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證監會出具了關于協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015.SZ,下稱“協鑫能科”)可轉換公司債券發行注冊程序的終止通知書,原因是該公司及保薦機構主動撤回申請文件。
公開信息顯示,協鑫能科早在2022年便披露預案并獲證監會受理,后因全面注冊制于2023年平移至深交所受理,并在4個月后獲得上市委審議通過,于次月提交注冊。但在當年12月,協鑫能科選擇了主動“撤單”。
對于終止原因,協鑫能科表示此番決定乃該公司自身業務發展方向及戰略規劃考慮,以及經過審慎研究當前我國資本市場的市場環境等因素后作出的決定,并不對其正常經營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不過,通過梳理協鑫能科近年來在資本運作方面的動作,募資規模調減、巨額擔保猶存、投資動作頻繁也為該公司業績的可持續性增添了更多不確定因素。
一、募資縮水,項目可行性被質疑
貝多財經注意到,協鑫能科原計劃通過可轉債發行募集資金不超過45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該公司募集資金凈額中18.55億元將用于協鑫電港項目(二期)、15.45億元將用于年產3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11億元用于償還債務。
但在協鑫能科披露的最新一版募集說明書中,該公司將募集資金總額調整至不超過25.51億元。對比而言,協鑫能科的募集資金總額較此前降低43.32%,年產3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被刪去,債償金額亦從11億元縮減至7.65億元。
根據可行性研究報告,被剔除的年產3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位于四川省眉山市甘眉工業園區內,規劃使用面積約260畝,協鑫能科擬通過控股子公司投資建設3萬噸電池級碳酸鋰產能,投資內部收益率(稅后)33.37%,回收期為4.68年。
協鑫能科透露,該公司正與國內外多家鋰精礦供應商洽談合作事宜,并已和其中一家供應商簽署了鋰精礦長期供應協議,能夠保障本項目生產運營的連續性,持續創造效益,且正在對其余多家供應商鋰精礦樣品進行檢測。
在國家政策鼓勵碳酸鋰項目發展,品類市場價格持續上漲、經濟效益良好的大環境下,持續為碳酸鋰產能項目鋪路的協鑫能科為何選擇放棄這棵“搖錢樹”?答案藏在深交所對其發出的問詢函中。
據招股書介紹,協鑫能科主營業務為數字能源業務和清潔能源業務,而碳酸鋰項目屬于儲能緩解業務,與該公司的核心業務存在差異。基于此,深交所要求該公司補充說明該項目是否屬于募集資金投向主業。
雖然協鑫能科在回復函中強調碳酸鋰項目與該公司主營業務具備很強的產業和業務關聯性,是其主營業務穩定創新發展的重要上游資源,有利于降低采購成本,但該公司最終依舊選擇取消實施“年產3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
而據第一財經報道,協鑫能科工作人員透露稱,該公司是根據市場變化、主營業務關聯度及監管部門溝通后做出的刪減項目決定,后續其將在清潔能源、移動能源、鋰電材料三大業務上繼續發力。
二、業績波動,頭頂巨額擔保
公開資料顯示,協鑫能科系協鑫(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旗下企業,于2019年借殼江蘇霞客環保色紡股份有限公司(*ST霞客,下稱“霞客環保”)上市,是一家打造從清潔能源生產、補能服務到儲能的“固定+移動”儲能新型電力系統服務商。
但自借殼上市以來,協鑫能科的收入規模雖然頗為可觀,但卻難稱穩定,業績可持續性也屢屢遭到問詢。2020年至2022年,該公司的收入分別為113.06億元、113.14億元和106.83億元,于2022年出現收入負增長的情況。
而在盈利能力方面,受到市場行情波動影響,協鑫能科的凈利潤在由2020年的8.24億元提升22.93%至2021年的10.13億元后,于2022年驟降至6.80億元,堪稱斷崖式下跌;扣非后凈利潤更是連續兩年下滑,降幅分別為19.02%、50.57%。
進入2023年后,協鑫能科的業績表現出現好轉,2023年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為85.93億元,同比增長8.82%;歸母凈利潤為9.26億元,較2022年同期的6.60億元增長40.42%;扣非后凈利潤為2.89億元,較2022年同期的1.39億元增長108.38%。
但需要指出的是,協鑫能科截至2023年9月末的貨幣資金為42.60億元。相比之下,該公司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14.01億元,短期借款30.56億元。也就是說,協鑫能科目前的現有貨幣資金無法覆蓋短期債務。
在這種情況下,協鑫能科仍熱衷于充當子公司及合營聯營公司的“救火隊長”。截至2022年末,該公司實際擔保余額合計118.96億元,占其凈資產的115.11%;其中,為資產負債率超過70%的被擔保對象提供的債務擔保余額79.7億元。
另據協鑫能科披露的《關于2023年度對外擔保額度預計的公告》,2023年該公司擬為98家控股子公司提供261.95億元擔保額度,占凈資產比例為253.47%;擬為5家合營或聯營公司提供20.6億元擔保額度,占凈資產比例為19.93%。
對于擔保額度較大的問題,協鑫能科在回復深交所問詢時表示,該公司采取了相對保守地預計口徑,實際擔保視具體項目推進而定。其在具體提供每一筆擔保時均會充分考慮項目情況,在保證項目順利推進的同時控制整體風險。
三、大肆投資,燒錢擴張業務邊界
終止可轉債發行注冊程序后,協鑫能科仍繼續在資本運作的道路上繼續前行。該公司于2月發布公告稱,其控股股東天津其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天津其辰”)擬以其持有的部分協鑫能科A股股票為標的非公開發行可交換公司債券。
天津其辰申請發行面值不超過6億元,截至公告披露日,天津其辰持有協鑫能科股份數量約為6.93億股,占后者總股本的42.72%。協鑫能科在公告中強調,天津其辰發行本次可交換債券不會導致其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
3月1日,協鑫能科全資子公司寧波梅山保稅港區鑫能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協鑫智慧能源(蘇州)有限公司擬共同出資2.4億元,與廣發證券全資子公司廣發信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共同設立基礎設施結構化私募股權投資基金。
根據公告,本次設立的廣發信德協鑫基礎設施結構化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總規模為4億元,主要投資于戶用分布式光伏、工商業分布式光伏、儲能等新能源產業,目前處于募集階段,尚需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完成備案。
而在此前,協鑫能科已與浙江九州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九州云”)及其子公司江蘇谷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谷梵科技”)簽訂協議,約定前者有權以股權收購及增資擴股方式成為谷梵科技的第一大股東及實際控制人。
九州云是一家邊緣計算、私有云科技服務行業的公司,針對新能源客戶分散性特點,以及對多終點、大量分散的運算服務,能夠提供匹配的技術解決方案,其下屬子公司谷梵科技已成功建設和運營青田創新賦能中心。
協鑫能科認為,此次合作及股權收購通過電力和算力共同發揮作用,能夠最大程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新能源滲透率,助力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布局數字能源產業的野心昭然若揭。
頻繁進行資本運作,大肆投資擴大業務邊界,“家底”并不豐厚的協鑫能科究竟意欲何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