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四川德康農牧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德康集團”或“德康農牧”)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準備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申請,中金公司和花旗為其聯席保薦人。據貝多財經了解,這已經是該公司第三次遞表。
此前的2021年6月29日、2023年1月31日,德康集團曾分別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材料,但未能通過聆訊并招股。相較于此前招股書,德康集團更新了截至2023年5月31日的財務數據等信息。
貝多財經發現,德康集團的收入主要由家庭農場模式貢獻,而自營農場的貢獻占比不到兩成。另外,德康集團還存在巨額負債,未償還貸款約93億元。本次沖刺上市,德康集團勝算幾何?
一、收入持續增長,利潤水平波動明顯
天眼查信息顯示,德康集團成立于2014年4月,前身為四川德康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約為3.62億元,法定代表人為王德輝,主要股東包括四川德盛榮和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陳育新、光大控股、厚生投資等。
據招股書介紹,德康集團是一家畜禽養殖企業,專注于生豬及黃羽肉雞的育種及養殖。德康集團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擁有生豬、黃羽肉雞育種、養殖以及飼料生產方面垂直一體化的產業鏈。
除自營農場模式外,德康集團亦采用家庭農場模式。在該模式下,德康集團主要與在該公司的生豬及商品肉雞生產中為獨立第三方的個人農場主合作。德康集團在招股書中稱,在過往10年,德康集團的生豬銷售量增長超過100倍。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2022年的生豬銷量計,德康集團在中國所有生豬供應商中排名第六,市場份額為0.8%;按黃羽肉雞銷量計,德康集團在中國所有黃羽肉雞供應商中排名第三,市場份額為2.1%。
目前,德康集團的業務主要分為三個板塊,即生豬、家禽以及輔助產品。其中,輔助產品主要包括飼料原料,生豬產品主要包括商品肉豬、種豬、商品仔豬及公豬米青液,家禽板塊產品主要包括黃羽肉雞及雞苗。
2020年、2021年、2022年度以及2023年截至5月31日止五個月,德康集團實現營收分別約為81.45億元、99.02億元、150.37億元、63.62億元,凈利潤分別約為36.08億元、-31.73億元、9.10億元和-21.84億元。
不難看出,德康集團的收入整體保持增長態勢,但利潤水平則出現了明顯的波動。2021年度,德康集團錄得凈虧損31.73億元,2022年前五個月則錄得凈虧損21.84億元。而在2020年,德康集團還曾宣派股息8000萬元,并于2020年10月結清。
德康集團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的經營業績可能受到生豬及家禽產品銷售價格的重大影響,從而影響收入,并受到飼料及飼料原料(主要原材料)的采購價格的重大影響,從而影響該公司的成本。
二、負債93億元,王德根持股約40%
不過,德康集團并不缺錢。截至2022年12月31日,德康集團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約為28.43億元,截至2023年5月31日則為22.42億元。截至2023年5月31日,德康集團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保留盈利為9.02億元,為可供分派予股東的儲備。
值得一提的是,德康集團計劃將本次上市募資所得金額的一部分用于償還利率介于2.1%至4.2%的若干尚未償還的銀行貸款。而據招股書披露,截至2023年5月31日,德康集團的未償還債項約為93.37億元,包括計息借款及租賃負債。
另外,證監會國際合作部還曾就其上市申請材料出具反饋意見,要求該公司補充說明前次發行未完成的原因及為推動本次發行順利完成的相關安排。證監會還要求其說明,在核準批復后該公司自然人股東轉讓股份的原因、對價及定價依據,是否存在利益輸送行為。
根據申請材料,德康集團存在安全生產、環保等方面的不合規事件,部分生產經營場所未取得所需的資格證書。對此,證監會要求其說明整改情況,相關生產經營合規問題是否對本次發行構成重大不利影響。
而在2023年7月19日,證監會國際合作部則向德康集團出具了境內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備案通知書。根據公告,該公司6名股東擬將所持合計24,577,330股境內未上市股份轉為境外上市股份,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即“港交所”)上市流通。
在德康集團本次上市前的股權架構中,王德根直接持股3.29%,通過四川德盛榮和實業集團持股36.21%,合計持股39.50%。同時,王德根的兄弟、德康集團董事會主席(即“董事長”)王德輝持股 1.65%。
此外,陳育新持股12.34%,光控麥鳴持股10.38%,宋福賢持股4.94%,唐健源持股4.11%,宜興光控持股3.39%,彭本平、彭本剛均分別持股3.29%,員工持股平臺眾誠金宜持股 2.62%,員工持股平臺同創德恒持股 0.48%。
胡偉、成都嘉坤均分別持股2.47%,蘇州厚齊持股1.81%,劉國峰、陳玉和均分別持股1.65%,舒鼎銘持股1.27%,姚海龍持股0.82%,常州麥侖持股0.75%,上海潯然持股0.54%,徐偉持股0.41%,唐小平持股0.16%。
三、收入依賴家庭農場模式,還要建屠宰場
按業務結構來看,德康集團的收入主要來自生豬產品。于2020年、2021年及2022年以及截至2022年及2023年5月31日止五個月,該公司生豬產品貢獻的收入分別占總收入的70.6%、72.4%、78.1%、75.2%及78.8%,均超過七成。
同期,德康集團的家禽產品貢獻收入分別占總收入的28.1%、26.4%、21.4%、24.3%和19.9%;輔助產品貢獻的收入分別占總收入的1.3%、1.2%、0.5%、0.6%和1.3%。貝多財經發現,家禽產品已經成為德康集團的收入增長點。
據招股書介紹,德康集團的生豬養殖按二號家庭農場、一號家庭農場及自營農場模式進行。同時,德康集團在自有種雞場及孵化場內選育種雞和孵化種蛋。對于商品肉雞養殖,該公司采取家禽家庭農場模式和家禽養殖小區模式。
2020年、2021年及2022年以及截至2022年及2023年5月31日止五個月,德康集團在家庭農場模式下飼養的生豬及黃羽肉雞的銷售收入分別為73.47億元、78.85億元、128.85億元、38.41億元和54.35億元,分別占其總收入的90.2%、79.6%、85.7%、83.8%和85.4%。
憑借在生豬及家禽養殖業務的積累,德康集團計劃將業務擴展至下游行業,包括生豬及家禽的屠宰及加工、鮮豬肉及雞肉以及肉制品的生產和銷售。德康集團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的的垂直整合業務模式將使其能夠高度控制整個價值鏈的質量及安全。
于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德康集團在四川省宜賓市的食品加工廠項目正進行,預計其屠宰場將于2023年第三季度竣工,目標是每年屠宰量逾300萬頭生豬。該公司亦與通內斯合作設立合資公司,在四川省眉山市建造初步目標每年屠宰量逾200萬頭生豬的屠宰場。
另據招股書披露,德康集團還采取了多種方式來減輕飼料價格波動的影響,包括在堅持營養標準的同時靈活調整飼料配方,使飼料原料多樣化,使一種原料的價格波動不會對其飼料價格產生重大影響,保持多元化供應渠道,以商品期貨進行原材料采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