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怪獸充電(NASDAQ:EM)發布截至9月30日的2023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財報顯示,怪獸充電2023年第三季度的營收為6.14億元,較2022年同期的8.15億元下降24.7%,較2023年第二季度的10.36億元下降40.7%。
整體而言,怪獸充電的業績下滑幅度十分明顯,尤其是對比2023年第二季度。特別說明的是,怪獸充電2023年第二季度的收入約10.36億元,創造歷史新高。此次收入下滑,怪獸充電也是終結了收入高速增長。
據貝多財經了解,怪獸充電曾連續三個季度收入同比下滑,連續四個季度環比下降。數據顯示,怪獸充電2021年第四季度、2022年第一季度和2022年第二季度的收入分別為8.36億元、7.37億元和6.91億元,分別同比減少9.7%、13.0%和29.0%。
不過,怪獸充電的點位(POI)布局仍在擴張。截至2023年9月30日,怪獸充電的服務覆蓋118.9萬個點位,截至2023年6月30日為110.9萬。截至2023年9月30日,約有65.5%的點位通過網絡合作伙伴模式運營,共有移動電源數量為870萬個。
與收入下滑相對應的是,怪獸充電的成本也在下降。2023年第三季度,怪獸充電的成本與費用為5.80億元,較2022年同期的9.12億元減少36.4%,較2022年第二季度的10.22億元減少43.3%。
2023年第三季度,怪獸充電的研發費用為2380萬元,同比下降2%;銷售與營銷費用為2.98億元,同比下降60.4%;總務與行政開支為3710萬元,同比增長26.1%。此消彼長,怪獸充電的重心仍是在營銷推廣,而非研發和技術升級。
但貝多財經發現,怪獸充電的盈利狀態得以保持。2023年第三季度,怪獸充電的凈利潤為5000萬元,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經調整后的凈利潤為5520萬元,較2022年同期的虧損實現扭虧為盈。
根據艾瑞咨詢此前發布的《2023年中國共享充電寶行業研究報告》,2022年全年數據表現趨于保守,行業規模為100億元。到2023年,隨著居民生產、生活等經濟活動的穩步恢復,行業景氣回溫,行業容量有望增至近170億元,并于2028年超過700億元規模。
研究發現,借還方便、充電效率高、定價合理和優質服務體驗是消費者青睞特定品牌的主要原因,這也意味著共享充電寶服務商可以運用點位布局完善和設備效率提升等措施來實現服務升級,進而加深自身用戶的粘性。
從品牌曝光度和使用頻率來看,怪獸、街電和美團的表現均高于其他受調品牌,其中怪獸充電在這兩個維度(見過次數、使用次數)均排名第一,均超過60%,美團以超過50%的比例緊隨其后。
怪獸充電創始人、董事長兼CEO蔡光淵曾在點評2023年第二季度財報時表示:“我們對第二季度營收與盈利的積極復蘇趨勢感到滿意。我們的經營依舊圍繞‘持續擴大網絡覆蓋范圍’和‘提高運營效率’兩大核心策略進行,實現了增長并優化了運營杠桿。”
對于2023年第二季度的表現,蔡光淵則表示:“我們的業務在2023年第三季度繼續達到新的高度,移動設備充電服務的GMV和POI都達到了歷史新高,盡管線下客流量和消費能力弱于預期。”
同時,蔡光淵還稱,怪獸充電將繼續為用戶、位置合作伙伴和網絡合作伙伴提供一流的服務和支持,并推動該公司的運營規模和運營效率的提高,從而為怪獸充電的利益相關者創造價值。
而就怪獸充電2023年第三季度的成績單,二級市場很快給出了響應,在財報公布當日(11月27日)收報0.70美元/股,跌幅為6.67%,11月28日有所反彈。但11月29日,怪獸充電的股價跌幅一度突破10%,報0.66美元/股,總市值僅約1.72億美元。
相比之下,怪獸充電于2021年4月1日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發行價則為8.50美元/股,募資金額約1.5億美元。IPO首日,怪獸充電就跌破了發行價,盤中最低報8.08美元,收報8.54美元/股,較發行價微漲0.47%,總市值約21.29億美元。
據此計算,怪獸充電的股價在過去不到三年的時間內累計下跌約92%,總市值相對減少19.5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0億元),且已經在退市邊緣徘徊。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末,怪獸充電所持有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約為33億元,遠遠高于該公司市值。
據貝多財經了解,怪獸充電在赴美上市時還獲得了不少投資機構的認購。其中,基石投資者包括高瓴資本、Aspex Management (HK) Ltd.以及小米科技,分別認購5000萬美元、5000萬美元、1000萬美元,合計1.1億美元。
在怪獸充電上市前的股權架構中,蔡光淵持股6.6%,董事兼首席運營官(COO)徐培峰持股4.6%,首席營銷官(CMO)張耀榆持股1.2%,獨立董事Jiawei Gan(干嘉偉)持股1.9%,所有董高監成員合計持股14.7%。
同時,阿里巴巴通過Taobao China Holding(淘寶中國)持股16.5%,為怪獸充電單一大股東;高瓴資本持股11.7%,順為資本持股8.8%,軟銀亞洲持股7.7%,小米、新天域均分別持股7.5%,云九和CMC分別持股5.8%、5.4%。
而據怪獸充電2022年年報(20-F表文件),截至2023年3月31日,阿里巴巴持股14.7%,高瓴資本持股12.1%,小米持股9.0%,蔡光淵持股8.4%,順為資本持股8.1%,軟銀亞洲持股6.9%,尚珹資本持股6.6%,徐培峰持股5.9%,云九持股5.2%。
持倉至今,阿里巴巴、高瓴資本、小米等一眾股東在怪獸充電并未賺到錢,蔡光淵要想實現為其利益相關者創造價值還比較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