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醫美行業實現快速發展。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醫美市場規模達到4934億元,到2025年將超過8000億元。而直播、短視頻平臺的發展,則為醫美行業提供了一個更加直觀的營銷渠道。不少機構通過直播、短視頻等方式,大力推銷醫美產品和服務。
掛“妝字號”賣“械字號”產品,線上低價引流、線下加價“割草”,虛假宣傳、欺詐等違法行為取證困難,醫美直播市場亂象叢生。
醫美姓醫,醫美行為直接關系消費者生命健康權益,由不得任何僥幸和掉以輕心。市場監管部門和互聯網平臺都應明確醫美服務屬于醫療活動這一底線,在此基礎上從嚴落實監督管理職責,共同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維護市場秩序。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擁有16.6萬余家醫美相關企業。
從地域分布上看,廣東、山東以及北京三地,醫美相關企業數量最多,分別擁有2.6萬余家,1.4萬余家以及9200余家。
天眼查天眼風險顯示,從事醫美業務的相關企業中,2.56%的相關企業曾出現法律訴訟,5.98%的相關企業曾出現經營異常,2.94%的相關企業曾出現行政處罰。
據天眼查司法案件數據顯示,醫療服務合同糾紛的案件占比為16.05%,肖像權糾紛相關的占比15.27%,勞動爭議占比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