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赴美上市第一槍,由戶外運動品牌始祖鳥母公司亞瑪芬打響。
近日,安踏體育(HK:02020,下稱“安踏”)旗下合營公司Amer Sports Holding(Cayman)Limited(下稱“AS Holding”)非全資附屬公司Amer Sports,Inc(下稱“亞瑪芬”)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招股書。
公開信息顯示,亞瑪芬計劃以“AS”為股票代碼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高盛、美銀證券、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花旗集團和瑞銀投資為其聯席主承銷商。市場預計,亞瑪芬此次IPO的融資金額約為20億美元至35億美元。
事實上,安踏體育考慮獨立拆分亞瑪芬上市的消息在資本市場流傳已久。而隨著亞瑪芬獨立上市計劃的落地,這家國際品牌將給安踏集團的海外布局和全球化戰略帶來哪些新增長點?又是否會在國際市場掀起新波瀾?
一、“蛇吞象”式的品牌收購
公開信息顯示,亞瑪芬是一家成立于1950年的芬蘭體育用品公司,旗下擁有包括始祖鳥、薩洛蒙、威爾勝、壁克峰和阿托米克等高端品牌,產品涵蓋運動器材、鞋類、服裝及戶外用品配件等領域。
而在2019年,由安踏體育、方源資本、Anamered Investments和騰訊組成的投資者財團斥資46.6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71億元)完成了對亞瑪芬的收購,并成立了合營公司AS Holding,其中安踏持股57.95%。
“這是我創業到今天,所做的分量最重的一次決定”,彼時的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席(董事長)兼CEO丁世忠曾這樣在內部信中形容這場收購,這筆交易也成為了中國體育用品行業史上最大的一筆跨國收購,影響力不可謂不大。
按理說,安踏的全球化發展目標恰好與意圖拓展中國市場的亞瑪芬相耦合,二者“聯姻”應當是一件互利共贏的喜事,但資本市場對此次收購的整體評價并不算樂觀,甚至一度被外界稱為“豪賭”。
究其原因,無疑是彼時的亞瑪芬盈利能力不算優秀,品牌市場占有率也十分有限。而安踏體育截至2018年末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總額為92.83億元,雖已頗具規模,但超370億元的收購價格對安踏而言仍舊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而正如丁世忠在2018年安踏體育業績會上預料的那般,該公司對亞瑪芬的收購短期內無法獲得較大利潤。安踏財報顯示,AS Holding分別于2019年、2020年和2021年虧損10.93億元、11.40億元和1.54億元,三年累虧約24億元。
直至2022年,AS Holding才扭虧為盈,實現凈利潤(按綜合基準)約5000萬元。但在2023年上半年,受Peak Performance業務確認商譽及商標減值和旗下品牌發展優先順序調整影響,AS Holding再度錄得凈虧損。
據招股書披露,亞瑪芬2020年度至2023年前三季度的凈虧損分別為2.37億美元、1.26億美元、2.53億美元和1.14億美元,經調整凈虧損分別為1.70億美元、9870萬美元、2990萬美元和9420萬美元,仍處于虧損狀態。
二、渠道與品牌改革“雙管齊下”
不過,亞瑪芬的收入持續處于持續上升態勢,其中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的收入分別為24.46億美元、30.67億美元和35.49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20.4%;2023年前三季度,亞瑪芬實現收入30.53億美元,同比增長29.9%。
值得注意的是,在被安踏體育收購后,亞瑪芬在品牌矩陣搭建上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先后剝離了騎行品牌 Mavic、健康器材品牌Precor和智能手表品牌Suunto,將有限的資源集中運用于核心品牌和優勢領域。
經過多年的布局,始祖鳥、薩洛蒙和威爾勝三大核心品牌已成為亞瑪芬收入的“壓艙石”,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占比合計約為90.3%。其中,始祖鳥的表現最為突出,該品牌于2023年前三季度貢獻收入9.41億美元,同比增長65.3%。
在革新布局的同時,亞瑪芬還進行了渠道改革,加大對DTC(直面消費者)渠道的投入,旨在通過品牌直銷模式,與消費者建立更深入的聯系。2023年前三季度,亞瑪芬來自DTC渠道的收入為10.02億美元,占總收入的32.8%。
截至2023年9月末,亞瑪芬已在全球24個國家建立超330家自營零售店。其中,始祖鳥在全球擁有138家自營零售店,薩洛蒙擁有114家自營零售店,威爾勝擁有9家自營零售店。
按照地域劃分,大中華區是亞瑪芬收入增速最為迅猛的市場,來自該地區的收入由2020年的2.02億美元增至2022年的5.24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60.9%,收入占比亦由8.3%提升至14.8%。
2023年前三季度,亞瑪芬來自大中華區的收入為5.93億美元,較2022年同期的3.54億美元增長67.6%,營收規模超過2022年全年,收入占比也提升至19.4%。在亞瑪芬看來,其在大中華區的增長空間仍然較大。
其中,始祖鳥品牌在大中華區的收入為4.53億美元,貢獻了近八成的收入。截至2023年9月末,始祖鳥在大中華區共擁有63家自營零售店,近乎是該品牌全球門店總數的一半;擁有超170萬名會員,而2018年僅為1.4萬名。
三、“雙輪驅動”國際化野心
作為外來者,始祖鳥是如何以如此迅猛的速度“飛”入國內市場,甚至被稱為“中產三寶之一”的?分析認為,這與安踏體育對始祖鳥品牌的營銷之道息息相關。
安踏于2019年任命出身4A廣告公司的徐陽接任始祖鳥大中華區總經理,并持續進行社區運營與內容營銷,提升始祖鳥的品牌效力。2022年,恰逢戶外市場風口,始祖鳥品牌逐漸演變為中高端消費群體生活方式和圈層文化的表達。
據貝多財經了解,始祖鳥曾被國際運動品牌阿迪達斯收購,歸入旗下的薩洛蒙部門。但由于后者的核心業務不在戶外運動,始祖鳥最終被阿迪達斯以4.85億歐元的價格將薩洛蒙部門整體出售給了亞瑪芬。
安踏曾在收購亞瑪芬后定下了五個“10億歐元的發展計劃”,即到2025年,分別將始祖鳥、薩洛蒙和威爾遜三大品牌打造成為“10億歐元”的品牌。與此同時,中國市場和直營模式(DTC)分別實現收入10億歐元的收入。
比起對亞瑪芬的直接控制,安踏更傾向于通過“單聚焦,多品牌”戰略與亞瑪芬形成“雙輪驅動”的全球化戰略布局。2023年1月,安踏官方宣布實行聯席CEO制度,旨在通過高管梯隊改革放權,提升多品牌運營效率。
具體而言,丁世忠卸任CEO,不再負責供應鏈管理,但仍將繼續管理生產職能。其他三位高管中,兩位新任聯席CEO賴世賢、吳永華分別分管主品牌安踏和其他品牌、FILA,鄭捷則繼續以亞瑪芬首席執行官的身份負責相關業務。
隨著核心品牌逐漸發展成熟,安踏在其2023年半年報中表示,該公司預期亞瑪芬在收購完成后前五年建立的堅實基礎下,在經營層面繼續維持健康的增長及擴大旗下品牌在全球的影響力。
不難看出,亞瑪芬在很大程度上承載著安踏對國際市場的期望與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