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鍋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鍋圈食匯”或“鍋圈”)在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沖刺港交所主板上市,華泰國際以及中金公司為聯席保薦人。
據招股書介紹,鍋圈食品是一家在家吃飯餐食解決方案品牌。鍋圈食品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通過截至2022年12月31日在中國擁有9221家零售店的全國網絡,使用鍋圈食匯品牌提供各種各樣的在家吃飯餐食解決方案產品,提供多種用餐場景。
據貝多財經了解,鍋圈食品最早成立于2015年。天眼查信息顯示,鍋圈食品的前身為鍋圈供應鏈(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為26.7億元,法定代表人為楊明超,股東包括鍋圈實業(上海)有限公司、招銀國際等。
鍋圈食品在招股書中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稱,于2022年,按在家吃飯餐食解決方案產品的零售額計,該公司于中國所有零售商中排名第一;于2022年,按零售銷售額計,該公司為中國最大的家庭火鍋及燒烤品牌。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按零售店數目計,截至2022年12月31日,鍋圈食品于中國建立了最大的提供一站式在家吃飯餐食解決方案的零售店網絡。鍋圈食品在招股書中稱,其提供線上及線下購物體驗,僅于2022年即積累超過1億份訂單。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按2022年自有品牌產品的零售銷售額計,鍋圈食品的“鍋圈食匯”是中國第一大自有品牌在家吃飯餐食解決方案零售商。弗若斯特沙利文于2023年2月進行的消費者調研,于在家吃飯餐食解決方案市場,鍋圈食品的產品組合多樣性亦排名第一。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鍋圈食品的營收分別為人民幣29.65億元、39.58億元和71.74億元,其中2021年、2022年分別同比增長33.5%、81.2%;毛利分別為3.29億元、3.55億元和12.4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4329.2萬元、-4.61億元和2.41億元。
對于2020年及2021年錄得虧損,鍋圈食品在招股書中解釋稱,主要歸因于該公司的人力增長及對加盟商進行的推廣活動中投入資源以支持鍋圈食品的門店網絡擴張及建立其的品牌知名度。
按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鍋圈食品2020年、2021年的經調整凈虧損分別為2687.7萬元、4.51億元。不難看出,鍋圈食品于2022年首次實現盈利,毛利率也大幅提升。報告期內,鍋圈食品的毛利率分別為11.1%、9.0%和17.4%,其中2022年同比提升8.4個百分點。
貝多財經了解到,鍋圈食品的收入主要由火鍋產品貢獻。報告期內,鍋圈食品來自火鍋產品的收入分別為23.90億元、30.91億元和53.52億元,占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1.9%、79.7%和75.8%。
鍋圈食品在招股書中稱,于往績記錄期間,該公司的大部分收入來自于向加盟商銷售其自有品牌產品,主要包括火鍋燒烤產品,該等加盟商以鍋圈食品的品牌經營加盟店,并向消費者銷售該公司的產品。
據招股書介紹,鍋圈食品與加盟商簽訂特許經營協議,授予其經營帶有其品牌及商標的加盟店的權利。不過,鍋圈食品不收取或依賴加盟費。據介紹,該公司的加盟店總數由截至2020年1月1日的1441家增至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9216家。
此外,鍋圈食品還有5家自營門店。據招股書披露,截至2022年12月31日,該公司有五家自營店,目的是為加盟店提供一個模式,以及作為創新門店運營管理策略及工具、營銷活動、數字化工具及新式裝飾風格等的試點,然后再將其引入加盟店。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鍋圈食品控股三個食品原料生產工廠:生產牛肉產品的和一肉業、生產肉丸的丸來丸去、生產火鍋湯底產品的澄明食品。另外,鍋圈食品已參股投資了為其生產蝦滑供應商——逮蝦記,以更好地控制主產品的生產及供應。
同時,為最大程度提高生產效率及擴大產品組合,鍋圈食品亦委聘可靠的供應商以生產其他產品。截至2022年12月31日,我們已與超過279名食材供應商合作,包括安井及三全等。
截至2020年、2021年及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鍋圈食品向最大供應商的采購額分別為人民幣2.07億元、2.17億元和3.39億元,分別占其總采購金額的6.4%、5.9%和5.3%。同期,向前五大供應商的采購額分別占總采購額的24.6%、22.0%和20.7%。
成立至今,鍋圈食品已完成多輪融資,其中包括2020年4月的7000萬元Pre-A輪融資,2020年8月完成2.53億元A輪融資,2020年8月完成3.88億元B輪融資,2021年8月完成18.57億元C1輪融資,2022年11月完成2.62億元C2輪融資。
另在2022年11月,鍋圈食品與鹿邑縣澄明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鹿邑縣澄明”)當時的股東簽訂一項收購協議。據此,鍋圈食品以總對價2.62億元收購鹿邑縣澄明,通過向該等股東發行該公司注冊股本人民幣391,382元來支付(即“鹿邑縣澄明收購事項”)。
鍋圈食品在招股書中稱,此對價是其與鹿邑縣澄明股東參考兩者截至2022年8月31日的資產估值報告后經公平磋商而厘定。其中,鹿邑縣澄明股東于2022年11月28日成為鍋圈食品的登記股東。股權轉讓完成后,鍋圈食品控制鹿邑縣澄明77.30%的股權。
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楊明超、孟先進及李欣華根據彼等之間的一致行動人士協議,通過鍋圈實業(上海)有限公司(簡稱“鍋圈實業”),共同于鍋圈食品的已發行股本總額中擁有約33.01%權益。
同時,楊明超亦通過上海鍋小圈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簡稱“鍋小圈企管”)及上海鍋小圈農業科技服務中心(有限合伙)(簡稱“鍋小圈科技”)分別于鍋圈食品的已發行股本總額中擁有約12.42%及3.21%權益。
因此,楊明超、孟先進及李欣華間接于鍋圈食品的已發行股本總額中共擁有約48.64%權益。據招股書介紹,楊明超、孟先進和李欣華已訂立一致行動人協議,將按照楊明超的決定一致投票。
其中,楊明超為鍋圈食品的董事長、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孟先進為執行董事兼執行副總裁。另外,鍋圈食品的股東還包括IDG、不惑創投、招銀國際、物美、多點Dmall、天圖資本、茅臺基金等,外部投資者合計持股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