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江蘇艾森半導體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艾森股份”,SH:688720)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本次上市,艾森股份的發行價為28.03元/股,發行數量約2203萬股,募資總額約6.18億元,募資凈額約5.44億元。
此前招股書顯示,艾森股份計劃募資約7.11億元,將用于年產12000噸半導體專用材料項目、集成電路材料測試中心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保薦機構為華泰聯合證券。這意味著,艾森股份的最終募資金額少了約1億元。
上市首日,艾森股份的開盤價為60.00元/股,IPO較發行價上漲114.06%,盤中一度漲至66.80%。截至收盤,艾森股份的公司股價報收61.20元/股,較發行價上漲118.34%,總市值約為54億元。
據招股書介紹,艾森股份主要從事電子化學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圍繞電子電鍍、光刻兩個半導體制造及封裝過程中的關鍵工藝環節,形成了電鍍液及配套試劑、光刻膠及配套試劑兩大產品板塊布局,產品應用于集成電路、新型電子元件及顯示面板等行業。
艾森股份在招股書中表示,該公司的下游客戶主要集中在集成電路封裝和新型電子元件制造領域,涵蓋了長電科技、通富微電、華天科技、日月新等國內集成電路封測頭部廠商以及國巨電子、華新科等國際電子元件廠商。
招股書顯示,艾森股份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的營收分別為2.09億元、3.14億元和3.24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334.77萬元、3499.04萬元和2328.27萬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1955.36萬元、2960.51萬元和1440.33萬元。
2023年上半年,艾森股份的營收為1.54億元,較2022年同期的1.83億元下降15.73%;凈利潤為1111.86萬元,較2022年同期的1304.45萬元下降14.76%;扣非后凈利潤為1090.33萬元,較2022年同期的1171.95萬元下降6.96%。
貝多財經發現,電鍍液及配套試劑的銷售收入是艾森股份的主要收入來源。報告期內,艾森股份來自電鍍液及配套試劑的收入分別為1.16億元、1.46億元、1.47億元和7364.81萬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6.39%、46.74%、45.98%和50.28%。
報告期內,艾森股份來自光刻膠及配套試劑的銷售收入分別約為2444.80萬元、4754.54萬元、5793.76萬元和2824.26萬元,分別占該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11.89%、15.26%、18.15%和19.28%。
此外,艾森股份預計其2023年度的收入約3.5億元至3.8億元,同比增長8.10%至17.37%;預計凈利潤3300萬元至3700萬元,同比增長41.72%至58.90%;預計扣非后凈利潤2400萬元至2800萬元,同比增長66.63%至94.40%。
本次上市前,艾森股份的控股股東為張兵,實際控制人為張兵、蔡卡敦夫婦。據招股書披露,張兵、蔡卡敦分別直接持有艾森股份28.79%和10.36%的股權,張兵作為執行事務合伙人通過艾森投資間接控制艾森股份8.88%的股份。
據此,張兵、蔡卡敦夫婦持有及控制股份合計48.03%的股份。此外,世華管理持股8.07%,芯動能持股6.65%,和諧海河持股6.15%,鵬鼎控股持股3.93%,艾森股份監事、技術副經理莊建華持股2.48%,上海成豐持股2.27%,銷售總監潘詠海持股1.83%。
同時,海寧艾克斯持股1.54%,艾森股份董事、銷售總監楊一伍持股1.35%,屹唐華創持股1.29%,鮑杰、傅正華均分別持股1.08%,蘇民投資、南通中金啟江、芯沛投資均分別持股1.03%,秋晟資產持股1.01%,其他單個股東的持股比例均不足1%。
其中,張兵為艾森股份董事長,向文勝為該公司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