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披露的信息顯示,認養一頭牛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一頭牛”或“認養一頭牛”)的保薦人中信證券申請撤銷保薦。因此,上海證券交易所決定終止對該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的審核。
據貝多財經了解,認養一頭牛于2022年7月預披露招股書,準備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并在2023年2月進行了更新。全面注冊制實施后,認養一頭牛于2023年2月平移遞交招股書,繼續IPO進程。
值得一提的是,認養一頭牛原計劃募資18.51億元,其中,9.77億元將用于海勃日戈智慧牧場建設項目,5.20億元用于品牌建設營銷推廣項目,5440.29萬元用于信息系統升級改造項目,另外3億元補充公司運營資金。
早前,貝多財經曾在報道中指出,認養一頭牛的“勇敢”沖刺上市仍存在不少爭議,尤其是外協加工,以及“消失”的“認養”。事實上,認養一頭牛僅在招股書中稱其品牌使命為“只為用戶養好牛”。
而公開信息顯示,認養一頭牛于2017年推出了兩種形式的“認養”。其中,一種是支付2999元,獲得“牧場奶牛認養權”;另一種花費10000元成為聯合牧場主,獲得“認養一頭牛”的所有權益。
直至2020年5月,認養一頭牛才正式對外公開其“認養”模式,一是“云認養”線上養成類游戲;二是“聯名認養”,認養一頭牛聯合吳曉波頻道、敦煌IP等推出聯名卡,消費者可以通過購買奶卡,定期享受產品送貨上門和育兒指南等服務;
三是實名認養,即成為真正的養牛合伙人,消費者可以在專供牧場提前一年預訂牛奶,最高等級的會員還能給奶牛取名字,獲得奶牛的照片和生長數據等。此外,認養一頭牛還發起了“百萬家庭認養計劃”。
認養一頭牛創始人、董事長兼總經理徐曉波曾坦言,此次推出的認養模式是一個藏在心里三年多的夢想。徐曉波曾稱,“我們不盲目追求銷售額,更多的是追求有多少奶牛就生產多少好奶,有多少好奶就服務多少家庭。”
另據中新經緯報道,認養一頭牛相關負責人介紹,“云認養”仍在持續進行中,“聯名認養”和“實名認養”會配合該公司相關市場推廣節奏進行,并稱“實名認養”其實主要邀請部分權威用戶,如魏老爸、汪涵、陳數、杜海濤、羅永浩等。
但在乳業分析師宋亮看來,認養一頭牛的“認養”模式和其他品牌的會員制度本質上并沒有區別,該品牌只是通過這種形式達到吸粉、增加消費粘性的目的,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所謂“認養”更多是一種營銷手段。
根據天眼查信息,認養一頭牛成立于2014年7月,前身為河北康宏牧業有限公司。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約為3.64億元,法定代表人為徐曉波,股東包括徐曉波、王梓堯、姜克奇等。
據招股書披露,徐曉波對認養一頭牛的直接持有比例為38.52%。同時,徐曉波通過杭州青牛、杭州犢牛、杭州朝洋間接持有該公司0.76%的股份。其中,杭州犢牛、杭州青牛、杭州朝洋均為該公司員工持股平臺。
據認養一頭牛招股書介紹,該公司主要從事“認養一頭牛”品牌乳制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業務,產品包括多款式純牛奶、酸奶、奶粉、奶酪等乳制品及生牛乳,代表產品包括了“A2β-酪蛋白純牛奶”“娟姍純牛奶”等。
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認養一頭牛的營收分別為8.65億元、16.50億元、25.66億元和15.97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05億元、1.47億元、1.40億元和6814.31萬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1.03億元、1.23億元、1.25億元和5025.89萬元。
貝多財經了解到,認養一頭牛的產品銷售以線上渠道為主。報告期內,該公司的線上銷售收入分別為5.28億元、12.46億元、19.51億元和11.76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2.30%、77.50%、77.67%和77.19%。
與之對應的是,認養一頭牛的營銷成本較高。報告期內,認養一頭牛的銷售費用分別為1.94億元、3.03億元、4.83億元和3.52億元,銷售費用率分別為22.46%、18.35%、18.82%和22.02%,銷售費用金額增長明顯。
認養一頭牛在招股書中解釋稱,銷售費用支出主要用于電商平臺的產品銷售及品牌營銷推廣。隨著網購用戶增量趨于穩定,主要頭部電商平臺的商家競爭日趨激烈,認養一頭牛的邊際獲客成本有所提高。
按產品類型來看,認養一頭牛的收入主要來自乳制品,對應的產品主要包括純牛奶、酸奶、奶粉、生牛乳以及其他產品。其中,純牛奶產品的貢獻占比逐年增加,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8.74%、46.74%、56.85%和62.59%。
報告期內,認養一頭牛的純牛奶產品收入分別為2.43億元、7.52億元、14.28億元和9.54億元。同期,認養一頭牛的酸奶產品收入分別為3.53億元、6.16億元、7.28億元和3.52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1.70%、38.28%、28.99%和23.08%。
特別說明的是,認養一頭牛的產能利用率一增一降,其中純牛奶的產能利用率持續增長,但酸奶的產能利用率則呈現走低態勢。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其純牛奶產品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68.62%、86.85%和91.92%,酸奶產品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69.18%、41.59%和47.39%。
據招股書披露,截至2022年6月末,認養一頭牛已在河北、黑龍江、山東等地建立了7座自有及聯營現代化奶牛牧場、1座乳制品數智化工廠,奶牛存欄數合計超6萬頭。目前,該公司的生牛乳來源于5個自有奶牛牧場、2個聯營牧場以及其他合作奶源。
報告期內,認養一頭牛對合作奶源的采購金額分別約為1.09億元、2.04億元、3.32億元和6363.75萬元,分別占總采購額的46.36%、36.71%、35.83%和11.83%,采購均價分別為3.97元/kg、4.03元/kg、4.81元/kg和4.65元/kg。
目前,認養一頭牛的外部合作奶源主要為澳亞集團、光明乳業、君樂寶等。2019年、2020年和2021年,認養一頭牛對君樂寶的采購金額分別為681.61萬元、1310.61萬元、1251.07萬元,占其總奶源采購的比例分別為2.90%、2.36%和2.06%。
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認養一頭牛對澳亞集團的采購金額分別為9873.86萬元和5201.42萬元,采購占比分別為10.66%、9.67%。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認養一頭牛對光明乳業的采購占比分別為3.17%、3.99%、15.21%和2.16%。
除了外部采購奶源外,認養一頭牛還有部分產品采取了外協加工為主的生產模式。報告期各期,該公司外協加工費分別為5789.91萬元、1.37億元、8239.56萬元和1714.01萬元,占其營業成本比例分別為11.21%、11.89%、4.48%和1.55%。
此前,認養一頭牛對貝多財經解釋稱,其A2和娟姍系列產品的原奶全部來自自有牧場。認養一頭牛方面表示,該公司其它系列產品的部分原奶來源于自有和聯營牧場,部分原奶來自國內高質量原奶供應商,如澳亞集團等。
而據早前媒體報道,認養一頭牛一直強調的是專屬自有牧場奶源。2020年12月,河北認養一頭牛乳業有限公司(認養一頭牛曾用名)相關工作人員在向媒體介紹時稱,目前“認養一頭牛”品牌下所有產品使用的均是自有奶源。
另據新三板掛牌乳企牧同科技(NQ:873518)公布的2020年年報(更正后)顯示,2020年,認養一頭牛旗下的杭州認養一頭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其第一大客戶,采購金額4539.89萬元,占牧同科技當期營收的17.94%。
認養一頭牛對貝多財經表示,該公司有部分產品由其它乳企委托加工。認養一頭牛方面稱,其選擇的合作工廠擁有現代化設備設施,具備非常嚴謹的生產安全管理體系,比如光明、君樂寶、貝因美等。
此外,據招股書介紹,2020年起,認養一頭牛開展奶粉業務,由于新業務發展初期相關生產線建設尚在規劃中,遂向君樂寶乳業采購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