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行星
來源|貝多財經
隨著二手電商領域的快速發展,用戶的需求愈發趨于多元化,同時也帶來了商品售后、品質糾紛、物流效率等一系列隱憂,交易過程中的信任成本隨之逐漸被筑高。
閑魚驗貨寶便誕生于C2C模式自由市場的困局中,試圖以第三方還原客觀事實的形式,充當二手交易中的“把關人”。
然而,事實并沒有預想的那般順利。驗貨寶的出現并未打破二手市場的信任怪圈,反而因“驗貨范圍小”“不靠譜”等問題屢次遭到消費者的投訴,“翻車”事件多有發生。與之對應的是,閑魚用戶數已經突破5億,在線商品超過10億件。
之所以二手物品能夠流通,在于其價值依然存在,但這種價值并不像常規商品那樣標準化,尤其是產品質量和其對應的價格是否匹配。對于消費者(買家)而言,如何確保買到的產品和賣家描述的一致,行業尚未給出準確的評估手段。
時至今日,“驗貨難”依舊是二手電商領域最大的痛點所在。在筆者看來,隨著消費者需求邊界的不斷拓展,以及平臺服務能力的逐步提升,未來二手商品流通將迎來新的發展階段。
一、驗貨寶,究竟“驗”了什么?
據了解,閑魚驗貨寶的底層邏輯是“先驗貨后交易”的C2S2C模式。即買家下單后,賣家需先將物品發往閑魚授權合作的第三方權威機構,接受專業鑒定中心的驗貨,買家拿到鑒定報告后,再根據結果決定是否繼續進行交易。
換句話說,驗貨寶是在原來單一用戶交易的基礎上,植入第三方中間平臺,進行二手物品鑒定與流通。目前,驗貨寶可提供包括數碼、潮品、奢侈品、化妝品、錢幣和珠玉寶石在內的多領域檢驗。
但是,驗貨寶承諾的“專業”,真的那么萬無一失嗎?
為了驗證這項服務能否真正發揮價值,筆者將一款于2020年購入,曾經歷兩次拆機維修、一次更換屏幕、一次更換電池的華為nova7 SE(128 GB)手機以“無拆無修無磕碰”“256G”等誤導性關鍵詞發布至閑魚平臺,模擬可能存在的賣家隱瞞瑕疵、謊報屬性風險,并選擇勾選了“買家必須走驗貨寶”選項。
筆者以買家身份自行以“購買+驗貨”的總價拍下商品后,閑魚平臺自動在“我要發貨”選項中向賣家提供了位于杭州市、落款為“閑魚手機驗貨中心”的驗貨方地址。經筆者確認,該地址與閑魚驗貨寶介紹中所提及的第三方合作驗貨機構之一一致。
目前,閑魚驗貨寶合作的驗貨機構包括回收寶(深圳豹變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摩泰質檢(深圳市收收科技有限公司)、估嗎(杭州意象科技有限公司)、閃回收(深圳閃回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機構。
在寄出后歷時三天半,筆者拿到了驗貨寶官方出具的驗貨報告。
本次驗貨,驗貨寶共計檢測了機身外觀、設備功能、拆修浸液、配件清單四個大項,內含67個小項,多數消費者所關注的磕碰劃痕、屏幕觸控、麥克風及攝像頭使用等方面均包含其中,可謂是“全方位、多角度”。
值得一提的是,驗貨寶并未被“賣家”的誤導性關鍵詞所影響,其對被驗設備在機型、容量、版本、保修情況等屬性方面的判斷均與真實情況一致,能夠給消費者提供一定的參考。
成色細節上,驗貨寶檢測出了被驗設備存在維修痕跡、曾更換屏幕外玻璃等頁面描述中所“隱瞞”的拆修問題,并提示了設備在攝像頭外觀、外殼外觀及屏幕顯示方面存在的輕微進灰、磕碰、色斑、老化等風險,還給出了實拍細節圖。
但需要指出的是,檢測結果所披露的異常檢測項并不全面。首先,驗貨報告的“拆修”一欄顯示,被驗設備并未進行過電池更換,但實際情況卻是該手機曾在2021年的拆修中更換過一次手機電池,兩者存在明顯差異。
筆者發現,閑魚驗貨寶在其免責說明部分指出,電池效率和健康度會因環境因素影響而出現波動,由此產生的誤差并不屬于檢測失誤。從這個角度來說,驗貨寶針對電池部分的檢測結果難以給消費者起到參考作用。
其次,驗貨報告中標注出的“輕微磕碰”僅存在于被驗設備的耳機孔附近。而實際上,本次送檢機器的機身右側偏下方部位也有著兩道明顯的磕碰痕跡,但無論是報告展示的細節圖,還是報告中的瑕疵描述,均未提及該問題。
此外,筆者注意到,驗貨中心成功收貨到產出驗貨報告,驗貨寶共花費了約一天半的時間,已超過其承諾的“24小時內出具報告”時限,更與其在推廣中所稱的“8小時內即可完成倉內驗貨”相差甚遠。
也就是說,本次驗貨服務存在驗貨報告部分與實際情況不符的問題,更不要說其宣稱的“專業”水準了。
二、服務存在多個漏洞,引消費者連連吐槽
事實上,驗貨寶存在的漏洞,通過多個平臺的反饋便可窺見一二。
此前,1818黃金眼欄目曾報道過多起因驗貨寶產生的交易糾紛,其中不乏驗貨信息不準確、運輸過程中商品損壞等問題,嚴重損害了買家的權益。此外,在微博、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上,“以親身經歷為鑒,高喊‘避雷’閑魚驗貨寶”的分享更是屢見不鮮。
無獨有偶,據黑貓投訴于2022年3月發布的《黑貓投訴2021年度企業紅黑榜》報告,2021年年內,閑魚存在著大量客服對于交易中出現的糾紛及虛假信息的治理追責敷衍應對的投訴,而閑魚自營的驗貨回收業務中,驗貨流程拖延、驗貨結果與實際不符、驗貨中心無理由拒收等問題也頻頻發生,截至2021年年底,閑魚在黑貓平臺累計投訴近4萬單,無一得到回復。
今年3月,二手交易領域在黑貓平臺的投訴量環比上漲16.40%,其中,閑魚投訴量超4000單,占比超四成。不少用戶反映,即便是通過了閑魚驗貨寶驗證的商品依舊存在問題,同樣存在“維權難”的問題。平臺常以“進行二次鑒別的機構無資質、自費做的鑒定報告平臺不認可”等理由拖延或拒絕售后。
不僅如此,還有用戶反映,閑魚驗貨寶還存在無法給出鑒定結果的情況,并會以“超出驗貨范圍”為由關閉訂單。“專柜正品被驗成假貨”“驗貨中心暫未開通該型號檢驗”等情況在黑貓投訴上也屢見不鮮。
需要指出的是,未通過驗貨寶檢驗的商品將由驗貨中心統一到付退回。換句話說,一旦超出驗貨范圍,該商品將無法在平臺上售出,造成的運費損失和信譽損失等沉默成本均由賣家自行承擔,這一點也引發了眾多賣家用戶的不滿。
此外,閑魚驗貨寶的“稚嫩”亦體現在了其UI界面設計上。經筆者實際體驗發現,目前閑魚提供的驗貨寶服務并沒有形成獨立的入口,而是依附于“閑置發布”這一核心業務,并通過關鍵詞定位進行跳轉。
具體而言,就是平臺以用戶輸入的關鍵詞為檢索項,自行判斷是否能夠提供驗貨寶服務。如輸入關鍵詞“拍立得”,驗貨寶窗口將不會出現,改為“相機”后,才可使用驗貨寶服務。
這種頁面設置旨在為發布產品的賣家提供自由選擇的可能性,但由于其未形成獨立的入口,只能依靠關鍵詞試錯的方式判斷其有無服務提供,也給許多主動尋求驗貨寶服務的消費者帶來了諸多不便。
據了解,“建立一個人人可參與、低門檻、社會化的閑置資源專業交易平臺”是閑魚創立的初衷,而這些現存的隱憂卻為閑魚自身的交易公正性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三、結語
二手經濟的本質是社會資源的再流通,使閑置物品的剩余價值最大化,這與當代年輕人的消費觀不謀而合,而二手市場的年輕化趨勢,也推動著二手交易從一種消費方式向一種新生活方式的轉變。
消費市場的擴大和用戶需求的增加都倒逼著平臺進行更進一步的優化,交易模式、商品鏈條、平臺生態與平臺未來發展前景息息相關,而作為頭部平臺的閑魚面臨的挑戰無疑更為嚴峻。
用戶流量只能決定平臺的高度,用戶信任才是平臺走得長遠的秘辛。在這場買家與賣家的信任博弈中,市場和消費者呼喚的,從來都是能夠有效解決消費者痛點的驗貨寶。
今年3月,閑魚曾宣布對驗貨寶進行進一步升級,在將驗貨效率、驗貨能力等綜合體驗“更上一層樓”的基礎上,也豐富了驗貨細節信息的呈現,提供了更多元的驗貨商品實際狀態描述,力求實現“所見即所得”,試圖填補“信任漏洞”。
而在未來,如何堅持用戶本位,做好商品質量把關的“中間人”,從而在名為二手經濟的大潮中真正構建起成熟的交易市場信用體系,無論是驗貨寶還是閑魚,都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成立至今,閑魚已經更換了多名掌舵人,期間閑魚的平臺定位(模式)也多次發生調整,其中包括C2C、B2C、C2X等。早前,閑魚的屬性是“一個自由自在交易自己的一切的集市”。
而在閑魚總經理季山在2023年5月23日閑魚召開的產品升級發布會上表示,未來,閑魚將堅定地走在交易和社區雙輪驅動的模式升級上。季山還稱,“現階段,閑魚將以普通的C端用戶為核心”。
對于閑魚的商業模式,季山則表示,希望通過增值服務來實現。據了解,季山提到了閑魚作為平臺提供的驗貨服務。但就筆者真實體驗來看,閑魚提供的驗貨服務還不夠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