汁類飲料、咖啡飲料等。根據灼識咨詢報告,以2023年零售額計,其在茶飲料、果汁類飲料、咖啡飲料等核心即飲軟飲品類的市場份額均居于中國市場前十位。
其中,華潤飲料在中國菊花茶飲料市場排名第一,以及在風味水市場排名第二。截至最后可行日期,華潤飲料擁有「怡寶」、「至本清潤」、「蜜水系列」、「假日系列」及「佐味茶事」等13個品牌的產品組合、共計56個SKU。
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度,華潤飲料的收入分別約為人民幣113.40億元、126.23億元和135.15億元,毛利分別為49.71億元、52.59億元和60.35億元,凈利潤分別約為8.58億元、9.89億元和13.31億元。
不難看出,華潤飲料的業績整體呈增長態勢,但增幅并不明顯。2021年至2023年,該公司的營收年復合增長率為9.2%,凈利潤年復合增長率為24.6%。數據顯示,華潤飲料的凈利潤率由2021年的7.6%增至2022年的7.8%,并進一步增至2023年9.9%。
華潤飲料在招股書中援引灼識資訊報告稱,在中國前五大即飲軟飲企業(以2023年零售額計)中,該公司的零售額增速(以2021至2023年的年均復合增速計)及凈利潤增速(以2021至2023年的年均復合增速計)均排名前二。
貝多財經發現,華潤飲料的規模和農夫山泉還存在較大的差距。根據農夫山泉2023年財報,該公司2023年的收入約為426.67億元,較2022年的332.39億元增長28.36%,2021年為296.96萬元。
2021年、2022年和2023年,農夫山泉的毛利分別為176.56億元、190.95億元和254.07億元,凈利潤分別為71.62億元、84.95億元和120.79億元,公司擁有人應占凈利潤分別為71.62億元、84.95億元和120.79億元。
財報顯示,農夫山泉2023年的包裝飲用水產品收入為202.62億元,較2022年的182.63億元增長10.9%,占總收入的比例為47.5%。這也意味著,農夫山泉單就包裝飲用水產品的收入就已經遠遠超過華潤飲料。
二、產能利用率約七成,產品較為依賴第三方
另據招股書披露,華潤飲料的多數收入由包裝飲用水產品貢獻,而飲料產品的占比不足10%。具體來看,華潤飲料2021年、2022年和2023年的包裝飲用水產品收入分別約為108.18億元、119.06億元和124.47億元,占比分別為95.4%、94.3%和92.1%。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華潤飲料在中國擁有12家已投產的自有工廠及34家合作生產伙伴,生產包裝飲用水及飲料產品。截至同期,已投產自有工廠和合作生產伙伴的包裝飲用水及飲料產品年標準產能合計為1880萬公噸。
2023年,華潤飲料包裝飲用水及飲料產品2023年的實際年總產量約為1350萬公噸。據此計算,該公司的產能利用率約為71.81%。據招股書披露,該公司2023年的自有產量約440萬噸,較2021年增加16.5%。
2021年、2022年和2023年,華潤飲料的年產能分別為1690萬公噸、1760萬公噸和1880萬公噸。其中,已投產自有工廠的標準年產能分別為540萬公噸、570萬公噸和670萬公噸,合作生產伙伴的可用年產能分別為1150萬公噸、1200萬公噸和1200萬公噸。
不難看出,華潤飲料并未滿產。2021年、2022年和2023年,該公司的實際產量分別為1204.4萬公噸、1305.2萬公噸和1354.9萬公噸,產能利用率分別為71.3%、74.2%和71.8%。其中,已投產自有工廠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71.2%、71.3%和66.9%。
就2023年而言,華潤飲料的實際產量和設計產能的缺口就達到525萬公噸,接近其自有工廠的標準年產能。盡管如此,華潤飲料仍要募資擴產。據招股書披露,該公司計劃募資將用于戰略性擴張和優化產能等。
華潤飲料在招股書還表示,該公司擁有自動化、先進及高效的生產能力,與其銷售網絡無縫對接。截至2023年12月31日,該公司擁有47條自有生產線及81條由合作生產伙伴擁有的生產線。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華潤飲料的產品制造較為依賴第三方,也就是合作生產伙伴。
三、大手筆“突擊”分紅,華潤集團為控股股東
另據貝多財經了解,華潤飲料還在提交上市申請前進行了“突擊”分紅。招股書顯示,于2024年4月,經2024年4月21日舉行的董事會會議批準,華潤飲料擬向現有股東宣派股息25億元。
對于此類突擊分紅行為,監管部門已經有所行動。前不久發布的“國九條”指出,嚴格上市公司持續監管。加強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監管,全面完善減持規則體系,強化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監管,推動上市公司提升投資價值。
另外,3月15日公布的《關于嚴把發行上市準入關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試行)》也明確,嚴密關注擬上市企業是否存在上市前突擊“清倉式”分紅等情形,嚴防嚴查,并實行負面清單式管理。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華潤飲料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人民幣20.75億元,加上定期銀行存款結余合計約為59億元。截至同期,該公司的保留利潤約為64億元。華潤飲料在招股書中稱,余下保留利潤將用于企業發展、或與IPO后股東共享。
本次上市前,華潤集團、Plateau分別擁有華潤飲料60%及40%的權益。其中,華潤集團是一家總部位于香港的國有企業集團。目前,華潤集團所屬企業中有8家在港交所上市,9家在A股上市,包括華潤啤酒、華潤電力、華潤置地等。
據介紹,Plateau則由Plateau Consumer Fund, L.P.全資擁有,后者的普通合伙人為Plateau Investment Limited,由Dong Yi間接全資控股;后者最大有限合伙人為中國銀行的間接子公司——銘宇,持有其36.8%的有限合伙權益。
目前,張偉通為華潤飲料董事會主席(即董事長)、總裁,吳霞為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官,馮晶為執行董事。另外,王成偉、劉明芳、楊楠、范雨峰均為副總裁。其中,張偉通為典型的“打工皇帝”,從地區銷售經理一步一步走到副總經理,乃至董事長兼總裁職務。
另外,吳霞于2024年4月加入華潤飲料,主要分管財務部,也是為了助推該公司上市。在此之前,吳霞華潤江中制藥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江中制藥集團”)的若干子公司任職,還曾擔任A股上市公司江中藥業財務總監。董秘、副總經理等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