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逸馨
來源|貝多財經
近日,廣州新萊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萊福”)注冊生效,預備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
本次上市,新萊福擬發行不超過2623.07萬股,擬募集資金8.30億元,計劃用于復合功能材料生產基地建設、敏感電阻器產能擴充建設、新型稀土永磁材料產線建設、研發中心升級建設項目等,中信證券為其獨家保薦人。
天眼查信息顯示,新萊福成立于1998年5月,位于廣東省廣州市,前稱為廣州新萊福磁電有限公司。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約為0.79億元,法定代表人為汪小明,股東包括新萊福管理、廣州易上、駿材有限、福溢香港等。
據招股書介紹,新萊福是一家中外合資企業,致力于吸附功能材料、電子陶瓷材料、其他功能材料等領域中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新萊福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已積累多項核心技術,累計獲得授權的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七十余件,已成為相關領域全球領先的功能材料制造商之一。
而智慧芽數據顯示,新萊福共有110項專利申請信息,其中發明專利65項,占比59.09%。通過算法分析,該企業的專利布局主要專注在磁性層、印刷層、壓敏電阻器、軟磁復合材料、熱敏陶瓷等技術領域。
根據美國第三方咨詢機構BCC Research的報告,在吸附功能材料——磁膠材料方面,新萊福2022年全年吸附功能材料——磁膠材料的收入為 5.76 億元人民幣,占其預測2022年全球市場總額的17%,在行業內有重要的市場地位。而在電子陶瓷元件——環形壓敏電阻方面,據中國電子元件行業協會的統計,2021年新萊福有刷微電機用環形壓敏電阻全球市場占有率約為 29.4%。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新萊福的營業收入分別為6.00億元、7.83億元和7.1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0.97億元、1.33億元和1.28億元。整體而言,新萊福的業績保持增長態勢,但在2022年,該公司的營業收入同比下降8.68%,凈利潤同比下降3.76%。
一、上游供給直接影響毛利率走勢
據招股書披露,新萊福的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自于吸附功能材料和電子陶瓷元件的銷售。報告期內,吸附功能材料的銷售收入分別為4.58億元、6.14億元和5.76億元,占其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6.84%、78.93%和80.95%;電子陶瓷元件實現營收分別為0.98億元、1.11億元和0.86億元,占比分別為16.51%、14.24%和12.12%。
其中,吸附功能材料的毛利率分別為37.19%、39.87%和40.40%,電子陶瓷元件的毛利率分別為44.05%、41.96%和29.31%。整體來看,新萊福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7.90%、39.24%和37.55%。雖盈利能力尚可,但仍存在一定波動,尤其是電子陶瓷原件產品的毛利率,相較2021年出現了大幅度下滑。
對此,新萊福在招股書中解釋稱,相較于因生產線自動化升級、終端應用場景持續擴展而發展勢頭大好的2021年,2022年受經濟周期性波動導致下游磁性消費制品及電子消費領域不景氣因素影響,吸附功能材料與電子陶瓷元件銷量均有所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原材料價格走勢對新萊福的毛利率變動影響較大。招股書披露稱,由于其主要生產過程均為自主生產,僅少量輔助性工序存在外協生產的情況,因此,原材料成本占公司產品生產成本的比例較高。
報告期內,新萊福的直接材料占到主營業務成本的比例分別約為71.11%、74.02%和69.54%。也正因如此,上游原材料的供給情況會對該公司經濟效益產生較大的影響,原材料價格波動將直接影響公司利潤水平,此外,原材料質量也是決定產品質量的重要因素。
二、境外市場銷售占比過半,機遇與風險并存
新萊福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境內銷售主要集中于華東和華南地區,境外銷售則主要集中在歐洲地區和亞太地區。
貝多財經發現,新萊福在境外市場的銷售收入占比約為五成。2020 年、2021 年和 2022 年,該公司的境外銷售收入分別為 2.69億元、4.10億元和 4.08億元,占其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45.14%、52.72%和 57.40%。
招股書顯示,日本知名的磁膠材料及消費制品銷售商NICHILAY是新萊福的最大客戶。同時,新萊福與韓國當地最大的磁膠材料及消費制品銷售商之一HYUNG SUNG COPORATION合作超過 20 年,已形成穩定的合作關系。此外,在東南亞、南美、澳洲、中東等其他地區,新萊福設有3個海外銷售部負責開發和服務相關區域內的客戶。
不難看出,新萊福對境外市場的開發與銷售十分重視,近年境外銷售收入也呈穩步增長態勢,其所占比例正逐漸超過境內銷售收入。
三、產能利用率下降卻仍計劃擴產
新萊福在招股書中稱,由于磁膠材料、環形壓敏電阻、熱敏電阻等產品的銷量快速增長,部分產品的產能已經難以滿足市場需求。目前,該公司已計劃進一步擴充產能。
不過,新萊福主要產品的產能利用率卻并未完全達到飽和。報告期內,吸附功能材料-磁膠材料產能利用率分別為86.61%、87.81%和68.24%;吸附功能材料-消費制品產能利用率分別為68.81%、97.10%和97.65%;
同期,電子陶瓷元件-環形壓敏電阻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98.53%、100.07%和86.35%;電子陶瓷元件-熱敏電阻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99.74%、69.93%和29.21%。
不難看出,新萊福2022年主要產品的產能利用率有所下滑。其中,以電子陶瓷元件-熱敏電阻的產能利用率下滑最為嚴重,從2021年的69.93%跌至2022年的29.21%。這也意味著,該類產品的現有產能已經過剩。
盡管如此,新萊福仍計劃募集資金以擴建產能。根據招股書披露,新萊福擬投入2.5億募資金額用于敏感電阻器產能擴充建設項目,以強化該公司的生產制造能力,滿足下游市場對敏感電阻元件不斷增長的需求。
對于敏感電阻器產能擴充建設項目的應用前景,新萊福在招股書中樂觀地表示,該項目產品主要面向的微電機、民用數碼產品、電源供應器等下游市場具備較大的增長潛力,項目市場前景廣闊。
四、實控人汪小明控股46.97%
本次上市前,新萊福的控股股東為新萊福管理,實際控制人為汪小明。據招股書介紹,新萊福管理直接持有該公司46.42%的股份,寧波磁誠直接持股0.55%。其中,新萊福管理為寧波磁誠的執行事務合伙人,汪小明為新萊福管理的執行事務合伙人。因此,汪小明通過新萊福管理間接控制新萊福46.97%的股份。
除前述股東外,直接持有新萊福5%以上股份的股東有3名,其中廣州易上持股18.29%,駿材有限持股10.02%,福溢香港持股8.81%。此外,前橋清持股4.53%,前橋義幸持股3.62%,兩人為父子關系,且均為日本籍,合計持有8.15%的股份;王小冬持股4.14%,春陽云頌持股3.62%,寧波磁誠持股0.55%。
本次發行后,新萊福管理持股34.81%,廣州易上持股13.72%,駿材有限持股7.51%,福溢香港持股6.61%,前橋清持股3.40%,王小冬持股3.11%,前橋義幸、春陽云頌分別持股2.72%,寧波磁誠持股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