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米高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下稱“米高集團”)向港交所主板遞交上市申請,廣發融資(香港)為其獨家保薦人。據了解,米高集團曾分別于2022年7月6日、2023年2月28日兩度沖刺港交所IPO。
公開信息顯示,米高集團成立于2003年,曾于2006年通過反向收購在多倫多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又于2007年轉板至多倫多證券交易所進行買賣,后于2016年私有化退市。
在本次上市前的股東架構中,米高集團的控股股東為劉國才,其持有米高集團100%的股份。目前,劉國才擔任米高集團董事會主席(即董事長)、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
據招股書介紹,米高集團是一家具有集采購、制造、加工及銷售為一體的能力,可以提供全面生產線(即氯化鉀、硫酸鉀、硝酸鉀以及復合肥)的鉀肥肥料供應商,產品廣泛應用于農業領域,增加產量并提高農作物品質。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2022年度鉀肥銷量計算,米高集團的銷量占同年中國鉀肥總銷售收入的約6.0%,在中國鉀肥公司中公司排名第三,在中國非儲備型鉀肥公司中排名第二。
而按2022年度的氯化鉀、硫酸鉀及硝酸鉀銷量計算,米高集團的銷售收入占對應產品總收入的約7.0%、4.0%和0.3%,分別排名第三、第四和第五。另在中國五大鉀肥公司中,米高集團是唯一提供全面產品線的肥料供應商。
于最后實際可行日期,米高集團在黑龍江、吉林、貴州和廣東擁有4個主要生產設施,另有因地方政府改變區劃政策而遷移的成都生產設施。同時,米高集團計劃在四川省綿陽市興建新四川生產設施,以恢復硝酸鉀生產。
此外,米高集團還擁有3條氯化鉀造粒線、40條硫酸鉀生產線和3條復合肥生產線,氯化鉀、硫酸鉀及復合肥產品的總估計產能分別為39萬噸、40萬噸和17.2萬噸。
2021財年、2022財年和2023財年(截至3月31日止年度),米高集團的收入分別約20.82億元、38.41億元和47.23億元,毛利分別約2.51億元、6.33億元和7.68億元,凈利潤分別約2.07億元、3.97億元和4.22億元。
貝多財經發現,米高集團的主要產品為氯化鉀和硫酸鉀。2021財年至2023財年,該公司氯化鉀和硫酸鉀的銷售總額分別占總收入的約85.2%、96.7%和95.3%,而余下收入主要產生自銷售硝酸鉀、復合肥,以及副產品及其他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米高集團的產品利用率受季節性因素影響較大。以核心產品氯化鉀為例,該產品的產品利用率分別為132.0%、129.8%和102.7%,主要是由于該公司偶爾利用部分生產設施的硫酸鉀生產線的造粒設備進行氯化鉀造粒。
報告期內,米高集團另一核心產品硫酸鉀的利用率分別為78.7%、53.0%和29.7%,處于逐年降低態勢,主要由于硫酸鉀產品的售價較高,且氯化鉀通??稍诓煌潭壬嫌糜谔娲蛩徕?,導致客戶對硫酸鉀產品的需求普遍較低。
2021財年、2022財年和2023財年,米高集團的復合肥產品利用率分別為44.0%、36.1%和44.9%,主要是由于復合肥產品通常需要定制,而客戶通常在接近種植季節時向該公司提供配方,故復合肥產品所受季節性影響尤其大。
貝多財經發現,米高集團的客戶結構亦在潛移默化地發生改變。2021年,米高集團來自農業綜合服務公司與農墾公司的收入分別為8.19億元和8.44億元,占比分別為39.3%和40.6%,收入占比不相上下。
自2022年起,因氯化鉀和硫酸鉀產品的平均售價上漲,米高集團2022財年來自農墾公司的收入為1.20億元,占收入的31.3%;2023財年的收入為1.28億元,占比進一步下滑至27.0%,收入增速放緩,占比逐漸下滑。
與之相反的是,由于米高集團向農業綜合服務公司的肥料銷售數量增加,其2022財年來自此類客戶的收入為2.43億元,收入占比也提升至63.1%;2023財年的收入為3.22億元,占比提升至68.2%,收入復合年增長率達98.32%。
米高集團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與主要客戶建立了戰略關系及合作。2016年,米高集團收購大興米高的51%股權,余下49%由其另一主要煙草公司客戶——貴州煙草投資擁有。
2018 年,米高集團的合營企業EuroChem Migao向其中一名主要煙草公司客戶出售云南歐羅漢姆30%的股權,又與重要農墾客戶客戶A成立寶清米高和安達米高兩家合營企業,又進一步整合為其附屬公司。
米高集團在招股書中稱,該等戰略關系及合作可以使客戶與該公司互惠互利,客戶能夠獲得穩定的優質化肥產品供應,而該公司能夠獲得對其化肥產品穩健而穩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