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第四范式智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第四范式”)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并披露了聆訊后招股書。這意味著,第四范式的IPO進程迎來重大突破,有望在年內石先生上市。
據貝多財經了解,第四范式是一家人工智能(AI)獨角獸企業。公開信息顯示,該公司以估值人民幣205億元位列“2023年胡潤全球獨角獸榜”第310位。本次沖刺上市,中金公司為其獨家保薦人,整體協調人還包括建銀國際、招商證券、招銀國際等。
第四范式在招股書中表示,該公司是企業人工智能的領導者。作為一家人工智能軟件公司,第四范式專注以提供以平臺為中心的人工智能軟件,使企業能夠開發其自有的決策類人工智能應用。
據招股書介紹,該公司服務的對象為B端,提供企業級解決方案,旨在為企業而非個人提供服務。具體而言,就是提供以平臺為中心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使企業實現人工智能快速規模化轉型落地,發掘數據隱含規律并全面提升企業的決策能力。
當前,中國人工智能行業可按照應用范疇分為四大領域:決策類人工智能、視覺人工智能、語音及語義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機器人。根據灼識咨詢報告,以2022年收入計,第四范式在中國以平臺為中心的決策類人工智能市場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約22.6%。
根據介紹,決策類人工智能識別數據中的隱藏規律,指導基于數據洞察的決策過程,并解決與核心業務運營密切相關的問題。在決策類人工智能市場中,中國以平臺為中心的決策類人工智能細分市場正不斷擴大。
與非以平臺為中心的解決方案相反,以平臺為中心的解決方案除了為終端用戶提供人工智能應用及底層計算基礎設施外,亦提供人工智能開發平臺。該等平臺為終端用戶提供統一的開發標準、高兼容性以及可根據實際需求靈活擴展應用程序。
招股書顯示,第四范式的收入主要來自兩個板塊,一是先知平臺及產品,即提供企業級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并自銷售先知平臺及產品產生收入;二是應用開發及其他服務產生收入,即根據客戶需求利用先知平臺提供應用開發服務。
2020年、2021年、2022年度和2023年第一季度,第四范式的收入分別為9.42億元、20.18億元、30.83億元和6.44億元,凈虧損分別為7.50億元、18.02億元、16.53億元和3.04億元,經調整凈虧損分別為3.90億元、5.59億元、5.04億元和6513.3萬元。
不難看出,第四范式的業績呈現快速增長態勢,其中2020年至2022年的收入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81%。另外,第四范式的虧損金額也在收窄。2022年,第四范式的經調整凈虧損相較2021年減少約9.8%。
與收入增長一致,第四范式的貿易應收款項(包括賬齡超過六個月的貿易應收款項)亦有所增加。截至2020年、2021年、2022年12月31日及2023年3月31日,該公司的貿易應收款項分別為2.63億元、7.78億元、14.93億元和14.94億元,將繼續貢獻營收。
另一方面,第四范式的2020年、2021年和2022年毛利率分別為45.6%、47.2%和48.2%,處于較高水平,且呈現上漲態勢。而毛利率提升,意味著第四范式在產業鏈上的議價能力較強,競爭力十分不俗。
與之對應的是,第四范式的優質客戶群體也在擴容。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第四范式分別服務了47名、75名和104名標桿用戶(即財富世界500強或上市公司的終端用戶),使之凈收入擴張率分別達到了167%、140%和126%。
于往績記錄期,第四范式的其他用戶數目快速增長,2020年至2022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67.3%,而同年標桿用戶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48.8%,證明了該公司市場進入戰略的成效,反映其于標桿用戶取得初步成功后滲透到更大的用戶群的能力。
第四范式在招股書中表示,該公司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成功幫助銀行提高反欺詐識別準確率,幫助零售商預測銷量制定精淮營銷策略,幫助制造商提升質量控制水平,及幫助能源公司進行設備異常檢測和故障預警。
在此背后,是第四范式對研發加碼的成果。2020年、2021年、2022年度和2023年第一季度,該公司的研發投入分別為5.66億元、12.49億元、16.50億元和2.41I億元,分別占總收入的57.3%、55.3%、48.8%和37.5%。
今年3月,第四范式還推出了SageGPT——一款專為業務場景設計的企業級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具有多模態互動能力及企業級人工智能工具特性。目前,SageGPT仍處于商業化的早期階段。
本次上市前,四范式已經獲得了多家知名機構的投資,包括紅杉資本、博裕資本、騰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