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美團(HK:03690)發布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業績公告。財報顯示,美團2023年第三季度的收入為764.67億元,較2022年同期的626.19億元增長22.1%;凈利潤為35.93億元,同比增長195.3%。
在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美團的經調整凈利潤為57.27億元,較2022年同期的35.27億元增長62.4%;經調整EBITDA為61.89億元較2022年同期的48.02億元增長28.9%。
整體來看,美團交出了一份營收與利潤雙雙增長的成績單,但資本市場對此似乎并不滿意。財報發布當日(11月28日),美團的股價下跌5.16%;11月29日報收90.45港元/股,跳水幅度超過12%,盤中股價創52周(一年內)新低。
11月30日,美團的開盤價低至88.00港元/股,最終報收91.15港元/股,股價雖略漲0.7個百分點,但仍在低位區間徘徊。據貝多財經了解,美團2023年以來股價下跌47.23%,本周跌幅達17.09%。
此外,高盛預測四季度美團經營表現疲軟,到店、酒店及旅游業務除息稅前溢利(EBIT)率將從35%降至28%,并將其目標價由205港元下調至176港元。摩根士丹利將美團評級下調至平配,目標價120港元。
對此,筆者進行了拆解與分析。
一、盈利能力難言及格
就業務分部而言,美團的業務主要分為核心本地商業、新業務和未分配項目三個部分,其中核心本地商業分部包括餐飲外賣、美團閃購、到店酒旅等業務,是美團的業績支柱。
2023年第三季度,美團核心本地商業分部收入為576.91億元,較2022年同期的463.33億元增長24.5%。美團在財報中稱,該公司的即時配送業務、到店、酒店及旅游業務均在季度內保持強勁增長勢頭。
據三季度財報披露,美團的即時配送交易筆數同比增長23.0%,單日訂單量峰值達7800萬單,創歷史新高并較2020年翻了一番。到店、酒店及旅游業務交易金額增速超過90%,季度活躍商家數同比增長超過50%。
相比于雙位數增長的收入,美團核心本地商業分部的盈利表現就相形見絀了。第三季度該業務分部實現經營利潤100.96億元,同比增長8.3%;經營利潤率不增反降,由2022年三季度的20.1%下滑2.6個百分點至17.5%。
美團表示,其核心本地商業分部經營利潤疲軟的主要原因,是餐飲外賣的利潤增長被到店、酒旅業務的利潤下降抵消,經營利潤率的下降則是由于較高的補貼率擠占利潤空間。此外,美團餐飲外賣及閃購業務的客單價也有所降低。
與此同時,美團第三季度的銷售及營銷開支由2022年第三季度的108.86億元上升55.3%至2023年同期的169.05億元,占總收入的比例由17.4%增至22.1%,當期開支較2023年第二季度的145.53億元亦有上漲。
受銷售及營銷成本攀升的影響,美團第三季度的銷售成本較二季度進一步上升,來到494.85億元,雖仍實現了764.67億元的總收入,較二季度的679.65億元有所增長,但凈利潤卻環比下降23.4%,降幅明顯。
換句話說,美團為吸引和留存用戶和商家,以犧牲利潤的方式換取訂單量的增長。
二、本地生活話語權式微
作為本地生活服務的巨頭,美團為何不惜自損利潤,也要實行高補貼戰略?答案就藏在這一細分領域激烈的市場競爭中。
隨著近年來各大互聯網巨頭的入局,本地生活服務市場已成為“獵食”的角斗場。其中,抖音利用與生俱來的短視頻、直播間熱度,聚合第三方配送資源進行團購配送,實現“即看即買即送達”的需求鏈閉合,發展勢頭愈發強勁。
據悉,抖音本地生活服務2023年上半年的交易總額超1000億元,同比增長300%,主要由到店業務(含到店餐飲、到店綜合)與酒旅業務貢獻。同期,美團的核心本地商業分部的收入為512.00億元,增速僅為19.39%。
10月25日,抖音生活服務宣布啟動“美好生活發現計劃“,計劃在未來一年內投入5億元,通過商單補貼、產品功能優化、升級運營服務等三大舉措,助力達人探索發現更多文旅消費優質內容,為商家帶來經濟增量。
《抖音生活服務2023探店報告》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入駐抖音生活服務團購中心的達人數量同比增長289%,抖音58萬達人通過探店獲得穩定收入,探店為實體商家帶來729億元的經濟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深諳自身競爭弱項的美團也于今年4月加入直播大軍,在平臺直播間銷售外賣商品券。數據顯示,美團直播當天的外賣訂單同比增長近50%,DAU年同比增長75%,參與活動的百大餐飲品牌交易額周增速均值超30%。
7月,美團APP首頁推薦位增加“美團直播”固定入口,在邀請超級連鎖品牌進入美團官方直播間的同時,鼓勵本地商家進行自播。據貝多財經了解,美團平臺向直播間提供流量補貼,且不另外征收坑位費。
三、新業務仍處“燒錢”建設期
通過補貼增強本地生活服務的競爭力固然在短期內能夠實現不錯的效益,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邊際效應也將遞減。而美團以美團優選、美團買菜、共享單車等為主體的新業務仍未形成第二增長曲線,難以獨當一面。
財報顯示,美團2023年第三季度來自新業務分部收入為187.78億元,較2022年同期的162.91億元增長15.3%。截至三季度末,美團優選已累計4.9億名交易用戶,美團買菜的交易金額、用戶規模、購買頻次及客單價均穩步增長。
然而,美團新業務分部目前暫未實現盈利,三季度的凈虧損為51.12億元,較2022年同期67.71億元收窄24.5%,經營虧損率由2022年的41.6%降至27.2%,盡管虧損有所收窄,但仍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美團的整體利潤。
近期有消息稱,美團于近期在微信端推出了“團買買”小程序,對標京東的咚東團、拼多多的快團團進行社群團購業務的搭建。不過就目前來看,“團買買”小程序僅入駐了“美團禮品店”一家商家,仍處于社群建設初期。
此外,美團于11月29日宣布,將在12月1日將“美團買菜”升級為“小象超市”,意味著美團買菜將突破單一的生鮮市場,布局全品類購物。據介紹,升級后用戶可通過小象超市App、美團App及小象超市微信小程序使用該項服務。
不難看出,美團在優化新業務網絡、提升供應鏈效率方面可謂是下足了功夫。但一面為新業務建設“輸血”,另一面在本地生活賽道低價競爭中“流血”,雙重利潤承壓構成了資本市場質疑美團成長性的主要原因。
四、結語
在2023年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上,美團CEO王興表示,管理層對公司的長期增長潛力有十足信心,目前美團在二級市場的股價只反映了外賣單一業務的估值,并不符合該公司的內在價值,其正考慮推進一筆價值10億美元的回購計劃。
但就目前的發展狀態而言,要想真正實現取信于民,美團還需繼續鞏固業績護城河,用硬實力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