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深圳證券交易所披露的信息顯示,安徽萬邦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萬邦醫藥”)的審核狀態變更為“注冊生效”。 這意味著,萬邦醫藥距離上市更近了一步,接下來便可和交易所協商發行事宜。
據貝多財經了解,萬邦醫藥于2021年9月遞交上市申請材料,2022年10月13日獲得上市委會議審議通過,準備在沖刺創業板上市。本次沖刺上市,萬邦醫藥計劃募資4.84億元,民生證券為其保薦機構。
天眼查信息顯示,萬邦醫藥成立于2006年3月,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一家以從事研究和試驗發展為主的企業,共對外投資了7家公司。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為500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陶春蕾,股東包括陶春蕾、許新珞等。
據招股書介紹,萬邦醫藥是一家CRO企業。萬邦醫藥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從臨床研究服務起步,先后設立臨床部、生物樣本分析部、藥學部、伊然生物等子公司,具備提供藥學研究和臨床研究全流程服務的能力。
萬邦醫藥在招股書中表示,該公司提供的研發服務屬于定制化服務,均直接向客戶提供,屬于直銷模式。據介紹,CRO企業并不直接面對普通大眾,不需要投入大量廣告進行營銷,主要通過高質量的服務滿足客戶需要,在行業及客戶間建立良好信譽來實現營銷。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萬邦醫藥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39億元、2.11億元和2.6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5451.56萬元、8187.03萬元和9873.38萬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4927.17萬元、7253.19萬元和8602.65萬元。
萬邦醫藥在招股書中稱,截至報告期末(2022年末),該公司擁有在手訂單3.09億元。報告期內,該公司的核心技術收入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95.66%、94.95%和94.41%。萬邦醫藥在招股書中表示,其核心技術已實現產業化,是該公司收入的主要來源。
貝多財經了解到,萬邦醫藥的收入主要分為藥學研究服務(仿制藥開發、一致性評)和臨床研究服務(生物等效性研究服務),其中臨床研究服務的貢獻占比均超過七成。報告期內,該公司的臨床研究服務收入占比分別為74.80%、74.70%和76.41%。
另據招股書披露,萬邦醫藥2023年1-3月(第一季度)的營收為7205.84萬元,較2022年同期的4150.71萬元增長73.60%;凈利潤2498.72萬元,較2022年同期的1219.21萬元增長104.95%;扣非后凈利潤2404.45萬元,較2022年同期的997.44萬元增長141.06%。
同時,萬邦醫藥預計該公司2023年1-6月(上半年)的營收約為1.43億元至1.58億元,同比增長32.39%至46.32%;歸母凈利潤3895.00萬元至4305.00萬元,同比增長8.72%至20.17%;扣非后凈利潤3657.50萬元至4042.50萬元,同比增長16.46%至28.72%。
本次上市前,萬邦醫藥的實際控制人為陶春蕾、許新珞母子。截至報告期末,陶春蕾和許新珞共同控制該公司82.99%的股份。其中,陶春蕾為萬邦醫藥董事長、總經理,持股比例為52.86%;許新珞為該公司商務經理,持股19.45%。
同時,合肥百瑞邦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持股9.32%,錢業銀持股3.73%,蘇民投基金持股3.13%,昭峰投資持股3.11%沈英持股2.79%,司馬文龍持股1.86%,泰格投資持股1.55%,合肥航邦持股1.36%,森磊持股0.56%,郭軍持股0.20%,天優投資持股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