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智能電動汽車品牌阿維塔科技(下稱“阿維塔”)宣布,原長安汽車黨委書記、董事長朱華榮擔任阿維塔董事長。同時,譚本宏不再擔任阿維塔董事長兼CEO,改任長安汽車黨委副書記。
此外,長安汽車副總裁王孝飛將協助阿維塔董事長在企業經營、重大項目推進、關鍵業務運營等方面開展工作。阿維塔方面表示,在新管理團隊的帶領下,其將加快品牌高端化的步伐。
母公司“掌門人”親自下場帶隊,長安汽車對于阿維塔品牌的重視程度不言而喻。而在新能源汽車競爭進入深水區的局勢下,“新帥”朱華榮帶領的阿維塔,面臨的究竟是突圍賽還是淘汰賽?
一、朱華榮親自掌舵,CEO位置暫時空缺
公開信息顯示,朱華榮擁有近40年汽車行業管理經驗,在出任長安汽車黨委書記、董事長后,帶領踐行的“第三次創業-創新創業計劃”取得顯著成果,長安汽車亦成為了中國第一家實現自主品牌實現銷量破2000萬輛的汽車企業。
在今年11月的阿維塔12上市發布會上,朱華榮曾公開表示“只要阿維塔需要,長安汽車一定全力支持。要錢給錢,要人給人,要技術給技術”。而此次朱榮華親自掌舵阿維塔,足以看出長安汽車對該品牌的重視。
再看本次被調走的譚本宏,稱得上是阿維塔品牌的元老級人物。早在2017年,譚本宏便開始參與長安蔚來的籌建工作;在長安蔚來更名為阿維塔科技,完全市場化運作獨立經營后,譚本宏便開始任阿維塔董事長兼CEO一職。
阿維塔方面亦表示,在譚本宏的帶領下,該公司取得了高速發展,成績斐然;確定了品牌高端化的戰略定位,方向清晰;先后成功推出阿維塔11及阿維塔12兩款產品,得到了市場高度認可。
貝多財經了解,長安汽車曾于10月25日發布公告稱,該公司執行副總裁譚本宏因工作變動不再擔任執行副總裁職務,改任黨委副書記職務。此外,譚本宏被認定為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任期與公司第九屆董事會任期一致。
有分析認為,譚本宏出任長安汽車黨委副書記,意味著其在長安汽車高層管理的再進一步。如今在阿維塔的卸任,則進一步表明譚本宏或將進入一段時間退居幕后,進行專職黨務的歷練。
需要指出的是,譚本宏離任后,朱華榮僅接任阿維塔董事長一職,這也意味著阿維塔CEO的位置將處于“空懸”狀態。業內猜測,協助阿維塔董事長開展工作的長安汽車副總裁、深藍汽車董事長王孝飛或將出任此職位。
二、銷售量轉機初露,與目標相差甚遠
朱華榮曾公開表示:“一直以來,我都有一個判斷和信念,十年內一定會誕生世界級的中國品牌,這也是我對阿維塔的期許”。擁有全新面貌、全新起點的阿維塔品牌,絕對有可能帶來更多驚喜。”
阿維塔從“出生”起,便被寄予厚望。該品牌由長安汽車、華為和寧德時代三方聯合打造,整合了整車研發制造、軟件系統和額智能終端,以及動力電池生態領域的三大產業鏈頭部資源,旨在通過優勢互補,塑造一體化的核心競爭力。
造車賽道坡長雪厚,要想長期發展,必然需要有足夠的資金支持。天眼查信息顯示,阿維塔已獲得來自長安汽車、南方資產、兩江資本等投資方的三輪融資,累計融資總額接近80億元。B輪融資后,其估值近200億元。
不過,這家含著“金湯匙”出身的汽車品牌市場表現并不太理想。阿維塔首款車型阿維塔11于2022年8月8日正式上市后,銷量便一直不盡如人意,直到2023年2月單月交付量才突破2000臺。
在于3月創下單月銷售2221臺的新記錄后,阿維塔的單月銷售量持續回落,8月僅賣出了1130臺。而要論阿維塔的銷量轉折點,就不得不提到華為智駕系統對于該品牌的影響。
隨著搭載華為智駕系統的問界新車型M7于9月發布,業內對于華為智駕系統的新能產生了進一步的興趣。恰逢其時,阿維塔發布了搭載鴻蒙座艙、華為高階智駕系統ADS 2.0的阿維塔11鴻蒙版,幫助其完成了業績的躍升。
2023年9月至11月,阿維塔的單月交付量分別為1659臺、2825臺和4080臺,月銷量環比持續上升。此外,新車型阿維塔12訂單已突破2萬臺,全國交付于12月10日開啟,將在19省40城的交付中心陸續交付。
但需要指出的是,阿維塔前11個月的交付總量為21483臺,與該品牌2023年實現10萬臺的銷售目標相去甚遠,僅完成了總目標的約21.5%。而阿維塔要想在最后一個月補上近8萬臺的業績空缺,如同空中樓閣。
另外,和“蔚小理”等代表的造車新勢力相比,阿維塔也屬于“初生牛犢”,尚未形成品牌合力。
三、合作模式顯差異,“遙遙領先”難服眾
雖然阿維塔目前在銷售端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品牌矩陣搭建也處于完善期,但縱觀新能源領域,無論是以“蔚小理”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還是同樣擁有華為智駕加持的問界、智界等車型,阿維塔的市場表現都有些相形見絀。
塞力斯與華為合作的問界M7自上市以來,50天累計大定已超過8萬輛;而奇瑞與華為首款合作車型智界S7發布后,新車預訂量突破5000臺僅用了半天時間,較阿維塔12上市26小時大定突破6700臺的銷售速度更為可觀。
據貝多財經了解,華為在汽車業務方面有標準化零部件模式、HI(Huawei Inside)模式、智選車(鴻蒙智行)模式三種模式。其中,阿維塔與華為的合作屬于HI模式,即華為僅提供智駕解決方案,并不深度參與產品研發與銷售。
而在華為智選車模式下,華為從產品設計、營銷到終端銷售均深度參與到造車的全過程中,且合作車型將進入到華為的終端店面進行銷售。目前,問界M7、問界M9和智界S7均為華為智選車模式下的產物。
因合作模式差異而導致的資源傾斜,也可在阿維塔12和智界S7兩款車型的智駕設備搭載中窺見一二。在僅比阿維塔12發售時間早一天的情況下,智界S7率先應用了華為途靈智能底盤,還是HarmonyOS 4智能座艙的首發車型。
換句話說,即便同為搭載華為智駕系統的新能源車型,阿維塔12在硬件資源、用戶流量層面都不及華為智選車模式下的“親兒子”智界S7。
就這個維度而言,在發布會上高喊高階智駕、鴻蒙座艙“遙遙領先”的阿維塔12在智駕方面并不太能站得住腳,而其遠高于其他純電轎跑,30.08萬元到40.08萬元的售價也因客觀競爭實力不甚明顯而受到市場質疑。
四、結語
朱華榮曾在長安汽車2022年業績溝通會上表示,未來2年至3年,保守預計60%至70%的品牌將面臨關停并轉,只有產品好、技術強、規模大、轉型快的頭部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和發展。
今年11月末,長安汽車正式宣布與華為簽署《投資合作備忘錄》,開啟全新合作模式,華為擬成立一家新公司。據介紹,新公司將聚焦智能網聯汽車的智能駕駛系統及增量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為阿維塔等三大品牌全線賦能。
隨著長安汽車與華為的合作進入到全新的階段,阿維塔未來的發展也將誕生新變量。但拋開周身的附加光環,阿維塔要想避免成為新能源成長板塊此消彼長競爭中“消”的一方,產品硬實力本身才是最具說服力的品牌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