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湯湯
來源|貝多財經
近日,北京昆騰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昆騰微”)在深圳證券交易所遞交招股書,準備在創業板上市。本次沖刺上市,昆騰微計劃募資5.07億元,擬用于音頻SoC芯片升級、產業化項目,高性能ADC/DAC芯片研發、產業化項目,以及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據招股書介紹,昆騰微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以從事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為主的企業,主營業務為模擬集成電路的研發、設計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音頻SoC芯片和信號鏈芯片,應用領域包括消費電子、通信、工業控制等。
天眼查信息顯示,昆騰微的注冊資本為8600萬元,實繳資本為8600萬元,并已于2019年完成了A輪融資。法定代表人為孫衛,股東包括曹靖、孫衛、學而民和投資和元禾璞華等。其中,曹靖為昆騰微單一大股東。
據介紹,昆騰微是國內少數掌握高性能模數/數模轉換技術并實現商業化的企業之一,市場地位突出。該公司在數據轉換器方面的產品性能、質量以及批量供貨能力已經得到國內主流通信設備廠商的認可,并且進入了其供應鏈體系。
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昆騰微實現營收分別為1.57億元、2.17億元、3.15億元和1.58億元。其中,2019年至2021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41.44%。2022年,芯片產品整體市場價格普遍呈回落趨勢,2022年上半年該公司的營收同比下滑1.84%。
報告期內(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昆騰微實現凈利潤分別為3037.56萬元、4663.75萬元、8225.68萬元和3757.12萬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3303.08萬元、4534.62萬元、7775.38萬元和3597.62萬元。
招股書顯示,音頻SoC芯片為昆騰微的主要收入來源。報告期內,昆騰為來自音頻SoC芯片的銷售收入分別為1.34億元、1.48億元、2.48億元和1.26億元,占同期營收比例分別為85.13%、68.18%、78.42%和79.27%。
同時,昆騰微來自信號鏈芯片的銷售收入分別為2035.77萬元、5725.46萬元、6750.16萬元和3276.15萬元,占同期營收比例分別為12.94%、26.41%、21.43%和20.68%,目前已成為該公司重要的收入增長點。
未來幾年,昆騰微將在音頻SoC芯片和信號鏈芯片領域繼續投入,進行新產品的技術開發。但是,與同行業領先的公司相比,昆騰微的規模較小,研發人員較少,可用于持續創新的資金規模也較小。
報告期內,昆騰微的研發投入分別為2800.39萬元、3998.86萬元、5985.77萬元和3321.11萬元,占同期營收比例分別為17.78%、18.43%、19.00%和20.96%。截至報告期末,該公司共擁有技術人員96人,占員工總人數的69.56%。
截至2022年6月30日,昆騰微擁有技術人員96人,占員工總人數的69.56%,其中研發團隊人員59人,占員工總數的42.75%。當前,昆騰微擁有國內外專利權87項,其中國內發明專利52項、實用新型專利29項,擁有外國專利權6項。
據智慧芽數據顯示,昆騰微共有224項專利申請信息,其中發明專利148項,占比66.07%。通過算法分析,昆騰微的專利布局主要專注在接收機、控制信號、音頻信號、集成電路、麥克風等技術領域。
招股書顯示,昆騰微作為采用Fabless模式的企業,只專注于芯片的設計與銷售環節,晶圓制造全部由臺積電和中芯國際代工。
報告期各期,昆騰微向臺積電采購晶圓、光罩的金額分別為3878.95萬元、5155.92萬元、6237.15萬元和3614.83萬元,占當期采購總金額的比例分別為50.20%、42.97%、29.91%和36.58%。
同時,昆騰微向中芯國際采購晶圓、光罩的金額分別為1136.20萬元、2291.42萬元、5531.71萬元和4,086.18萬元,占當期采購總金額的比例分別為14.71%、19.10%、26.53%和41.35%,晶圓、光罩作為昆騰微最主要的采購品,該公司晶圓供應商的集中度較高。
貝多財經發現,昆騰微的股權結構較為分散,前五大股東分別為曹靖、學而民和、鄒德軍和李福華、元禾璞華和武岳峰亦合。
其中,曹靖持股15.25%,學而民和持股11.63%,鄒德軍和李福華持股7.36%,元禾璞華持股6.98%,和武岳峰亦合持股5.81%,華清博廣持股4.98%,李洪、史淑榮均分別持股3.40%,張燕生、姚國寧均分別持股3.37%、3.32%,孫衛持股2.09%。
據介紹,鄒德軍和李福華系夫妻關系,曹靖為昆騰微董事長,孫衛則為該公司董事兼總經理。