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行星
來源|貝多財經
隨著人們對健康養生的重視及中式滋補法的不斷滲透,燕窩這一自古流傳的“王謝堂前燕”,也逐漸“飛入尋常百姓家”,成為一種大眾養生的主要選擇之一。
作為燕窩市場的領軍者之一,1997年便專注燕窩生產、在行業耕耘多年的廈門燕之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燕之屋”)再次沖刺上市的“戰意”正酣。
早在2011年,燕之屋就開始謀求赴港上市,但同年曝出的“毒血燕”事件使得燕窩市場的食品安全問題遭到了社會的廣泛質疑,也將燕之屋的上市計劃扼殺在了襁褓之中。
十年后的2021年,燕之屋再次謀求上市,并于2021年12月在遞交預披露招股書,準備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但在2022年9月的上會前夕,燕之屋卻主動撤回了IPO申報材料,在A股上市計劃終止。
而今年6月12日,燕之屋則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準備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上市之路橫跨十余年,燕之屋的成長道路幾何,“一波三折”有何原因?此次上市又將面臨哪些考驗?
一、單瓶獲益數百元,低成本換來高毛利
招股書介紹,燕之屋是一家致力于研發、生產和銷售優質的現代燕窩產品的企業。
目前,燕之屋的產品組合主要包括純燕窩產品、“燕窩+”產品及“+燕窩”產品三種產品類別。截至2022年末,燕之屋共有250個SKU,當中包括194個SKU的純燕窩產品、22個SKU的燕窩+產品、34個SKU的+燕窩產品。
據了解,燕之屋十分重視線上線下門店的鋪設。截至2022年12月31日,該公司共擁有704家門店,包括89家自營門店、615家經銷商門店,且其在天貓、京東、抖音及小紅書等主流電商或社交平臺的在線業務也在不斷完善。
得益于豐富的產品線和廣泛的渠道搭建,燕之屋的營收數據穩步攀升,毛利率也頗為可觀。2020年、2021年和2022年,該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3.01億元、15.07億元和17.3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5.3%。
貝多財經發現,燕之屋的盈利能力同樣突出。報告期內,燕之屋的毛利率分別為48.33%、48.51%和52.69%。其中,其明星產品“碗燕”的毛利率最為突出,分別為52.96%、55.74%和59.64%。
值得一提的是,燕窩作為高端滋補品的一種,碗燕本身的售價也一直居高不下。報告期內,燕之屋的燕窩(純碗燕)產品的平均售價分別為163元/碗、172元/碗和174元/碗。
而據貝多財經了解,目前燕之屋電商官方旗艦店在售的“燕之屋碗燕即食燕窩108g×6碗”產品,平臺活動價為911元/盒。據此計算,燕之窩此類產品的平均單價約為每碗151.8元。
然而,根據燕之屋此前在A股遞交的招股書披露,2019年至2021年,碗燕的平均銷售成本分別為78.79元/碗、68.61元/碗、66.82元/碗。這意味著,燕之屋的成本也不算低。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每賣出一碗碗燕,燕之屋也能夠獲得百元上下的利潤。或許,這也是燕之屋能夠持續維持較高收入的“秘訣”。
二、推廣費用“吞噬”部分營收,營銷風險游春
和頗具成長性的營收與毛利率相對應的,燕之屋的凈利潤規模也十分不俗。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燕之屋的年內利潤及總全面收益(凈利潤)分別為1.23億元、1.72億元和2.06億元,凈利率分別為9.5%、11.4%和11.9%。不難看出,燕之屋的凈利潤規模在2022年突破2億元關口,站在了新的起點。
站在新起點,也有新的挑戰。貝多財經發現,燕之屋的高速增長和營銷推廣強相關。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燕之屋的銷售費用(銷售及經銷開支)分別為3.17億元、3.99億元和5.04億元,分別占總收入的24.4%、26.5%和29.1%。據此來看,燕之屋在過去三年的銷售費用高達12億元,是其凈利潤的兩倍之多。
貝多財經發現,廣告及推廣費用是燕之屋銷售開支最大的組成部分。過去三年,該公司的廣告推廣費用合計約為8.3億元,占銷售及經銷開支的比例分別為74.3%、67.4%和64.8%,可謂是為了營銷瘋狂“燃燒經費”。
在為廣告營銷殫精竭慮的同時,燕之屋也飽受虛假營銷所帶來的困擾。
此前,燕之屋曾在廣告中宣稱,清朝皇帝因為吃燕窩長壽、慈禧太后因為吃燕窩,六旬之后容顏依舊……此外,燕之屋曾合作的代言人劉嘉玲也稱自己保養的秘訣是“每天吃一碗燕之屋的碗燕”。
這類宣傳使燕之屋在沖刺A股時遭到了證監會的質疑。2022年4月,證監會對燕之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文件發布反饋意見,其中,第四則內容問詢了燕之屋的相關宣傳是否存在虛假宣傳等合規風險,及該公司是否因此受到行政處罰等。
事實上,燕之屋的同行——小仙燉則曾在2021年因虛假宣傳被處罰。
筆者通過調查發現,截至貝多財經發稿前,燕之屋官方旗艦店仍將“孕期燕窩這樣吃”作為其著重強調的宣傳內容之一,并宣稱“由于孕期胎兒生長發育,對營養價值需求高,需要深度滋補”。
三、功效難稱神奇,多次被質疑“智商稅”
究其根本,燕窩的功效真如同燕之屋鼓吹的那般“神乎其神”嗎?
招股書顯示,燕窩主要是由金絲燕分泌出的唾液筑成的原料燕窩制成,其營養成分其中包括唾液酸、氨基酸、膠原蛋白、糖蛋白、抗氧化劑、鈣、鉀、鐵、鎂及激素。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和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標準,一樣食物中必需氨基酸要占總氨基酸40%以上才能稱得上“優質”。而研究表明,燕窩中必需氨基酸的比例才34%左右,其含有的蛋白質也主要是膠原蛋白,屬于不完全蛋白質。
從這個維度衡量,燕窩的營養價值甚至不如普通肉類。
唾液酸方面,由于具有阻止病菌入侵、促進消化、促進大腦神經發育等作用,而燕窩的唾液酸含量是雞蛋的5倍左右,唾液酸成為了被各大企業競相吹捧的“營銷噱頭”。
但是,不少文獻報告表明,唾液酸并非燕窩的專有成分,僅是人體肝臟就能自主合成足夠的唾液酸,也能在牛羊肉、雞蛋、牛奶中攝取,即使是需要額外補充唾液酸的嬰兒,也能從母乳和配方奶粉中獲取。
也就是說,單從營養學的角度出發,燕窩其實只是一種普通食材,主要是因為獲取途徑少、難度大才被冠上了“珍稀滋補品”的名號。因此,燕窩產品頻頻遭到消費者對其實際功效的質疑。
四、結語
縱觀整個燕窩市場,多以“進口原材料-加工包裝-出售”為現有產業鏈,即便是行業“巨頭”燕之屋,也難逃作為“中間商”的命運。
這意味著,燕窩行業壁壘的并不高,只要擁有供應鏈和加工能力,便能夠加入燕窩產品的加工與銷售競爭中。因此,產品同質化嚴重、可替代性強成為了燕窩細分賽道中各企業的“通病”。
對于燕之屋而言,其現有的商業模式存在天然的局限性,僅靠營銷的市場戰略或將成為絆住其前進腳步的阿克琉斯之踵。上市自然不能“包治百病”,燕之屋想要在行業中取得更長遠的發展,還需重點關注自身品牌的獨立性與差異化。
另外,產品多元化也是一個出路。對于燕之屋未來發展如何,筆者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