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止A股上市進程后,縱目科技將目光瞄向了港交所。
3月28日,縱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Zongmu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下稱“縱目科技”)遞交招股書,準備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此前,縱目科技曾沖刺科創板上市,原計劃募資20億元。
其中,12.92億元將用于上海研發中心建設項目,4.50億元用于東陽智能駕駛系統生產基地項目(一期),另外2.58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項目。而在2023年9月,縱目科技則主動終止了IPO進程。
更早之前,縱目科技曾于2017年2月21日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即新三板)掛牌轉讓,2017年12月11日終止掛牌。此次沖刺港交所上市,縱目科技則計劃募資用于研發、用作生產基地及新生產線的資本開支、運營資金及一般用途。
天眼查App顯示,縱目科技成立于2013年1月。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為9631.6135萬元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RUI TANG,股東包括香港縱目、君聯資本、德屹資本、協同資本、高通等。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證券交易所曾在首輪問詢中要求縱目科技區分泊車、高速、城市路況智能駕駛研發項目,分別說明有關資金、人員、設備的預計投入構成明細情況及募集資金的必要性、合理性;
現有Drop’nGo平臺的建設使用情況,高速、城市路況智能駕駛系統領域的行業技術發展趨勢及公司人員、技術儲備情況,二者之間的關系,有關研發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可行性;大量募投資金用于場地購置及裝修的必要性、合理性,是否為屬于變相投資房地產的情況等。
據招股書介紹,縱目科技是一家ADAS(高級輔助駕駛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縱目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該公司提供全面自動駕駛功能的解決方案。此外,該公司也開發自動駕駛能源服務機器人。
自成立以來,縱目科技一直致力于開發支撐L0至L4級功能的全棧自動駕駛技術。縱目科技在招股書中稱,其堅信L4級自動駕駛標志著下一個行業標準,該公司全棧式自動駕駛能力涵蓋核心人工智能算法、車規級軟件及硬件設計、供應鏈管理和內部生產。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縱目科技已經就50款車型與16個OEM實現智能駕駛解決方案的量產,涵蓋2022年中國銷量排名前十的所有OEM(占中國市場乘用車總銷量的72.1%)以及多家中國其他主要新能源汽車品牌開展業務合作。
在中國乘用車ADAS解決方案市場中,按2022年銷售收入計,縱目科技在總部位于中國內地的供應商中排名第五,市場份額1.0%;在中國乘用車自動泊車解決方案市場中排名第二,市場份額4.9%;在中國乘用車APA泊車解決方案市場中排名第一,市場份額5.6%。
此外,縱目科技獲得了使用L4級技術的封閉園區低速自動駕駛項目之一,并在中國開發并商業化了自動駕駛能源服務機器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其已在福建廈門和浙江湖州建立兩個生產基地。此外,位于浙江東陽建立的第三家工廠預計將于2024年開始生產。
2021年、2022年和2023年,縱目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25億元、4.69億元和4.98億元,凈虧損分別為4.34億元、5.88億元和5.64億元,經調整凈虧損分別為3.82億元、4.77億元和5.16億元。
不難看出,縱目科技的營收整體呈增長態勢,但增速已經明顯放緩,其中2023年僅較2022年增長6.15%,而2022年則較2021年增長108.34%。按非國際財務準則計量,縱目科技的虧損金額也在持續增加。
對于虧損,縱目科技在招股書中稱,主要是由以下因素造成:(i)智能駕駛產品和解決方案的原材料和硬件元件采購產生了大量銷售成本;(ii)于往績記錄期間,該公司產生了大量研發費用,以建立和保持市場領導地位、增加收入和實現盈利。
盡管處于虧損狀態,縱目科技的利潤指標在逐步優化。報告期內,該公司的毛利分別為-2.00億元、-1.63億元和1633.4萬元,于2023年由負轉正。同期,該公司的毛利率分別為-8.9%、-3.5%和3.5%,持續優化。
早前招股書顯示,縱目科技2019年度至2022年第一季度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10.75%、16.43%、13.21%和10.38%。縱目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該公司毛利率水平主要受產品價格波動、產品結構變化、原材料采購價格波動、市場競爭情況等多方面影響。
另外,上海證券交易所曾在首輪問詢中質疑縱目科技信息披露質量,并要求其刪除不具有重大性的、通用性的風險提示及冗余信息,刪除“第四節風險因素”中與重大事項提示部分的重復內容,刪除附件中“發行人報告期初至今的股本和股東變化情況”。
同時,結合公司實際情況細化完善持續經營能力、“毛利率較低的風險”“研發失敗或研發成果無法產業化的風險”等的信息披露,并補充完善重大事項提示內容;披露對賭協議的簽署主體、具體內容、解除情況及對縱目科技可能存在的影響等。
據貝多財經了解,縱目科技的收入主要來自向OEM銷售智能駕駛產品及解決方案以及較小部分來自提供自動駕駛相關研發服務。報告期內,該公司銷售智能駕駛產品及解決方案的收入分別為2.06億元、4.25億元和4.58億元,占比分別為91.3%、90.5%和92.0%。
招股書顯示,縱目科技的客戶主要包括在其車輛上安裝其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和產品的OEM。報告期內,其來自五大客戶的收入分別為1.63億元、4.17億元和4.64億元,分別占總收入的72.5%、88.7%和93.0%。其中,自最大客戶的收入占比分別為28.5%、50.0%和43.8%。
以此來看,縱目科技的客戶集中度較高。事實上,該公司的供應商集中度同樣較高。于往績記錄期間,該公司向其五大供應商的采購額分別為1.76億元、3.08億元和2.05億元,分別占同期采購總額的44.6%、58.7%和64.8%。
此前招股書披露,縱目科技的控股股東為香港縱目,直接持有該公司22.17%股份;實際控制人為RUI TANG(唐銳),其一致行動人為李曉靈(唐銳母親)。截至招股書簽署日,唐銳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控制縱目科技33.30%股份對應的表決權。
其中,唐銳通過持有香港縱目100%股權,間接控制縱目科技22.17%股份,并通過上海浩目、上海縱目分別控制縱目科技1.92%和1.31%股份;李曉靈為寧波縱目、寧波天縱的執行事務合伙人,通過寧波縱目和寧波天縱分別控制縱目科技6.35%和1.56%股份。
同時,東陽冠定持股6.48%,君聯資本通過君聯成業與秀悅投資分別持股7.55%、1.19%,聯想控股通過聯瑞前沿持股1.20%,協同創新通過協同禾盛、協同創新分別持股4.27%、3.69%,小米通過小米產業基金持股4.73%%。
根據最新招股書,唐銳通過香港縱目持股22.17%,唐銳及李曉靈合計擁有縱目科技33.30%的權益。目前,唐銳為縱目科技執行董事、董事長、首席執行官(CEO)兼總經理,張爽為聯席首席執行官,林坤為首席財務官,萬志強為執行董事、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
值得一提的是,唐銳為美國國籍,擁有中國大陸永久居留權,其妻子DAN WU(吳丹)也是美國國籍,擁有中國大陸永久居留權,現任縱目科技非執行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