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深圳市達科為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達科為”)再次在深圳證券交易所遞交注冊。據貝多財經了解,達科為的招股書于2021年9月獲得受理,2022年7月過會,已經遞交了四個版本的招股書(注冊稿)。
相較于此前招股書,達科為更新了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財務數據等信息,并對2021年度和2022年的部分財務數據進行了修正,包括資產總額、資產負債率、資產負債率、凈利潤等。
天眼查信息顯示,達科為成立于1999年1月,曾在新三板掛牌。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為5996.7萬元,法定代表人為吳慶軍,主要股東包括吳慶軍、吳映潔、深圳市鯤鵬聚賢投資管理企業(有限合伙)等。
據招股書介紹,達科為是一家專注于生命科學研究服務及病理診斷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在生命科學研究服務領域,主要從事科研試劑及儀器的代理銷售,以及部分科研試劑的自主研發、生產及銷售;在病理診斷領域,主要從事病理診斷設備及試劑的研發、生產及銷售。
2020年、2021年、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達科為的收入分別為6.05億元、8.37億元、10.39億元和5.23億元,凈利潤分別為8133.45萬元、1.04億元、1.01億元和4095.26萬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7547.65萬元、9802.39萬元、9598.58萬元和3804.69萬元。
不難看出,達科為的收入保持增長態勢,而凈利潤在2022年卻出現了一定的下降。進入2023年上半年而言,達科為的業績表現亦是如此。具體來看,達科為2023年上半年的收入同比增長10.25%,歸母凈利潤同比減少14.31%,扣非后凈利潤同比減少13.67%。
達科為在招股書中表示,該公司的營業收入規模穩定增長。達科為方面認為,該公司的營業利潤、利潤總額、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變動情況基本一致,在毛利增加的同時,其員工人數及薪酬等增長使得該公司利潤有一定下降。
報告期內(2020年度至2023年上半年),達科為的研發支出分別為2172.25萬元、3296.72萬元、3998.65萬元和2442.49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59%、3.94%、3.85%和4.67%,研發人員保持在1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達科為存在單一供應商采購比例較高的風險。報告期內,該公司向科研試劑供應商BioLegend的采購金額分別為1.68億元、2.48億元、3.40億元和1.93億元,占報告期各期采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44.90%、51.43%、50.19%和58.43%。
達科為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與BioLegend自2008年開始合作,以獨家代理的方式銷售BioLegend流式抗體相關試劑,已經形成了互利共贏、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帶動產品市場占有率及市場競爭力不斷提升。
據招股書披露,美國紐約交易所上市公司Perkin Elmer(股票代碼:PKI)于2021年7月26日宣布擬收購BioLegend全部股權,本次交易于2021年9月完成。上述交易完成后,達科為與BioLegend持續保持獨家代理關系。
另據貝多財經了解,達科為的收入主要由代理品牌收入貢獻,而非自主品牌。報告期內,該公司的代理品牌收入分別為4.72億元、6.64億元、7.74億元和3.92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分別為78.15%、79.50%、74.59%和75.00%。
不難看出,達科為以代理業務為主,代理品牌收入占比較高。據招股書介紹,達科為主要代理供應商為BioLegend、PeproTech、NexcelomBioscience、LGC等,該公司為免疫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等基礎科研方向提供生命科研試劑及儀器等產品及服務。
本次上市前,達科為的實際控制人為吳慶軍和吳映潔,二人為父女關系。其中,吳慶軍直接持有該公司11.4028%股權。此外,吳慶軍通過鯤鵬聚賢控制該公司15.1519%的股權,且擔任達科為董事長、總經理職務。
同時,吳映潔直接持有達科為15.4550%股權,吳映潔系吳慶軍之女。不過,吳映潔未在達科為擔任任何職務,不參與公司管理。截至招股書簽署日,吳慶軍和吳映潔通過直接及間接方式合計控制該公司42.0097%的股份。
IPO前,吳映潔持股15.4550%,鯤鵬聚賢持股15.1519%,何俊峰持股12.8792%,吳慶軍持股11.4028%,何政龍持股7.7275%,西藏君豐持股7.4741%,張莉持股4.0522%,貴陽中天、深圳安卓信、廣東松創均分別持股3.1607%。
同時,林傳勇、李杰、田增遂均分別持股3.0186%,深圳佳匯持股為2.1072%,李浩源持股1.4588%,深圳高新投(SS)持股1.0143%,王霞持股0.9725%,溫禮杰、宗金春分別持股0.8104%,陳旭持股0.2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